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9日,由食品伙伴网&感知网主办的SEPA 2025第五届感官评价实践应用研讨会及第八届食品科技创新论坛,在上海龙之梦大酒店盛大开幕,本次会议携手20余位感官专家及80余位大健康产业的专家朋友,与近千位行业同仁一起共襄这场科技创新与实践的盛宴!……
核心提示:2025年4月9日,由食品伙伴网&感知网主办的SEPA 2025第五届感官评价实践应用研讨会及第八届食品科技创新论坛,在上海龙之梦大酒店盛大开幕,本次会议携手20余位感官专家及80余位大健康产业的专家朋友,与近千位行业同仁一起共襄这场科技创新与实践的盛宴!……(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2025年4月9日,由食品伙伴网&感知网主办的SEPA 2025第五届感官评价实践应用研讨会及第八届食品科技创新论坛,在上海龙之梦大酒店盛大开幕,本次会议携手20余位感官专家及80余位大健康产业的专家朋友,与近千位行业同仁一起共襄这场科技创新与实践的盛宴!
本届会议以“领略感官评价前沿技术 丰富感官评价应用实践经验”为宗旨,共同探讨感官评价技术,推动感官评价的落地应用!
此次会议由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院长夏小乐教授主持,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程博闻教授、食品伙伴网创始人/董事长李远钊先生为开幕式致辞,并对远道而来的各位演讲嘉宾、参会代表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宣布会议正式开始。
“科技创新奖”颁奖
“第八届食品科技创新论坛”从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两个方向设立了科技创新奖。并在会议现场进行颁奖。
“产品创新奖”颁奖图片
“技术创新奖”颁奖图片主论坛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金征宇教授分享报告《聚焦尖端科技,推动食品领域发展‘奇点’到来》,主要分享了尖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生成式AI,应用AI,机器学习的工业化)、数字化技术(下一代软件,数字信任与网络安全技术)、计算与连接前沿技术(先进连接,沉浸式现实,云计算与边缘计算,量子技术)、尖端工程技术(未来机器人,未来生物工程技术)等在食品领域的前沿应用,这些技术能有效驱动食品领域的创新发展,为食品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院长 艾连中 教授带来分享《未来功能性益生菌研究与开发》,报告主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等技术手段,在益生菌高效基因编辑系统、基因组规模代谢网络模型以及未来益生菌在异源表达功能活性成分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的重要研究进展,为我国益生菌基础理论研究和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建议。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助理研究员 欧曈分享报告《新食品原料管理现状与健康效益文献分析情况》,重点围绕我国新食品原料的基本概念、申报流程、评审要求、最新管理进展,以及基于国内外系统文献的健康益处分析情况等做了详细介绍与分析。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蛋白质营养与调味技术中心副总经理、高级工师 李库就《酵母蛋自赋能大健康食品创新发展》带来精彩分享,李经理结合全球蛋白需求升级的大背景,介绍了安琪酵母蛋白的科学突破与酵母蛋白健康食品的创新应用。据介绍,酵母蛋白凭借完整氨基酸谱、98%消化率和低致敏性优势脱颖而出,已成功应用于代餐粉、银发营养品及植物基食品开发。
善恩康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高级科学事务经理 岳芬芳分享报告《AKK菌:下一代益生菌的科学研究及应用》,聚焦肠道微生态健康,主要阐述下一代益生菌AKK菌的安全性及功能研究,助力其产业化落地。同时发布了《2025AKK菌学术白皮书》,当前,AKK菌研究正迈向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关键跃迁,《2025AKK菌学术白皮书》系统梳理了AKK菌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核心突破,深入探讨其在健康领域的研究进展。
2025感官应用研讨会专题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张颖彬老师,主持专题报告(一):感官评价应用概况及发展趋势。
江南大学 钟芳 教授带来题目为《消费者认识导向的食品感官分析新趋势》的报告分享。感官属性是影响消费者食物选择的第一要素,建立物质基础-感官特征-消费者喜好之间的联系,是市场导向食品开发与创新的基础。近年来,感知生理学、认知心理学和智能感知技术飞速发展,传统分析型食品感官分析方法面临结果有效性和执行效率的双重挑战。在方法学研究与应用领域,Spectum等依赖于高度培训评价员的食品静态感官特征描述逐渐被以T、TDS、TCATA为代表的消费者认知导向的动态感官描述取代,消费者情绪认知的外显型量表与FER、EEG等隐性测量技术协同进步,多元感知交互策略在食品创新设计中被广泛关注。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冯涛 教授就《机器学习在预测食品风味中的研究进展及感官评价数字化趋势》做了精彩分享。报告从范式变革、技术杠杆、关键命题、产业重构、人才升级方面介绍了机器学习研究进展及感官评价数字化趋势,并表示:感官科学家不会消失,但固守经验主义的感官科学家会——因为数据,正在重新定义“风味”的边界。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农业食品标准化研究所助理工程师 项雅科老师,带来《基于消费驱动的典型产区地理标志红富士苹果感官品质特征分析》分享。报告讲述了团队采用专业品评与消费察、M值与多元统计相结合的技术,逐步聚焦构建地理标志红富士苹果的感官风味轮图。提出基于消费驱动的快速感官评价方法,为全面表达不同品质差异红富士苹果提供了技术支撑与方向引领。
天津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 侯惠让 老师带来《基于电子鼻的食品气味智能感知技术》的精彩分享,侯老师分享了项目基础、电子鼻的应用领域及自研电子鼻的优势。
南开大学副教授 吕莹爽 老师对《感官组学驱动加工工艺优化:从感官体验到分子机制的解析》进行内容分享。分享其课题组近期基于感官组学中“化学计量-感知机制解析”的核心逻辑,通过电子舌客观量化味觉特征,结合消费者对风味、质地的偏好评价与理化指标进行关联建模。这种“感官-理化-工艺”的多维映射,为精准优化加工参数提供了科学支撑,体现了感官组学在食品研发中“从现象到机制”的闭环应用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陈艳萍 老师分享了《如何让食品健康又美味?》。围绕食品风味物质基础、风味物质感知机制、风味交互协同增效机制三个方面,讨论前期关于食品健康美味的相关工作。
圆桌论坛
食品感官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张颖彬老师,主持本次的话题访谈:食品感官研究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西南大学 王洪伟、北京林业大学 朱保庆、天津大学 侯惠让、上海交通大学 陈艳萍、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项雅科参与了本次话题讨论。通过各位老师的精彩分享以及学员的积极互动,让在场参会代表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从左到右:项雅科、陈艳萍、侯惠让、朱保庆、王洪伟、张颖彬
特色环节1:
《中国感官分析行业发展报告(2021-2024)》发布仪式
本次会议现场宣布推出《中国感官分析行业发展报告(2021-2024)》,由食品伙伴网感官服务事业部经理 曲桂燕 针对发展报告进行简单介绍,并介绍现场报告领取方式。
特色环节2:
优秀感官评价实践应用案例颁奖仪式
本次会议选取往年征集的感官分析应用实践典型案例13个,由食品伙伴网创始人 李远钊先生现场进行颁奖。
获奖案例
感官分析应用实践典型案例 颁奖现场
日期:2025-04-10
来源:食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