摘要:艾米迈托赛注射液由国内企业铂生生物研发,适应症为14岁以上消化道受累为主的激素治疗失败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今年6月初,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院士团队开出首张处方,正式开启商业化临床应用。
艾米迈托赛注射液由国内企业铂生生物研发,适应症为14岁以上消化道受累为主的激素治疗失败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今年6月初,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院士团队开出首张处方,正式开启商业化临床应用。
据报道,该患者为一名青年女性,是一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此前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5-6天内出现了重度肠道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经多项治疗均无明显获益,一度生命垂危。
今年6月,医生为其开出了艾米迈托赛注射液首张处方单。经过治疗,该患者病情好转,已经获准出院,后续只需定期服药和复查即可。
作为国内首款、也是唯一一款获批的干细胞药品,艾米迈托赛的疗效已经在真实临床世界获得验证。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据了解,艾米迈托赛正在开展更多适应症的临床研究,包括血管衰老、急性肾损伤、糖尿病肾病等。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干细胞治疗就一直是生物制药领域的热门赛道。据调研机构Precedence Research 的分析报告,2023年全球干细胞市场规模为150亿美元,预计到2034 年这一数字将增加至近500亿美元。相比于欧美国家的先发优势,中国的干细胞治疗还处于从基础研究向临床转化的初级阶段。今年年初艾米迈托赛的获批上市打响了中国干细胞药品研发的第一枪——据不完全统计,当前中国至少有5款干细胞药品已经进入临床三期,涉及膝骨关节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克罗恩病引起的肛瘘等。此外,还有44款干细胞药物获得IND批准正等待启动。因此,2025年也被业内称为中国干细胞元年。目前,艾米迈托赛的临床应用开展3个月,药品供应链已实现全国范围广泛覆盖,走进超20个植中心开启临床应用,惠及患者上百人。而美国同时期获批的同类药品Ryoncil,实际临床应用只有9例患者。“美国上市的同类产品19万美金一袋,中国自研的产品大约是两万元人民币一袋,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北京大学人民医学血液科主任医师莫晓冬接受央视采访时这样说道。首位患者的康复出院,不仅是个体的重生,也是我国干细胞药物发展的里程碑。艾米迈托赛注射液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干细胞疗法从“研发追随”到“自主引领”的转变。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积累和适应症的扩展,这一创新药物有望为更多患者点亮生命之光。新浪医药综合来源:新浪医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