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角是曾经帮着不少家庭找孩子的谢爸,他最近公开承认和原配妻子离婚的消息,二婚妻子也正式亮相。
这几天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寻亲家庭新闻,相信不少人都刷到了。
主角是曾经帮着不少家庭找孩子的谢爸,他最近公开承认和原配妻子离婚的消息,二婚妻子也正式亮相。
谁也没想到,本是个普通人的家事,却像扔进湖里的大石头,把整个寻亲圈的水都给搅浑了。
事情要从上周末说起。
谢爸突然在直播间承认,其实早在三年前就和孩子的亲妈许建华办了离婚手续。
这话刚说完,眼尖的网友就翻出他这些年接受采访的视频,发现他一直说自己要给孩子完整的家。
更让人意外的是,他转头还带着现任妻子郑琴公开露面,两个人的合照很快在微信群里传开了。
不少关注寻亲家庭的网友直呼被骗,有人留言说:"亏我们当初还给你捐过路费,连婚都离了怎么还装和睦夫妻?
"
要说这事情闹得最大的影响,还得数整个寻亲圈关系的重新洗牌。
记得前几年最受关注的是孙海洋家,他们帮忙找回被拐孩子孙卓的事情感动过很多人。
可自从谢爸出现后,凭着会说话又能张罗,渐渐成了寻亲家庭里的"网红代表"。
但现在出事之后,大家发现孙海洋家又回到关注中心了。
最近几天孙卓妈妈开的直播,同时在线人数比以前翻了三倍都不止。
不过她倒是很谨慎,有网友在弹幕问谢爸离婚的事,她就笑着说:"这事别问我啊,我都不清楚。
" 还特意补了句两家都好些年没来往了。
后来有热心网友挖出个细节,去年谢爸其实找过孙海洋帮忙找自家孩子。
按说这是过命的交情,结果现在出了事反而要划清界限,看着实在让人唏嘘。
不过换个角度想也能理解,现在很多寻亲家长都怕被牵连,这个在建筑队干活的老李,那个在市场卖菜的王姐,最近都把微信视频号的谢爸合照给删了。
据说有个妈妈私下说:"咱们本来就被说成作秀,这回更要小心别被带沟里。
"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连正在打官司的姜甲儒案子开庭,原来说好要去的谢爸也没露面。
知情人说他是怕被记者追问家事,这要搁前两年,他可是哪里有镜头就往哪里凑的主。
现在倒好,前两天开直播卖洗衣液,弹幕里全在骂"骗子",买了东西的粉丝退货率直接飙到六成,急得厂家连夜撤了合作。
回过头看看,谢爸这事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把很多以前没人在意的矛盾都扯出来了。
最早关注寻亲家庭的张大姐说,原本大家掏心掏肺帮忙,是觉得同为父母不容易。
结果现在网上到处在吵,到底这些寻亲家长有没有借着找孩子的名义赚钱。
就拿直播带货来说,谢爸去年光是卖日用品就赚了几十万,现在这些钱算不算"消费苦难",网友们吵得不可开交。
现在网上分成两派吵翻天。
支持的说:"人家也要过日子,找孩子本来就要花钱,凭本事赚钱怎么了?
"反对的就骂:"拿着眼泪换钞票,脸都不要了。
" 还有中立的网友提醒:"别一棍子打死所有人,孙海洋家也卖过自家腌的腊肉,可人家从没说瞎话。
" 这话倒是实在,听说这次风波之后,有个公益组织抽查了二十个寻亲家庭的账本,查完说大部分都是清白的。
要说起普通人最关心的,还是这些事会不会影响真正找孩子。
听说有的志愿者现在上门帮忙都小心翼翼,生怕被当成骗钱的。
还有几个县城的寻亲家长说,最近去派出所查档案都比以前麻烦,民警说现在要核实更仔细。
这些连锁反应谁也没想到,本来只是个人的家务事,结果扯出这么多问题。
有个在深圳打工的赵师傅说的在理:"我们打工的看这些事就想,做人还是要实实在在。
就像我们厂里评先进,要是有谁整天吹牛不干活,早晚也会露馅。
" 这话用在谢爸身上也合适,当初多少人被他坚持找孩子的故事感动,现在就有多少人觉得被欺骗感情。
回头看看这两年,寻亲家庭确实在网络上红的发紫。
从最开始的孙海洋家坐火车认亲,到后来谢爸搞的认亲仪式请记者直播,阵仗越来越大。
有次某电视台的编导私下说,现在寻亲节目比电视剧都跌宕起伏,他们经常收到观众投诉说剪辑得太煽情。
可观众就爱看这种故事,能有什么办法?
要说这件事教会大家什么,可能是网络时代做人更要守得住底线。
做早餐铺子的刘阿姨说的实在:"我们摆摊的都知道,今天往油条里掺明矾,明天就没人来买。
网上做人也一样,说过的话要经得起太阳晒。
" 现在谢爸的社交账号评论区还守着不少老粉,天天劝他出来说清楚,可是当事人到现在也没个准话。
不过这事倒也有好的一面。
好多网友开始关注起那些不太会说话的寻亲家长,有个山西的老两口不会直播,就靠贴寻人启事找孩子三十年,这几天突然收到好多热心人帮忙。
还有几个偏远山区的寻亲家庭,以前不会上网现在也有人教他们发抖音了。
所以说网络这东西是把双刃剑,关键看人怎么用。
记得前两年有个大学教授说过,网络寻亲就像放大镜,既能把希望放大,也能把缺点放大。
现在看还真是这么回事。
那些老老实实找孩子的家庭,大家还是愿意帮忙;可要带着其他心思的,网友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就像菜市场里买菜,常来的顾客都知道哪个摊主实在,哪个爱耍秤杆子。
转眼这场风波闹了十来天,热度还没完全下去。
听说有电视台想找谢爸做专访,不过要先签保证书不说假话。
倒是有些商家尝到甜头,开始找其他寻亲家长带货,不过这回合同里都写得清清楚楚,不准隐瞒重要信息。
要我说这事迟早要来这么一遭,网上混得久了,是真是假总有见光的时候。
最后说句公道话,咱们普通老百姓看这些事,就当是个提醒。
不管是网上还是现实,做人做事都得实实在在。
那些靠着卖惨得来的关注,就像建在沙滩上的房子,海浪一冲就没了根基。
倒是那些本本分分过日子的,就算没有千万粉丝,也能过得踏实安稳。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举报-反馈
来源:有缘真有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