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5日,台湾政坛因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与民众党黄国昌的隔空交锋再掀波澜。双方围绕“司法特权”“特权政治”等议题激烈互呛,这场隔空骂战彻底揭露了蓝绿阵营之间得深层次矛盾。
2025年9月15日,台湾政坛因民进党秘书长徐国勇与民众党黄国昌的隔空交锋再掀波澜。双方围绕“司法特权”“特权政治”等议题激烈互呛,这场隔空骂战彻底揭露了蓝绿阵营之间得深层次矛盾。
徐国勇
一、隔空骂战的来龙去脉
2025年8月30日,黄国昌号召民众党支持者发起“司法改革走读”活动,抗议司法不公。活动过程中,部分支持者推倒警方设置的拒马,从而引发了警民冲突。对此警方指控黄国昌在现场“煽动群众”“涉嫌勒脖执勤警察”,并以违反“集会游行法”及妨碍公务罪将其列为了被告。
9月15日,台北市中正一分局正式传唤黄国昌到案说明情况,但黄国昌直接拒绝出席,转而陪同柯文哲出席台北地方法院重开羁押庭审。警方因此决定不再传唤,选择直接将案件函送至台北地检署来侦办。对于黄国昌的做法,徐国勇在参加的一场网络直播节目中,公开批评黄国昌“滥用民代身份逃避司法责任”,并强调其“拒绝传讯的日子没多久了”,对此白营秘书长周榆修紧急进行了回应,称“民进党的执政日子恐怕不久了”,对此双方的骂战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周榆修
二、黄国昌为何拒不接受传唤呢?
在回答该问题之前,给大家补充一个知识点。根据台湾地区法律规定,民代在“非现行犯”状态下享有司法豁免权,仅能由检察官申请“限制出境出海”或向法院申请“羁押禁见”,但不得直接拘捕。
而黄国昌作为民众党主席,就自然享有民代身份,但由于民众党实施的“两年条款”,黄国昌将于2026年失去民代资格,届时其豁免权将失效。所以他选择在卸任前拒绝传唤,既可延缓司法程序,又能将矛盾焦点转移至民进党头上,此举可谓是“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呢?
黄国昌
三、徐国勇为何此时对其发难呢?
徐国勇此时对黄国昌发难,是绿营在司法与政治博弈中的战略性动作,其背后既有对个案的司法追责考量,也包含2026年县市长选举的布局的深层意图。
对于黄国昌拒不接受传唤的举动,徐国勇援引“刑事诉讼法”强调,民代仅仅对“现行犯”有豁免权。如果此时放任黄国昌拒传事件的发酵,可能会引发民众党以“司法迫害”为由发起大规模抗议,从而影响绿营的公众形象。徐国勇此时公开点名批评,既是对黄国昌的“点名羞辱”,也是为后续的司法程序铺路,试图将舆论焦点锁定在“违法拒传”而非“政治打压”上。
白营举行的司法走读集会现场画面
然而,此举也可能引发反效果:如果黄国昌拒传事件被法院认定为“合法抗争”,赖清德或将面临“双标”的质疑;对于徐国勇来讲,在白营没出手之前,按兵不动才是最好的选择。
来源:大事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