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际肝病-肝脏血管病专栏”是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祁兴顺医生应《国际肝病》编辑部邀请联合发起的学术专栏,定期收集整理肝脏血管病领域的研究进展,每两周(周三)挑选一篇重要文献进行精读讨论,希望能帮助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启迪临床科研思维、学以致用。
前
言
“国际肝病-肝脏血管病专栏”是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祁兴顺医生应《国际肝病》编辑部邀请联合发起的学术专栏,定期收集整理肝脏血管病领域的研究进展,每两周(周三)挑选一篇重要文献进行精读讨论,希望能帮助读者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启迪临床科研思维、学以致用。
文章简述
门静脉血栓(PVT)是终末期肝病(ESLD)的常见并发症。在ESLD患者中,PVT的发生率高达25%,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Turon F, et al. J Hepatol. 2021; 75(6): 1367-1376)。通常认为,PVT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包括门静脉血流速度减慢、血管内皮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Driever EG, et al. J Thromb Haemost. 2022; 20(9): 2075-2082)。然而,尚无证据支持血液高凝状态是PVT的主要风险因素(Ma SD, et al. Res Pract Thromb Haemost. 2019; 3(4): 658-667; Nery F, et al. Hepatology. 2015; 61(2): 660-667; Turon F, et al. J Hepatol. 2021; 75(6): 1367-1376)。研究表明,门静脉局部高凝状态驱动了PVT,这由肠道通透性增加和肠道微生物失调引起的内毒素血症所致(Driever EG, et al. J Thromb Haemost. 2022; 20(9): 2075-2082; 20(9): 2075-2082; Lachar J, et al. Semin Liver Dis. 2016; 36(4): 327-330; Praktiknjo M, et al. Clin Transl Gastroenterol. 2020; 11(2): e00123; Violi F, et al. Thromb Haemost. 1997; 77(1): 44-47; Shalaby S, et al. Thromb Haemost. 2020; 120(8): 1173-1181; Queck A, et al. Gut. 2020; 69: 1535-1536)。促炎肠道微生物和三甲胺N-氧化物(TMAO)等肠源性代谢物可能与血栓形成有关(Jäckel S, et al. Blood. 2017; 130(4): 542-553; Khuu MP, et al. Nat Rev Cardiol. 2025; 22(2): 121-137)。ESL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细菌种类、代谢途径和TMAO水平与PVT的关系尚未明确。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杂志于2025年1月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肠道微生物失调与终末期肝病患者门静脉血栓形成无关》的文章,旨在探讨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细菌种类、代谢途径以及TMAO水平与PVT的相关性。
格罗宁根大学医学中心的Aleksandrova等进行了一项单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了2017年2月至2020年11月完成原位肝移植筛查项目且年龄大于18岁的102例ESLD患者。根据是否合并PVT,分为PVT组(23例)和无PVT组(79例)。通过TransplantLines生物样本库和队列研究分别提取了246例健康人群和102例ESLD患者的粪便和血浆样本以及临床数据。使用宏基因组测序法分析粪便样本,并使用Vantera®临床分析仪检测血浆TMAO水平。
研究发现,PVT组和无PVT组患者的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18)。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VT组与无PVT组患者的微生物α-多样性明显更低。与无PVT组相比,PVT组患者体内脆弱拟杆菌和三种梭状芽孢杆菌丰度增高。三组间TMAO水平无显著差异。
综上,ESLD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的肠道微生物群存在显著差异,但PVT组和无PVT组患者间的肠道微生物群差异甚微。肠源性促炎状态与ESLD患者发生PVT无关。
重要研究结果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1. 研究人群的基线特征
(表源自文献)
研究共纳入了246例健康人群和102例ESLD患者。在ESLD患者中,79(77%)例无PVT,23(23%)例有PVT。三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BMI方面无显著差异。与ESLD患者相比,健康人群使用抗生素、泻药、质子泵抑制剂的比例更低。
2. 肠道微生物多样性
(图源自文献)
PVT组和无PVT组患者的肠道微生物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18),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
(图源自文献)
β-多样性分析进一步证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ESLD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发生显著改变(无PVT组 vs. 健康对照组,P=0.001;PVT组 vs. 健康对照组,P=0.001)。PVT组和无PVT组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组成高度相似(无PVT组 vs. PVT组,P=0.434)。
3. 生物类群丰度差异分析
