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地之中的郑州,拥有1000余万人口,561万辆机动车,如何交出以高水平交通安全保障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出彩答卷,是郑州交警需要破解的首要课题。
天地之中的郑州,拥有1000余万人口,561万辆机动车,如何交出以高水平交通安全保障国家中心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出彩答卷,是郑州交警需要破解的首要课题。
今年以来,郑州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结合实际、多策并举,不断深化“安全、畅通、民意、规范”四个导向,着力实施道路安全、城市畅通、科技赋能、便民利企、锻造铁军“五大工程”,绘就出全市平安畅通的新“蓝图”。
——治本清源、惩违治乱 筑牢交通安全的“铜墙铁壁”
“现在每天上下班走花园路都是一路畅通,虽然车流量大,但绿波通行,一路畅通,秩序井然。”郑州市民王先生说,市内的花园路是他每天必经之路,近几年的交通秩序肉眼可见地有所改观,路畅通了,心情也好了。
作为郑州曾经的“堵”王之路,花园路贯通城区南北,车流量巨大,尤其是遇到节假日经常遭遇拥堵。“治堵先治乱,我们就从最基本的乱停乱放入手。”郑州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五支队支队长朱黎伟介绍说,为此他们动员全警上路,对辖区每一条路“把脉问诊”,找出问题根源。
在全市层面,面对人、车、路三大要素巨大的管理体量和带来的事故隐患,郑州交警聚焦“人、车、路、设施、企业、天气”等要素,滚动开展了多轮次排隐除患“扫路行动”。对郑州市全域内所有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开展过筛式全面普查,累计发现问题隐患7类3416条,并分别制定了工作标准清单、机制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截至目前,全市已整改道路3226条,整改率达到93%,精准解决了一批堵点、乱点、隐患点。
为减少事故发生,保护全市群众的出行安全,郑州交警突出重点违法整治,进行治理大攻坚。“及时打击整治交通违法,是最直接的事前预防。”郑州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一支队支队长丁海燕说,工作中他们牢牢坚守路面“主战场”,以“豫筑平安”交通安全整治行动为主抓手,坚持“什么违法突出,什么违法肇事肇祸,就打击什么违法”的原则,严打开路、紧盯重点、治乱纠违,始终保持交通违法高压严治态势。同时,全市交警部门经常性、持续性深入客货运企业,对安全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消除违法未处理、车辆未审验、逾期未报废等“三率”隐患,做好源头交通事故预防。
此外,针对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薄弱、管理薄弱、意识薄弱的问题,郑州交警充分利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纳入2024年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的良机,推动成立市级工作专班,持续推进排隐除患“扫路行动”向农村地区延伸,不断强化郑州农村公路安全隐患突出路口路段排查治理力度,圆满完成了存在安全隐患的300个路口的治理工作,有力提升了农村道路安全水平。
——创新驱动、科技赋能 打造新质战力的“增长之极”
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是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郑州交警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源动力,以智慧交通建设为主牵引,以科技赋能为硬支撑,有效催生了新质公安交警战斗力,不断提升了信息化条件下的交通管理水平。
“当前信息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交通管理也必须与时俱进,借助这些新技术新手段来提升现代化城市的道路交通管理水平。”郑州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窦立勇介绍说,工作中全市交警织密“防控网”,夯实智慧交管之“基”;建设“一张图”,牵动机制创新之“要”;下足“绣花功”,创新交通组织之“措”;用好“大数据”,提升服务实战之“效”。
交通信号灯、视频监控等前端基础设施,是支撑智慧交管的基础。郑州交警不断织密前端点位布局,升级交通管理电子防控体系,推进监控设备“全覆盖”,城区建成集视频监控、指挥调度、分析研判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警务室23处,全市79处国省道、高速公路流量电子卡口联网率达到100%。常态开展信号配时优化工程,累计优化路口交通信号1976处,形成“绿波带”151条。自主创新研发的交警勤务动态管理平台,集成“三台合一”并接入数字电台、5G执法记录仪等多项警务资源,实现了警务装备“看得见”、执勤警力“叫得应”、勤务部署“调得动”、指挥调度“管得住”。该平台在全省公安科技兴警创新竞赛荣获一等奖。
据悉,近年来郑州交警坚持“寸土必争、分秒必争”的理念,以“绣花功夫”持续开展城市道路交叉口精细化治理专项行动。积极实施单行道、货车右转“月牙”警示区、多车串联调头、非机动车一次左转过街、非机动车停止线后移、可变导向车道等精细化治理新举措510余处,通过高效利用路口空间功能,合理配给多转向交通需求,有效破解了郑州城区一批主要道路交叉口的拥堵难题,提升了道路整体通行效率。
中州大道主辅路与商鼎路交叉口交通拥堵治理,成为全省唯一入选2024年全国发布的精品案例。
——护航发展、惠民利企 跑出交管服务的“郑州加速”
“现在我们不出厂区就能办理各项交管业务,方便得很。”郑州市航空港区比亚迪园区总经理叶辉说:“这些公安业务不是开在我们企业家门口,是直接开到‘家’里,感谢公安机关对公司的支持!”
近年来,郑州交警紧紧围绕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深入推进交管服务改革,奋力跑出郑州公安交管便民利企的“加速度”。
作为队伍最大、执法量最多、与基层和百姓联系最密切的警种,郑州交警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合理把握执法尺度,对违法停车未移动位置等5种轻微违法行为实行首违不罚,对大货车、进城农民轻微交通违法行为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深受企业群众好评。
同时,为深入贯彻“放管服”改革,坚决落实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部署,郑州交警针对二手车交易市场,逐一开通注册登记、转让登记等业务权限,全面实现“一站式”“就近式”办理业务。此外,减少货车禁行时间,除早晚高峰时间外,新能源货车三环内无需办理通行证即可驶入,保证每天通行总时长20个小时,最大限度提高新能源货车通行便利程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首批36个试点城市之一,郑州交警以轻微道路交通事故视频快处为抓手,全力打造“群众便捷、助力畅通”交警新品牌。2024年通过12123APP视频快处轻微交通事故16.1万余起,对缓解省会交通拥堵、提升畅通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积极扩展轻微道路交通事故视频快处的1(快处)+1(快赔)+N(车辆维修、医疗救助、社会服务端等)互联网延伸便民服务,最大程度便利群众。
为提升全民交通安全和文明出行理念,郑州交警通过交通安全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进家庭、进网络等“七进”宣传契机,利用户外大屏幕、沿街单位LED显示屏、出租车、公交车车载显示屏、电梯广告、省市多家广播电台制作播出交通安全公益音频广告等途径,每年滚动播放交通安全宣传标语、公益视频短片等120余万条,营造了浓厚的交通安全氛围。
来源:郑警发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