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快钱"已大规模撤离:对冲基金净仓位周五降至37%(现为39%,处于2010年以来2%分位点),宏观系统性杠杆率降至14%分位点(累计减持3750亿美元股票)。
在市场剧烈震荡之际,摩根士丹利量化衍生品策略团队(QDS)借中国恐慌情绪暂歇之机,将焦点从风险管理转向未来走势研判。
当前市场动态显示:
"快钱"已大规模撤离:对冲基金净仓位周五降至37%(现为39%,处于2010年以来2%分位点),宏观系统性杠杆率降至14%分位点(累计减持3750亿美元股票)。
但散户与纯多头机构尚未认输离场。
从资金流视角看,核心悬念在于外资动向——若美国以外长期资本逆转持续20年的对美投资净流入,将构成真正熊市情景。
QDS战术观点:
A)下周股市上行阻力小于下行。
但B)未来数月随着关税冲击的实质影响显现,叠加慢钱投资者抛售,市场或再探新低。
尽管出现部分投降信号(对冲基金净仓50),但尚未出现全面高关联性抛售。在关税政策未逆转情况下,市场底部或将呈现美元/债券/股票全线下挫的高关联性走势(上周五美股关联性仅达60%,需突破80%才形成无险可避的真正底部)。
这可能迫使美联储重启QE或降息。当前投资者应趁反弹调整对冲头寸,减持对经济衰退敏感/增长放缓及外资流出风险高的个股。
展望未来,QDS聚焦四大关键问题(巧用头韵可称为4"F"要素):
1、基本面(Fundamentals):
关税影响需数月才能明朗,但市场已发出预警——标普20%跌幅在历史上13次中有9次预示经济衰退及超10%的EPS下滑。建议减持MSXXRCYC一篮子周期股。
2、美联储(Fed):
鲍威尔"不急于行动"的表态预示美联储可能落后于经济曲线。在政策转向或关税撤销前,建议逢高抛售标普。
3、外资动向(Foreign flows):
非美长期资本的撤离可能引发最大下行风险。推荐减持MSXXFOWN组合(外资高持股+近期增持标的)。
4、金融杠杆(Financial Leverage):
虽系统杠杆已部分解除,但全市场仍处负Gamma状态。当前隐含波动率过高,但回调时可布局Gamma头寸。需注意冲击后上行波动可能大于下行,建议采取买入看涨期权/做空Delta策略。
在深入分析前,请重点关注两张关键图表:
1)基本面
市场定价隐含何种信号?20%的跌幅通常预示经济衰退与企业盈利下滑
关税对基本面的实质性影响需要时间显现——可能长达数月。
但当前我们可以解析市场定价隐含的信息,以及股市抛售释放的信号,结果并不乐观。标普500从高点下跌20%后:回溯至1929年的13次案例中(仅统计周期内首次触及-20%的情况,本周日标普已触发该阈值),有9次随后出现经济衰退。近30年四次20%跌幅后:除2022年盈利零增长外,其余三次均转为负增长。
这四次案例中:实际每股收益最终较抛售时的市场共识预期至少低10%。根据近四次"盈利衰退"的平均值推算,当前盈利预期可能存在25%的下修空间——这意味着未来12个月标普每股收益或降至207美元,同比下滑15%。虽然这个幅度看似剧烈,但历史显示一旦盈利增长转负,实际跌幅往往更为严峻。
通过对比当前标普跌幅与历次经济衰退/增长放缓期的表现:整体指数而言,当前美股跌幅已达增长放缓期典型跌幅的80%,但仅为经济衰退期平均跌幅的50%。
行业层面,不同主题板块表现存在显著分化。操作建议:通过MSXXRCYC组合做空资本品、消费服务、银行及金融服务板块当前最具机会。
2)美联储
美联储将及时应对增长放缓,还是再次落后于形势曲线?鲍威尔当前表态"不急于行动"。
鲍威尔周五的讲话释放明确信号——他承认关税构成滞胀冲击,使双重使命(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陷入两难,但"不急于应对"的立场、对经济增长仍持乐观态度(基于滞后数据)、以及"有责任"锚定通胀预期的表态,都表明美联储将被动跟随增长曲线,而非未雨绸缪。
当前市场定价已反映年内四次降息预期,部分投资者寄望于增长放缓能抵消关税的通胀效应。这种情况虽时有发生...但并非定律(参见下图)。需注意关税影响的传导顺序——摩根士丹利研究部强调,关税对通胀的推升效应可能早于对增长的抑制作用显现。当危机迫近时,美联储大概率会牺牲通胀目标来维稳增长,可能根据通胀形势重启量化宽松和/或降息。
但这一切政策调整,或许要等到风险资产进一步下跌后才会触发。
3)外资动向
美国会否出现结构性资金外流尚待观察(并非QDS基准预测情形),但可能引发市场左尾风险。
过去30年美国股票的外资持股比例稳步上升,目前约占美股总市值的20%(见图1)。美元走弱通常伴随外资加速流入(降低美元资产购买成本),但经济衰退期间外资流入必然放缓(见图2)。若美元持续贬值(叠加或源于对美国信心的丧失),可能通过双重渠道冲击外资:压低既有美元投资的账面损益;触发持续性股票抛售。1977年以来数据显示,外资流动与美股回报率存在20%正相关性(见图3)。值得注意的是,过去一周美股主要跌幅均发生在亚洲交易时段,或已显现海外资金撤离迹象(见图4)。
MSXXFOWN组合筛选标准:
各行业外资持股占机构持股比例最高的5只个股
各行业过去一年外资净流入占日均成交额比例最高的5只个股
行业权重与罗素3000指数保持一致,个股权重按外资持股程度调整
该组合存在小盘股偏差,尽管外资持续流入,但近年来持续跑输基准指数(经济放缓阶段或延续弱势),但其波动率与大盘基本持平
4)金融杠杆
去杠杆进程虽已启动,但市场仍深陷"负Gamma"困局。
快钱杠杆显著收缩:对冲基金净仓位降至39%(2010年以来2%分位点)。波动率目标/CTA策略杠杆率跌至14%分位点(年内减持3500亿美元股票,规模达疫情期间的2/3)。但历史经验显示,净仓位低于40%后往往出现"双底"形态(2008年间隔2个月/2012年1个月/2016年5个月/2019年2个月/2022年3个月)。
当前市场存在三大杠杆火药桶:杠杆ETF:对标普每1%波动的负Gamma暴露达50亿美元(虽低于峰值80亿,仍远超2024年前水平)。做市商期权头寸:从去年多数时间100亿美元正Gamma骤降至20亿美元负Gamma。超短期期权策略:大量0-1天到期期权在极端单日波动中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这意味着市场每下跌1%将触发70亿美元抛盘,每上涨1%需买入70亿美元。杠杆ETF与期权做市商当日调仓特性,可能放大类似昨日8%的极端日内波动(1980年代以来第19大单日波幅),所幸对多日连续波动的助推作用有限。
2008年熊市期间,标普在下跌中仍两次出现单日超10%反弹(但单日跌幅从未超10%)。当前上行波动溢价仍处高位(1周期30Delta波动率报40+),但随着波动率回落,买入看涨期权+做空正股的Delta对冲策略吸引力将提升。
多空策略总杠杆率仍处194%历史高位(2010年以来83%分位点)。
多策略基金杠杆敞口维持高位(尽管2-3月动量策略平仓已部分降杠杆)。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