与无PVT组患者相比,PVT组患者体内Bacteroides fragilis、Fusicatenibacter saccharivorans、Roseburia inulinivorans和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丰度明显更高。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PVT组患者有86(51%)种菌群存在丰度差异;PVT组患者有49(29%)种菌群存在丰度差异。
4. 代谢途径丰度差异分析
PVT组和无PVT组患者特定代谢途径表达无显著差异。然而,ESLD患者与健康人群组之间的代谢途径存在显著差异。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PVT组患者的191(35%)条代谢途径显著改变;PVT组患者的96(18%)条代谢途径显著改变。
5. TMAO血浆水平
(图源自文献)
PVT组(中位 3.3 µM)与无PVT组患者的TMAO中位水平(中位 3.00 µM,P=0.19)无显著差异。与健康对照组相比,PVT组和无PVT组患者的TMAO水平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P=0.84)。
总结与展望
ESLD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肠道微生物群多样性和组成存在显著差异。PVT组与无PVT组患者肠道微生物群差异甚微。但这并不能排除肠道微生物在PVT发展中的作用。PVT组与无PVT组患者之间或ESLD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的TMAO水平无显著差异,这表明肠道来源的促炎状态与ESLD患者PVT形成无关。
扫描下方二维码
无创评估食管静脉曲张模型&肝硬化预后模型
Liaoning评分 & 改良Liaoning评分
多中心研究合作单位招募
项目(一)肝硬化门静脉血栓患病率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单位招募
门静脉血栓(PVT),尤其是完全阻塞性PVT,可增加肝硬化患者门静脉压力,进而增加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当前,妥善处理肝硬化门静脉血栓仍是棘手的临床问题。另外,肝硬化PVT的患病率也尚不明确,国内更是缺乏大型流行病学研究阐明这一问题。为此,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牵头开展了一项全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基于增强CT检查结果以明确肝硬化患者PVT的患病率,并进一步回顾性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现诚挚邀请消化科、肝病科、感染科和放射科等相关专业医生参与。
项目(二)内镜时机对肝硬化伴急性静脉曲张出血患者预后影响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单位招募
肝硬化患者中,急性静脉曲张出血发病率为25%-40%,6周死亡率为10%-20%。内镜检查属于有创操作,且内镜下静脉曲张治疗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高。尽管内镜检查是肝硬化伴急性静脉曲张出血的重要选择,但内镜时机对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结局的影响仍存在争议。为此,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牵头开展了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现诚挚邀请具备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治疗条件的相关科室医生参与。
若您对以上任一研究项目感兴趣,可与我们联系,以获得更详细的研究信息。
联系人:李医生
邮箱:1208594776@qq.com
译文作者
陈军秀,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沈阳药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国际肝病-肝脏血管病》专栏发起人及校审
祁兴顺,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国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锦州医科大学及辽宁中医药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东北大学及中国医科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北部战区总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国科协十大代表、辽宁科协十大常委。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癌前病变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青年学组副组长、肝胆疾病学组委员、消化血管病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病相关消化病协作组委员,辽宁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现任BMC Gastroenterology杂志Senior Editorial Board Member、Therapeutic Advances in Gastroenterology杂志Editorial Board Member、Canadi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杂志Academic Editor、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杂志Academic Editor。2016年全军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入选2019年第十二届辽宁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爱思唯尔2021及2022中国高被引用学者名单、2022年联勤保障部队学科中坚人才、2022年度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英才、2022年度“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据Scopus统计,H-index为51。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