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秋”时节,陕西渭南大荔县的田野间处处是丰收的忙碌景象。9月15日,大荔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反诈中心与交通管理大队三警联合,循着泥土的芬芳深入乡村——在羌白镇沙苑村的花生晾晒场,一场场接地气的安全宣传活动正温情上演,为农忙中的群众送上“平安锦囊”。
“三秋”时节,陕西渭南大荔县的田野间处处是丰收的忙碌景象。9月15日,大荔县公安局禁毒大队、反诈中心与交通管理大队三警联合,循着泥土的芬芳深入乡村——在羌白镇沙苑村的花生晾晒场,一场场接地气的安全宣传活动正温情上演,为农忙中的群众送上“平安锦囊”。
在羌白镇沙苑村,金黄的花生铺满晾晒场,农户们正忙着翻晒丰收的果实。民警们趁着大家歇脚的间隙,递上宣传页,用带着乡土气息的方言拉起了家常。“这阵子收花生忙,可别让骗子钻了空子,陌生链接千万别点啊!”“农用三轮车可不能载人,一家人的安全比啥都重要!”
而在秋意渐浓的苏村渭河边,不少群众在此乘凉休憩。民警们化身“安全讲解员”,把禁毒、反诈、交通知识揉进身边案例里:禁毒民警拿起仿真模型,揭露“网红零食”“特效保健品”背后可能隐藏的毒品陷阱,叮嘱大家守住“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底线;反诈民警针对农忙时群众易疏忽手机信息的特点,详解“客服退款”“刷单返利”等骗局,手把手教大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给“钱袋子”加道“防护锁”;交警则围绕农用车辆违法载人、骑乘摩托不戴头盔等隐患,用“出事就是一家子的事”这样的实在话,敲响安全警钟。
“大叔,中大奖的电话都是忽悠人的!”“大姐,骑电动车戴头盔,安全多一分!”亲切的提醒声里,乡亲们听得专注,有人掏出手机请教操作,有人主动分享自家遇到的“可疑情况”。80岁的官池镇杨村老退伍军人谢兴才听完,竖着大拇指称赞:“这样的宣传听得懂、记得牢,真管用!”
从晾晒场到河岸边,三警联合的宣传把安全防线筑在最基层,让禁毒、反诈、交通法规知识伴着泥土香走进千家万户,既拉近了警民距离,更让平安理念在丰收季里扎根生长,为每一份耕耘守护稳稳的幸福。
来源:陕西禁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