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2日上午,应长丰县有关部门邀请、肥东县农业农村局主办的“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机手技能提升专题培训班”,把课堂搬到长丰县双墩镇华丰村育秧中心。来自全县的60余名农机手、合作社社员一路风尘仆仆,围着一条长75米的智能化育秧流水线边看边问,活动现场掌声不
9月12日上午,应长丰县有关部门邀请、肥东县农业农村局主办的“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机手技能提升专题培训班”,把课堂搬到长丰县双墩镇华丰村育秧中心。来自全县的60余名农机手、合作社社员一路风尘仆仆,围着一条长75米的智能化育秧流水线边看边问,活动现场掌声不断,大家深表不虚此行,收获颇丰。
首先,双墩镇华丰村育秧中心运营负责人李经理,带大家走进“育秧中心育秧基地”。50余亩的标准化育秧田,金色稻浪翻滚,一片“丰收的味道”迎面扑来。由村党总支牵头成立“金满田”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把育秧、插秧、飞防、烘干等4个环节全部纳入“党员志愿服务责任区”,4名党员志愿服务者,包片联机、包社联户,累计服务周边约15000亩农田。“我们把支部建在流水线上,党员亮身份、心中挂党旗,服务在一线,就是让群众感受到科技兴农、富农、强农所蕴涵的力量。”李经理话音刚落,农机手学员们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随后,学员们依次分批走进传送室、播种室、暗化催芽室一一参观,并了解了插秧机等农机设施,现场探讨,气氛活跃。中心技术负责人现场按下启动键,覆土、码盘、传送等工序一气呵成,学员们惊叹声此起彼伏。据负责人介绍,育秧中心每小时可产出机插秧盘1800—2400盘,比传统人工效率提升近30倍。“播量误差不超过±3.5克,发芽率稳定在95%以上,这些数据让我大开眼界!”农机手学员赵先生一边忙着拍照,一边感慨道,“回去我们就打算建议把合作社的2台老式播种机,升级成智能流水线。”
活动最后,两地合作社人员相互合影留念、研讨交流,锚定机会将来在作业标准、维修网点、订单服务等方面共享资源,争取实现互学“技术”,互享资源,互助发展。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次“行走的党课”既学到了技术,更看到了方向,一定要把此次收货的“红色种子”带回去,种出高产、高效、高品质的“丰收稻”。
此次参观交流意义非凡,把培训班办到“党建强、产业兴”的第一线,就是要让农机手学员看到“红色引擎”如何牵引农业新质生产力,实现“会种田”到“慧种田”质的跨越。(鲁超)
来源:安徽经济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