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笔墨为刀枪,文心筑长城。9月16日晚,央视一套黄金档迎来一部别开生面的抗战大剧——《阵地》,这部被誉为“文人版亮剑”的作品,首次全景展现中国文化界抗战史诗。
笔墨为刀枪,文心筑长城。9月16日晚,央视一套黄金档迎来一部别开生面的抗战大剧——《阵地》,这部被誉为“文人版亮剑”的作品,首次全景展现中国文化界抗战史诗。
素材来源于网络
文化抗战,不一样的历史视角
《阵地》以 1938年至1944年的桂林文化抗战运动 为背景,首次聚焦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的“中国笔部队”。
这部剧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李克农、夏衍等共产党人团结郭沫若、田汉、巴金、徐悲鸿、欧阳予倩等百余位文化界精英。他们通过新闻、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多种形式,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战文化运动,筑起一座坚不可摧的“精神文化长城”。
素材来源于网络
全明星阵容联手打造
该剧阵容强大:冯绍峰饰演夏衍,李晨饰演李克农,徐璐饰演进步记者任素宁,王丽坤饰演剧作家安娥,王劲松特别出演郭沫若。
王劲松几段演讲戏看得人鸡皮疙瘩直起;李晨演绎我党隐蔽战线领导人李克农,沉着机智。冯绍峰饰演的戏剧家夏衍,激情澎湃、信念感极强。
素材来源于网络
真实历史事件还原
《阵地》注重对历史现场和文化细节的还原,剧中呈现了夏衍话剧《一年间》在全国公演振奋国人的盛况、欧阳予倩改革桂剧排演《梁红玉》、陶行知在七星岩洞中坚持办教育等历史真实事件。
该剧还再现了李克农营救300余名文化名人、《救亡日报》复刊等历史事件,让观众真切感受到笔杆子如何成为另一种枪杆子。
素材来源于网络
文武双线叙事创新
《阵地》的创新在于采用了 “文武双全”的叙事结构 。
文之阵方面,聚焦文化人如何用笔杆子救国,如何创办报刊、排演话剧来唤醒民众抗战决心。
武之阵方面,剧集并没有回避战争残酷,坦克、飞机、机枪扫射的画面时刻提醒着所有人前线正在流血牺牲。这种双线叙事使作品既有文化抗战的智慧,又有真实战场的震撼。
素材来源于网络
致敬文化战士,照亮当代征程
《阵地》的价值不仅在于还原一段被忽视的文化抗战历史,更在于以“文化阵地”为纽带,将80多年前的抗战精神与当下的文化自信紧密联结 。
《阵地》不仅是一部抗战剧,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深刻诠释。它让我们看到:文化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民族的灵魂和斗争的武器。
今晚,让我们锁定央视一套,看这群文化精英如何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用笔墨书写出一部壮烈的抗战史诗。
来源:梦回迷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