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核电站总数量,真的不如美国吗?商业化核电到底有多难?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6 14:17 3

摘要:而在全球核电格局中,中美俄三国占据着很重要地位,从核电站数量和装机容量等方面来看,三国却有着不小的差异,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技术、社会等多方面原因。

核电作为一种高效、稳定、清洁的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调整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在全球核电格局中,中美俄三国占据着很重要地位,从核电站数量和装机容量等方面来看,三国却有着不小的差异,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技术、社会等多方面原因。

图片来源网络

那么中俄数量总和,是否真抵不上美国?中美核电发展差距为何如此显著?

在全球核电领域,美国无疑是站在首位的。

数据显示,美国拥有94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96.95吉瓦,其核能发电量占全球31%。

俄罗斯现有36台核电机组,在全球核电格局中也有一定位置。

图片来源网络

而中国,截止目前有58台核电机组,从数量上直观对比,美国的核电机组数量远超俄罗斯与中国。

简单相加,俄罗斯与中国的核电机组数量总和为94台,与美国数量相等,但从装机容量等其他方面综合考量,仍与美国存在差距。

美国早在1954年就建成了第一台民用核电机组“希平港核电站”,自此开启了民用核电发展的进程。

图片来源网络

相比之下,中国在1955年1月才将第一块铀矿石标本带进中南海,这才决定发展原子能事业,起步就比美国晚了一步。

图片来源网络

1964年中国掌握原子弹技术后,直到1985年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才正式开工建设,1991 年底才并网发电,结束了大陆无核电的历史

可见,在发展起点上,我们起步比美国晚,美国在早期就积累了大量的核电发展经验。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在核电发展初期,技术上依赖引进,例如,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引进的是法国核岛技术和英国常规岛技术。

图片来源网络

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中国逐步消化吸收再创新,而美国由于发展起步早,在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方面,很早就开始积累经验,其技术自主性更强,早期的技术发展路径不同,使得中美在核电技术的积累和发展速度上产生了差距。

图片来源网络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事件给全球核电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影响,中国在福岛事件后到2018年期间,未建造一座核电站,核电发展进程受到严重阻碍,这一事件也让全球其他国家对核电安全高度警惕,比如,德国在2023年关停了最后一座核电站。

图片来源网络

美国虽然也受到福岛事件影响,但因其已有庞大的核电基础,在核电发展层面所受冲击的体现与中国有所不同,美国核电发展的放缓更多体现在新建项目推进困难,而中国则是阶段性的建设停滞。

那么,我国为何要大力发展核电呢?

随着科技生活不断发展以及天气等因素,我国用电量不断攀升,2025年7月,中国全社会用电量达1.02万亿千瓦时,成为全球首次月度用电量破万亿的国家,这一用电量相当于东盟国家全年用电量总和,电力需求缺口巨大。

图片来源网络

从用电方面来看,除了居民和工业用电外,其他产业用电量大且增长迅速,很多领域及科技研发,这些都成为用电大户。

同时,截止2025年7月底,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669.6万个,规模世界领先,人们充换电服务需求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电力需求。

图片来源网络

火电一直是我国发电的主力军,但火电依赖煤炭等不可再生战略资源,随着资源的逐渐减少,扩大火电规模面临诸多困难,而且火电不符合绿色低碳的发展趋势

风光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虽然清洁,但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稳定性不足,难以单独满足大规模、持续的电力需求。

图片来源网络

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发电稳定,高效,恰好能有效弥补火电和可再生能源的不足,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方向。

此外,塔里木盆地和鄂尔多斯铀矿的发现,为我国核电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铀资源保障,解决了核电发展的关键资源问题,使得我国发展核电的底气更足,赶超美国只是时间问题

图片来源网络

并且受福岛核电站事件影响,美国核电新建项目进展缓慢,直到2023年才投运沃格特勒核电站,这是其30年来首台新建成的核电机组,新建速度远远跟不上机组老化退役的速度。

在技术方面,以秦山核电站二期为例,自主设计率已达90%,随着不断地技术引进与创新,中国核电技术自主性不断提升,为大规模发展核电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图片来源网络

现在中美两国核电发展的现状与趋势,预估到2030年,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核电装机量最大的国家。

中国核电从起步滞后、技术依赖,一步步发展到如今在建规模全球领先,技术自主创新不断突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图片来源网络

对中国来说,大力推进核电发展意义重大,对内,它能有效承接国内持续攀升的电力需求,助力能源结构向更优形态升级,对外,也为全球能源转型进程注入动力,为实现绿色低碳的发展目标贡献关键力量。

图片来源网络

在核电规模继续扩大的同时,我国核电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大大增强,报告显示,在核电装备制造方面,我国实现了核电关键主设备100%国产化以及关键零部件技术的自主可控,2024年国内核电主设备累计交付114台套,较2023年增长一倍

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我们有理由期待,在2030年中国核电能够实现赶超目标,并且在未来引领全球核电发展,为全球能源变革贡献中国力量。​

人民网2025-04-28《我国核电总体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环球网2025-04-29《在核电工业展感受核电技术新成果:中国核电总规模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国家核安全局2025-03-13《国外核安全观察哨|第12期》

国家核安全局2025-01-07《2024年我国大陆核电机组情况》

界面新闻2023-11-16《最北端核电站开工,中国在建机组增至28台》

来源:麒阁史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