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凯来(SiCarrier)成立于2021年,是深圳国资委通过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全资控股的半导体设备企业。尽管成立仅四年,但其核心团队70%来自华为“星光工程部”及2012实验室,承接了华为被制裁前的“玄武计划”技术积累,具备深厚的芯片制造研发基因。公司定
崛起背景:国家战略与科技基因的融合
新凯来(SiCarrier)成立于2021年,是深圳国资委通过深圳市重大产业投资集团全资控股的半导体设备企业。尽管成立仅四年,但其核心团队70%来自华为“星光工程部”及2012实验室,承接了华为被制裁前的“玄武计划”技术积累,具备深厚的芯片制造研发基因。公司定位为半导体设备“国家队”,以打破西方垄断为目标,在资本和政策双重加持下,注册资本增至15亿元,并与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头部晶圆厂深度绑定。这种“国资兜底+市场化运作+华为技术迁徙”的模式,成为其快速崛起的核心驱动力.
设备技术矩阵:全链路覆盖的“名山系列
在2025年SEMICON China展会上,新凯来首次亮相即发布6大类31款设备,均以中国名山命名,覆盖半导体前道制造关键环节:
1. 工艺装备:
o 刻蚀设备(武夷山系列):支持5nm先进制程,磁约束等离子体技术使硅刻蚀速率达800nm/min,较美国应用材料同类产品提升20%,能耗降低30%。
o 薄膜沉积设备:包括原子层沉积(阿里山ALD)、化学气相沉积(长白山CVD)、物理气相沉积(普陀山PVD)。其中ALD薄膜厚度误差控制达±0.3Å(超越东京电子),适配Chiplet技术需求。
o 外延沉积设备(峨眉山EPI):实现8英寸向12英寸跨越,填补国内GaN-on-SiC功率器件制造空白。
2. 量检测装备:
o 光学检测(岳麓山系列):搭载AI算法实现实时工艺优化,良率提升效率较传统方案高3倍。
o X射线量测(天门山系列):突破5nm缺陷检测精度,核心部件100%国产化,打破美日企业垄断。
3. 光刻技术:
虽未公开展示,但已研发28nm浸没式光刻机,并联合华为开发“DUV+SAQP四次图形化”技术,用28nm设备实现5nm芯片生产,良率达85%,迫使ASML对华设备降价23%。
创新突破意义:技术自主与产业重构
1. 打破技术封锁壁垒:
新凯来在量检测、刻蚀等国产化率不足5%的领域实现突破,其设备已进入中芯国际产线验证,稼动率达国际水平85%。通过非对称竞争策略(如绕开EUV限制的SAQP技术),为国产芯片制造开辟“第三条道路”。
2. 重塑全球竞争格局:
o 国际反应:新品发布当日,应用材料(AMAT)、泛林集团(Lam Research)股价下跌超4%,东京电子设备报价下调18%。
o 成本优势:全套国产方案使28nm芯片制造成本降低28%,加速进口替代。
3. 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
新凯来与奥普光电(曝光系统)、江化微(光刻胶)等企业构建国产设备生态,带动深圳形成“设计-制造-设备”全链条产业集群。其技术突破被业界视为中国半导体从“单点攻坚”向“系统整合”跃迁的标志。
4. 国家战略的里程碑:
作为上海微电子之外的“第二极”,新凯来与前者形成“南北双航母”格局,彰显中国以举国体制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决心。深圳借此补足制造短板,强化其作为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的地位。
挑战与未来
· 技术爬坡:部分设备(如EPI)均匀性指标仍落后国际先进水平15%,量产稳定性待验证。
· 估值争议:2025年寻求28亿美元融资时估值达110亿美元,但其月营收仅约10亿元,估值合理性受质疑。
· 生态短板:量测设备中国产光刻胶、靶材等配套仍需进口,生态构建滞后于核心设备突破。
新凯来如一场“科技版愚公移山”——命名设备为“武夷山”“阿里山”,既表明“翻越技术高峰”的雄心,也隐喻协作攻坚的中国式创新哲学。它不仅是技术突围的尖兵,更成为国产半导体从“追赶者”向“规则定义者”蜕变的符号:当封锁的高山被凿穿,全球半导体版图的权力重构已然启幕。
来源:BothFlow博思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