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6年,李讷被毛主席叫到身边,“娃娃,自从你徐叔叔离开了,我再也没见过他,想念啊!”
76年,李讷被毛主席叫到身边,“娃娃,自从你徐叔叔离开了,我再也没见过他,想念啊!”
毛主席晚年想念的这个人,是他的贴身警卫徐龙才,主席想见他,却因为茫茫人海,找不到人,最终也没能见上一面。
李讷没有忘记这件事,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徐叔叔,告诉他,父亲对他的挂念。
李讷翻看了徐龙才的个人档案,找到了他老家的地址,但来到徐龙才早年的住处,却发现他并没有回家。
湖南省委也开始帮忙寻找名叫“徐龙才”的人,终于,他们发现了线索,徐龙才在岳阳农场工作。
李讷心里高兴,迫不及待想要见到徐叔叔,然而还没高兴多久,就发现,这个徐龙才,并不是李讷认识的那位徐叔叔。
时间来到了1996年,有人说,在长沙烈士公园,见到了一位清扫垃圾的老人,长得很像徐龙才。
徐叔叔的样子立刻浮现在李讷的脑海中,尽管过去了20年,她相信自己,还是可以一眼认出他。
李讷忙完手头的工作,来到长沙烈士公园,拿出一张泛黄的照片,请工作人员辨认,工作人员仔细看了看,“晚了一步,他已经离开了。”
“他有没有说要去哪里?”
“没有。”工作人员毫无头绪,只能懊悔地摸摸后脑勺。
这以后,就连李讷也觉得,徐龙才不会再出现了。
到了97年,一张贺卡引起了李讷的注意,她把贺卡翻过来又翻过去地看,这是一张奇怪的贺卡,只有几个字:韶山冲的腊梅开了!
贺卡上连署名都没有,什么人会寄来这样奇怪的贺卡呢?李讷苦苦思索着,终于,她想起了父亲和徐龙才,这是两人独有的暗号。
“原来他一直都在韶山冲!原来他从来没有忘记父亲。”李讷将贺卡攥得紧紧的。
“徐叔叔!”李讷站在毛主席的故居前,远远地冲着一位老人甜甜地喊道。
仿佛这一刻,李讷又变回了当初,住在中南海的那个小姑娘。
老人拖着扫雪的扫把,和一条不太方便的腿,朝着不远处的访客走来。
他的身板微微佝偻,但浑浊的双眼,依然透露着军人的坚定,“是小李讷?”
“是我,徐叔叔,您还记得我。”李讷高兴地握住徐龙才的双手。
“我看着你长大的,怎么会不记得。”徐龙才紧紧捂着李讷的双手,不知不觉,眼中流出了泪。
温暖的故居里,李讷手捧热茶,缓缓开口,“当初你走了,父亲很难过,临终前,还念叨要见你……”
徐龙才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或许也没有想到,主席会如此牵挂他这样一个普通的警卫。
他翻开抽屉,拿出铁皮盒子,盒子里是他在毛主席身边工作时写下的日记。
其中有一页耐人寻味,那是他和主席分别时的场景。
“主席,我要走了,以后,不能照顾您了。”这样的对话,本应该有寒暄或者回应。
可那天,毛主席的反应却很反常,他久久地站在窗台前,背对着心爱的部下,没说一句不舍,没说再见这样的话。
直到徐龙才等了很久,也没有等到主席的回头。然后,他离开了。
没人知道,那天的毛主席,心里有多难过,在旁人看不见的视角,或许老人家偷偷流下了泪。
来源:风卷枯灯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