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谁能想到?那个被寄予厚望、一路高歌猛进的新星,那个国乒男队重点培养的未来接班人,居然在澳门冠军赛的半决赛上,以3比4惜败给了丹麦选手。七局鏖战,打到决胜局,每一球都像刀尖上跳舞,可结果就是这么扎心——赢球的是对方。
林诗栋倒下了,倒在了世界排名第19的安德斯·林德拍下。
谁能想到?那个被寄予厚望、一路高歌猛进的新星,那个国乒男队重点培养的未来接班人,居然在澳门冠军赛的半决赛上,以3比4惜败给了丹麦选手。七局鏖战,打到决胜局,每一球都像刀尖上跳舞,可结果就是这么扎心——赢球的是对方。
王皓在场边站着,眉头紧锁,眼神里全是错愕。不只是他,所有盯着屏幕看直播的球迷心里都在问:这剧本不对啊!世界第一怎么翻车了?
比赛过程其实不难看懂。林诗栋打得不可谓不拼,前三板出手也够狠,可问题是,对面那个安德斯·林德,根本不像过去我们印象里“欧洲力量型但节奏慢”的传统打法。这家伙变了,变得细腻了,台内控制有章法,反手拧拉又快又转,关键分还敢搏,心理素质稳得一批。更让人吃惊的是,他居然能把林诗栋的强势进攻一一化解,甚至反过来打相持、打落点调动。这不是以前那个容易被打穿的林德了。
你说是我们退步了吗?未必。但人家进步是真的快。这几年外协球员的技术风格越来越“中式化”,发球、接发、前三板的处理方式,几乎就是在照着中国队的路子练。再加上他们本身的力量和护台能力本就出色,一旦技术细节补上了短板,威胁立马翻倍。
林诗栋输的这一场,不是偶然。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问题:当我们还在依赖天赋和体系的时候,别人已经在偷偷拆解我们的密码,然后用他们的身体条件重新组装成一支更难对付的武器。
现在男单四强里,只剩王楚钦一根独苗了。他面对的,可能是老对手雨果,也可能是状态正热的莫雷加德。压力山大,但没办法,这就是现实。队友倒下了,路就得自己扛着走完。
有人说,年轻球员输一场没关系,成长总要交学费。这话没错,可问题是,这场学费交得太贵了。如果是普通公开赛也就罢了,偏偏是在冠军赛这种级别,打到抢七才崩盘,说明什么?说明实力差距其实在毫厘之间,而决定胜负的,早已不再是基本功,而是临场应变、心理博弈,甚至是教练组对对手的研究深度。
我们曾经以为,只要训练够苦、体系够强,就能一直站在巅峰。但现在看来,这个世界早就变了。乒乓球不再是“我们打别人”,而是“大家都在互相研究”。日本的小将提速了,法国的年轻人敢打了,德国的老将还没退,瑞典的新星又冒头了……竞争不是来了,是已经围上来。
所以别再说什么“意外爆冷”了。当一个世界第19能连续击败顶尖高手走到半决赛,这就不是冷门,这是实力的真实体现。我们不能再用“轻敌”“状态不好”来搪塞每一次失利。每一次失败背后,都有战术、体能、心态乃至整个备战系统的影子。
林诗栋会站起来的,他还年轻。但这场比赛该让整个团队警醒了:领先不会永远属于谁,冠军也不是靠惯性就能拿下的。真正的强者,从不在意过去的辉煌,只在乎下一场比赛怎么赢。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当对手不再只是追兵,而是已经并驾齐驱甚至偶尔超车时,我们还能不能继续睡得安稳?对此你怎么看?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素材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参考资料:ITTF官网、央视体育、新浪体育、奥林匹克官网
来源:四季永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