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象是创新的核心素养,是创造新形象的思维,一切创新工作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标志创新力。无论是文学艺术创作,还是科学创造技术发明,以及管理的创新实践,都必需想象力。
想象是创新的核心素养,是创造新形象的思维,一切创新工作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标志创新力。无论是文学艺术创作,还是科学创造技术发明,以及管理的创新实践,都必需想象力。
内卷严酷的教育是浪费青春,根本没有想象力的开发,只因为高考不考。教育有种可怕的偏见,认定技术的社会只靠数理化的刷题能力,却忽视语文的想象力。为什么培养不出高端人才?不就因为教育根本不发展想象力?
人们根本不知道,阅读和写作是想象力培养的基地。北京高考每年都考记叙文,是唯一考查想象力的作文。阅读是想象力自由驰骋的天地,可高考并不考,或者并没有直接考想象力。今年二卷的阅读题8题,人格分析也需要想象力,但只与想象打打擦边球。9题,点评人物也需要想象力,但实在是零星的考查,而且不是直接考查想象力。
想象既然是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就必须直接用语言描绘其创造的新形象,就像北京高考的记叙文。
在文学作品阅读中,直接考查想象力具有广阔的舞台,比如,写出对话的潜台词,填补文字间的留白,续写故事,甚至描述性格,都有想象自由的天地。
有两种观念不突破,想象力就不能成为考查的对象。一是阅读题的答案必须是以文本为标准,就没有个性表达的缝隙;二是阅读题只能用三五十个字回答,不可以展开描述,没有想象表达的空间。
正因为不考查想象力和创新力,高考语文才是雕虫小技,才不被人们重视,语文才沦为闲学科。
阅读只要升华为审美,就是想象的沃土。把抽象的文字幻化成逼真的生活情境,是阅读想象,而只有想象激活,沉睡的经验才觉醒,也才受到感染,产生兴趣。
文学作品阅读是想象的基地,是耕耘心灵的花园,是播种自爱和爱的信仰,何其重要?不考查想象力,从创新力审视,真是匪夷所思,高考还能选拔有发展潜力的考生么?
只要是描写性的作文,更是想象力自由飞翔的天地。想象不到,人物描写也好,情节故事也好,哪来语言创造?像北京高考的“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等作文,那是真情虚构的想象天地,为什么不可以考呢?
高考语文模式的始作俑者是谁?多年来不断改革,可到眼下,命题方式仍没有根本改革,想象力不考,爱的信仰不考,思想的核心素养打打擦边球,语文啦,你真是可有可无的学科?
从命题窥探命题者,我们痛心地发现,高考命题长期关进工具论的囚牢,非常忌讳考艺术天赋。在某些人看来,想象力是艺术天赋的标志,高考不是选拔艺术家,所以不能考查想象力。
这个严密的推理没有破绽么?科学家设计师管理天才不是也需要想象力么?这也是难解的命题么?
相反,高考数学难题是否标志发展潜力,才真令人质疑!那些伟大的科学家绝没有在中学 阶段刷我们的高考难题。
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息息相关,纯粹的语言技能毫无意义,反而窒息人文精神。语言技能与创新力息息相关,为什么不可以把技能与创新力融合呢?
想象力不仅是创新力的重要标志,而且与情感素养相辅相成,只有爱的动力能鼓动想象的翅膀翱翔于创新的蓝天。
除了语文,还有什么学科能如此自由地考想象力和创新力?如果高考语文考想象力和创新力,语文是不是彻底改变应试地位,阅读的问题彻底解决?更重要的是能选拔出有创新潜力的考生,是不是对国家将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仰望U8L上市#
来源:灵拙说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