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女孩远在武汉,是我的读者。她喜在纸上一笔一画,向我倾诉小心思。我去楼下的报纸箱里取报纸,看到躺在上面的牛皮纸信封——这样的信封,我也常见的,里面多半塞着样刊样报,编辑给寄来的。但这一封不一样,撕开封口,里面掉出的,是两只粉色的“千纸鹤”和两朵风干的水仙花。
主播读经典、陪您说晚安,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我是禹城融媒主播庞伟伟,今晚与您分享丁立梅的散文《见字如面》。
我给一个女孩回信。
女孩远在武汉,是我的读者。她喜在纸上一笔一画,向我倾诉小心思。我去楼下的报纸箱里取报纸,看到躺在上面的牛皮纸信封——这样的信封,我也常见的,里面多半塞着样刊样报,编辑给寄来的。但这一封不一样,撕开封口,里面掉出的,是两只粉色的“千纸鹤”和两朵风干的水仙花。
女孩很用心,她把她的信,折成千纸鹤了。又纯真,又美好。
展开,看她可爱的字,一个一个,落在纸上。每一个字,都像春天池塘里的小蝌蚪,带着温度,带着春的好意。让人看着,心里暖,暖到生出绿的藤蔓来。
这种感觉,久违了。
是高中时,与要好同学暑假分别,寸寸时光里,竟也布满想念。于是,写信。说些什么呢?无非是今天的心情好不好。今天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屋后的凤仙花开满墙角。厨房顶上的丝瓜,又结了两条。却在信末,煞有介事写上一句:见字如面。
彼时,一字一字,落在纸上,像露珠降落在花蕊上,又晶莹,又剔透。大学时,离家远了,填补虚空与思念的最好办法,就是写信。最喜更深人静,蚊帐放下,钢丝床上那一小块天地,都是自己的。这个时候,摊开信纸,伏在枕上,任由文字带着自己的思、自己的想,满世界飞去。给父母写,给兄弟姐妹写,给亲戚朋友写,给同学写,甚至,给老家的邻居写。能想到的人,都给写了信去,连家里养的猫啊狗的,都给问候到了。是那样的万分诚恳,是那样的掏心掏肺,说着爱,说着好,说着感激,说着想念。在信末往往也会很认真地写上这几个字: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见字如面。每一个字,都像夜空里的星子跳跃。又像春风吹过花蕾,哦,花就要开了。世界美好得很纯粹。
那会儿,穷学生没多少钱,但还是从生活费里,克扣下一些来,去买了邮票和漂亮的信纸。来往信件多,花花绿绿的邮票自然也多,集邮便成了很多年轻人的爱好。我们把信封上的邮票,小心剪下来,放水里稍稍泡一泡,邮票上面涂着的一层胶水,就会自动脱落。我有一本厚厚的集邮册,就是那时给攒下的。
那会儿,每日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去校门口等邮车来。想那里面或许正躺着自己的信,真是激动。一俟看到收发室门前的小黑板上,挂着自己的名字,总忍不住一阵耳热心跳。赶紧跑着跳着去取了信,捂在胸口,生怕它像蝴蝶似的给飞了。一路小跑,找个没人的地方,坐下来,慢慢读。这时,头顶上若有一树的花撑着,那是十分应景的。若是没有,也不要紧,风吹着,那信纸上的每一个字,都似花开。心情也跟着芬芳起来,如栀子。
那时,最富有的收藏,是信件。宿舍里有女同学,专门用一只红漆小木箱,装她的信件。她每每打开小木箱,脸上的表情,都异常生动,又温柔又甜蜜,像只饱满的蜜橘。她大多数信件,都来自于一个瘦瘦高高的男生,同一个校园住着,却仍天天写了信来,字字都是道不尽的爱,说不尽的情。毕业后,他们没能牵手走下去,可那些信件,却是一个青春,最丰盈的记忆。
很可惜的是,我的一堆旧信件,在数次的辗转迁移中,大多遗失了。一同遗失的,还有那栀子一般的心情。在暌别多年后,我终于重新拾起笔,坐在台灯下写信,我的手底下,温情迭起:好姑娘,见字如面,见字如面……
作者简介:
丁立梅,作家,江苏东台人。江苏省课外阅读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喜欢用音乐煮文字。作品《花盆里的风信子》入选新加坡中学华文课本。作品《有一种爱叫相依为命》入选全国中等专科院校《语文》教材。被读者誉为“最暖人心的作家”。
主播简介:
禹城融媒主播庞伟伟
来源:艺苑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