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济宁中堃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工人们正对打包完成的农机装备进行出厂前检查。从土地耕整机、种植施肥机再到秸秆处理设备,10余种机型整齐排列,生产线上的激光检测仪不时发出提示音,确保每台设备的参数都符合标准。
在济宁中堃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工人们正对打包完成的农机装备进行出厂前检查。从土地耕整机、种植施肥机再到秸秆处理设备,10余种机型整齐排列,生产线上的激光检测仪不时发出提示音,确保每台设备的参数都符合标准。
“今年订单已突破2500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生产计划已经排到了7月下旬。”生产负责人李健手持生产进度表介绍。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近年来该企业致力于技术创新,自主研发生产的免耕气吸式播种机、动力驱动耙、驱动耙复式条播机等智慧农机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我们根据客户的农艺需求,每种装备都研发出不同系列的产品。”李健指着身后的各式各样的农机装备向记者介绍,“单气吸式精量播种机这一类产品,我们就有等行距系列、大小行系列、大垄2行系列、大垄4行系列、重型清茬系列等10余种;根据地况条件不同,还生产了圆盘式、耧腿式施肥装置,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需要。”
济宁中堃装备的发展是兖州农机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作为全国重要的农机生产基地,兖州区集聚了70余家农机企业,产品涵盖动力机械、耕整种植机械等10大类500余品种,形成覆盖“耕种收”全流程的产业链条,打造了金大丰、国丰、大华宝来、麦赛福格森等知名品牌。
近年来,兖州区深入挖掘自身基础优势,聚焦高端化“智”造,持续推动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与中国农业大学、山东省农机院等20余家科研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建成了全省第一个“智慧农机”产业技术研究院,目前已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研发中心3个,完成中央、省市重大科研课题30余项。
聚焦西南地区山地智慧农机研发短板弱项,兖州区组织山东国丰、中堃农机、鲁辉机械、新农人智能装备等骨干农机企业参与鲁渝协作西南地区建设山地智慧农机研发中心。山东国丰机械有限公司承担实施的济宁万州丘陵山地智慧农机装备研发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中。
“我们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开展丘陵山地智慧农机装备的研发,目前正在研制适用于丘陵山地2行玉米收获机的通用履带式底盘。”山东国丰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振华介绍,“这款针对万州丘陵山地使用的小型玉米收获机,将具备适应性广、作业可靠、操作便捷、智能化水平高等特点,未来将突破万州丘陵山区玉米机械化种植的短板。”
山东金大丰机械有限公司率先启动了年产万台智能农机装备项目,自主研发的440马力的4404重型拖拉机最大可配套12铧犁,使用860型号的液压翻转犁,一小时能够完成耕地70余亩。“在发展智慧农机装备上,我们将北斗定位系统、大数据、360影像置入这台拖拉机中,能够实现自动辅助驾驶。”金大丰机械副总经理王栋介绍说。该产品凭借强大的性能,满足可耕地集中、土壤粘度大、耕阻负荷大等复杂作业工况,出口蒙古、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
今年金大丰计划投资6000万元,新上农业机械核心智能化技术研究与产业化项目、智慧农机装备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项目。目前这两个项目已列入省重大项目库,三年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8万平方新厂房,项目投产后年新增产销1万台大型农机装备,可带动兖州区农机配套上下游和物流业发展。
“我们瞄准差异化、附加值高的方向,在大喂入量、智能化农机赛道上继续加力,以定制化、特色化的理念,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山东金大丰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蕾说。
从华北平原到西南丘陵,从粮食主产区到特色经济作物带,兖州制造的智能农机正加速拓展应用场景。下一步,兖州区将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与跨境电商交流合作,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国际贸易份额,推动智能农机出口占比不断攀升。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