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来是为了宣传其85度电池,但海报的标题“清明换电随时走”,被认为是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敏感性。
01
蔚来乐道清明节广告引起争议
近日,蔚来乐道的一则清明节广告引起了争议。
本来是为了宣传其85度电池,但海报的标题“清明换电随时走”,被认为是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敏感性。
根据蔚来的通报,负责海报设计的市场专员林某某,在海报设计过程中未充分理解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常识,对标语措辞欠缺敏感意识,导致产生负面舆情。考虑到该事件影响程度,做劝退处理。
乐道品牌与传播部区域市场团队王某,作为本事件中的审核方,在收到区域市场专员审核要求后未对海报内容进行有效审核并提出异议,导致该海报最终宣发引起舆情,存在严重失职,做劝退处理。
该区域公司的区域市场团队负责人陈某某、乐道品牌与传播部区域市场团队负责人沈某某,乐道品牌与传播部负责人纪某,都收到了“严重警告”处分。
就连区域公司的总经理李某某,也因“未及时发现下属工作中的失误,负有一定的管理责任”,给予“警告”处分。
这么大一家上市新能源头部车企,从海报的设计、到审核、到发布,这么多层的环节,最终还能成功发布出来,酿成舆情,不得不说,有时候这世界真是一群草台班子。
对于蔚来乐道,内部的管理不善,或许只是一个缩影。
02
乐道是否有竞争力
乐道,是蔚来汽车旗下的中端产品。要知道蔚来这个品牌的定位本来是40万以上的高端车型,但是我们知道,从人口结构来看,有钱人本来就是少数,因此市场空间有限。
而且在这个本来人就不多的中高端市场里,有另一个品牌,采用增程技术的理想,卖得更好。在大部分新能源车企还在亏损、倒闭、破产、跑路的大环境下,理想率先成为少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眼瞅着高端生意难做,蔚来把目光盯向了人口基数更为庞大的中端市场。于是推出了“乐道”品牌,定价在20万左右。
可问题是,在这个价格区间,早已挤满了竞争者。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极氪甚至小米,人家早就已经卷上天了,你拿什么跟人家竞争?就凭你的母公司定位高端?
销量数据早已说明了一切。
今年3月,蔚来乐道仅交付4,820辆车,不足原定目标(2万辆)的四分之一。而同样是今年3月,小鹏汽车仅M03这一款车型,销量就超过1.5万辆,要知道,这可是小鹏M03连续4个月销量超过1.5万辆。
而小米汽车更不得了,今年3月交付近3万辆,连续6个月突破了2万辆。今年小米SU7 Ultra发布后,更是在两小时内订单破万。
消费者用脚投票,让蔚来乐道的处境有点尴尬,或许源自蔚来高端的“换电基因”,还能维持它最后的价格。
比较换电技术,在中端市场还真是绝无仅有。
03
坚持“换电”
是护城河还是无底洞?
充电还是换电,一直是新能源行业两大路线之争。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早期,由于技术还处在萌芽阶段,当时的新能源车普遍有两大痛点,一个是续航不足,一个是充电太慢。
由此引发出两条路线之争。
一种观点认为,新能源汽车续航不足,充电太慢,我们就应该提升续航,加快充电速度。这也是今天包括特斯拉、比亚迪、小米、小鹏等绝大多数新能源车企所采用的路线。
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续航越来越长,充电速度也越来越快,比亚迪甚至还发明了一种超级快充的技术,几乎实现了油电同速,这在早期是不敢想象的。
而当年的另一种解决方案,就是以蔚来为代表的换电技术。在当年,这一派认为,既然当年的新能源车续航短,充电慢,那咱就别充电,没电了,换块儿电池不就完了。
2018年,蔚来在甚至南山科技园打造第一座换电站。从此坚定不移的站着换电派这边。
早期,两种路线谁会胜出还不明朗。
换电的故事在资本市场也很容易引起共鸣,甚至让蔚来一度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车企。
但如今,股价已经说明了一切。70亿美元的市值,甚至还不到当年的1/10。
充电还是换电?
资本市场已经选择了用脚投票,但唯有李斌还在不忘初心。到了2024年底,蔚来已经在全国建成了3000多座换电站。
其实,倒也不是换电的模式不好,而是蔚来的换电太贵了。
据报道,蔚来换电站的建设成本,大约在150万-300万之间。其中第一代的换电站造价较高,大约在250-300万左右,第二代成本有所降低,但也要在150万以上。
若以每座换电站平价200万的建造成本保守估计,3000座换电站的成本就要60个亿。这还不算运营维护的成本。
换电站建成后,每座换电站每年大约还需要50亿的运营和维护成本。3000座换电站,光运营和维护,一年就要15个亿。而且随着换电站数量的不断增加,这部分的成本只会越来越多,而且注意是每年哦。
光换电站的成本这么贵,这还没有算换电技术的研发费用,销售的费用等等。也难怪蔚来总亏钱,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04
蔚来财报:2024营收增长,亏损加大
根据蔚来的最新年报,2024年全年净亏损224亿,同比增长8%,自从2018年上市已经亏损了超过800亿。
可歌可泣的是,虽然亏损加大,2024年蔚来的营收也实现了增长达到657.3亿元,同比增长18.2%,创下历新高。
虽然说,卖得越多,亏得越多,但是毕竟营收是增加了,也是件好事。而2024年,蔚来营收的增长速度是大于亏损的增速的。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未来实现盈利,似乎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事情。
2024年,累计22万辆的交付量,实现超过38%的增速,也证明了蔚来是有一定的交付实力。
从财报来看,蔚来似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在比亚迪已经几乎实现了油电同速的2025年,依然死磕换电,真的是一个明智的决策吗?
很难说。
李斌预计,蔚来将在2025年四季度实现盈利,你觉得有可能吗?
来源:包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