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铺地膜两季蔬菜种植方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6 01:31 1

摘要: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地膜覆盖技术已经成为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的重要措施。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一种名为"一次覆膜两季种植"的新型种植模式正在各地推广。这种技术通过科学选用地膜和合理安排种植茬口,实现了一张地膜连续使用两季作物的高效种植模式,既节约了生产成本,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地膜覆盖技术已经成为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的重要措施。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一种名为"一次覆膜两季种植"的新型种植模式正在各地推广。这种技术通过科学选用地膜和合理安排种植茬口,实现了一张地膜连续使用两季作物的高效种植模式,既节约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白色污染,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两季蔬菜地膜的科学选用

要实现一次覆膜两季种植,首要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地膜。根据多年试验示范和各地实践经验,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

1. 材质选择:优先选用厚度在0.012-0.015毫米之间的高强度地膜。这种厚度的地膜既保证了第一季作物收获时的完整性,又能在第二季作物生长期间保持良好的覆盖效果。相比传统0.008毫米的薄地膜,加厚地膜虽然初始投入略高,但因其可重复使用,实际使用成本反而降低。

2. 颜色选择:根据不同季节的光照特点和作物需求灵活选用。春季建议使用透明地膜,能有效提高地温,促进早春作物生长;夏季则推荐使用黑白双色地膜,白色面朝上可反射阳光降低地温,黑色面朝下能抑制杂草生长。银灰色地膜则适合有驱蚜需求的作物种植。

3. 功能选择:针对不同病虫害发生情况,可选用具有特殊功能的地膜。如含有防草剂的地膜可以减少除草用工;添加了光稳定剂的地膜能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防雾滴功能的地膜可减少膜下结露,降低病害发生几率。


二、两季种植的茬口安排技巧

合理的茬口安排是成功实现一次覆膜两季种植的核心。根据各地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以下几种茬口模式较为成熟:

1. 早春茄果类+夏秋叶菜类模式:3月初定植番茄、茄子、辣椒等茄果类蔬菜,6月底至7月初收获完毕后,不揭膜直接播种小白菜、苋菜、空心菜等速生叶菜。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茄果类作物生育期长、叶菜类生育期短的特点,实现地膜的高效利用。

2. 春季瓜类+秋季根菜类模式:4月中旬定植西瓜、甜瓜等瓜类作物,7月收获后,在原有膜上打孔播种萝卜、胡萝卜等根菜类蔬菜。瓜类作物收获后残留的茎蔓可还田作为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

3. 早春豆类+夏秋葱蒜类模式:3月下旬播种豌豆、蚕豆等豆类作物,6月收获后种植大蒜、洋葱等葱蒜类蔬菜。豆科作物具有固氮作用,能有效改善土壤肥力,为后茬作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三、一次覆膜两季种植的关键技术

1. 整地覆膜技术:前茬作物种植前要深耕细耙,施足基肥。建议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配合施用复合肥40-50公斤。覆膜时要做到"紧、平、严",膜面要绷紧,膜边要用土压实,防止大风掀膜。采用高畦栽培,畦面呈龟背形,便于排水。

2. 第一季作物管理:定植时按常规密度种植,但要注意适当增加株距,为第二季作物留出生长空间。例如种植番茄时,可将行距扩大到70-80厘米,株距50厘米,这样在第一季作物收获后,可在行间种植第二季作物。生长期间要加强水肥管理,采用膜下滴灌技术,既节水又能保持地膜完整。

3. 茬口衔接技术:第一季作物收获后,及时清理残株,但要注意保护地膜完整。对破损处可用专用地膜胶带修补。第二季作物播种前,可通过膜上打孔器在适当位置开孔,直接播种或移栽。对于直播作物,播种后要用细土封严播种孔;对于移栽作物,栽后要浇足定根水。

4. 第二季作物管理:第二季作物生长期间要特别注意地膜维护,防止人为损坏。追肥可采用液态肥随灌溉水施入,或通过打孔追施速效肥。病虫害防治要优先采用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避免污染地膜影响回收。


四、注意事项及常见问题解决

1. 地膜老化问题:在强光照地区,地膜经过一季使用后可能出现老化现象。可在第一季作物生长后期,在地膜上覆盖薄层秸秆或遮阳网,延长地膜使用寿命。

2. 土壤盐渍化预防:连续覆膜可能导致土壤表层盐分积累。建议在两季作物之间揭膜淋雨洗盐,或在灌溉时适当增加水量,促进盐分下渗。

3. 病虫害加重问题:长期覆膜可能改变田间小气候,导致某些病虫害加重。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进行防控。

4. 地膜回收处理:第二季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清除田间残膜。可借助专用残膜回收机进行作业,回收的地膜应交由专业机构处理,避免环境污染。

五、经济效益分析

以番茄-小白菜模式为例:传统种植每年需购买地膜两次,每亩地膜成本约150元;采用一次覆膜两季种植技术,只需购买一次加厚地膜,成本约120元,节约30元。同时减少了一次覆膜的人工成本约80元。两项合计每亩可节约生产成本110元。此外,由于地膜覆盖效果持续,第二季作物通常能提前5-7天上市,售价较高,每亩可增收300-500元。综合计算,采用该技术每亩年增收节支可达400-600元。

六、推广应用前景

一次覆膜两季种植技术特别适合在以下区域推广应用:
1. 年积温较高、无霜期较长的地区;
2. 水资源相对短缺、需要节水灌溉的地区;
3. 劳动力成本较高、需要节省人工的地区;
4. 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严格、需要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地区。

随着国家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和农民环保意识的提高,这种节约成本、增加效益、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必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加强技术培训和示范引导,帮助农民掌握技术要点;农资生产企业应研发更适合两季使用的新型功能地膜;政府部门可考虑对采用该技术的农户给予适当补贴,加快技术推广步伐。

总之,一次覆膜两季种植技术通过科学选用地膜、合理安排茬口、精准田间管理,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广大农户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这项技术,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种植效益,为保障蔬菜供应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做出贡献。

来源:深度邯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