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到中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很多人都能体会这样的感受,当父母还在时,家是心头那座安定的灯塔,一大家子聚了又散,吵了又和,血脉让一切看起来理所应当。但父母离开之后,天塌下了一角,亲情骤然变了味。
人到中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很多人都能体会这样的感受,当父母还在时,家是心头那座安定的灯塔,一大家子聚了又散,吵了又和,血脉让一切看起来理所应当。但父母离开之后,天塌下了一角,亲情骤然变了味。
“家”的纽带松了,亲人的距离拉远了,甚至有些“亲戚”,真的没必要再走动了。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几笔糊涂账,血缘不是绑架你一生的理由。生活是自己的,过得舒心才最重要。
接下来聊聊这六种不值得再来往的“亲人”,希望提醒屏幕前的你:关系的意义,从来不是人数多少,而是心意深浅、相处舒不舒服。别让对自己无益的人消耗了你的热情与善良
一、平日冷漠,只在乎利益的亲人
这一类亲戚,平时从不关怀问候,也不会在你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你过得好不好,他们不闻不问;但凡遇上利益有关的小事,比如分房分财产、分礼金,马上比谁都积极。
你遭难的时候,见不到他们的影子;一旦沾上好处,他们又成了“嫡亲”。与这样的人继续走动,不过是自讨没趣。他们心里没有你的位置,又何必在意他们如何想你?
二、搬弄是非、爱挑拨离间的亲人
有一些人,嘴上没个把门,背地里喜欢传播闲话,经常搬弄是非。尤其是在家族聚会或者红白喜事上,他们总能徒生事端,让小事变成大祸。父母在世时,这样的行为还能被压制,长辈一句话就能平息风波。
可当“权威”不在,这些人往往只会增添纷争,消耗每个人的情绪。人生已经很不容易,何苦再为无谓的口舌之争心累伤神?与其再陷入无休止的烦恼,不如远而敬之。
三、表面亲热、暗地里看不起你的亲人
有些亲戚,嘴甜面热,但总爱以各种方式贬低你。面对你的努力与进步,他们总是酸言酸语:“这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运气好吗?”、“还不如我家孩子考得好呢!”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在他们眼中,无论你多么努力,总也不如他们期待的那样。
这种表面热络,骨子里充满了竞争和比较的亲情,注定无法滋养人心。朋友都要找让自己舒服、有正能量的人,何况是亲戚?
四、总想着占你便宜、借东西不还的亲人
人生处处有界限,再亲的人如果三番两次利用你的善良,把你的帮助当理所当然,把你的东西当成他们的备用库,那么这样的亲戚就值得拉开距离。
有些人仗着血缘关系,做事不讲分寸,不还钱、不还物,理由千千万,却从不反思自己有没有触碰底线。你一次次照顾体面,他们却丝毫不觉亏欠,这样的“亲戚情”,留着也是徒增麻烦。
五、拖你后腿,总搞负能量的亲人
不是所有的亲情都能带来力量。有些亲人见不得你好,你一点点进步,他们就拚命泼冷水、打压信心。无论你说什么,总有能力鸡蛋里挑骨头,把阳光的心态搅得乌烟瘴气。遇到问题不帮忙解决,只会像祥林嫂一样嚷嚷抱怨。
这种亲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频繁接触对你百害而无一利。要知道,你的幸福不需要他们的批准,他们的消极不该成为你的枷锁。
六、关系早已疏远、逢场作戏的亲人
其实很多所谓的“四世同堂”都是表象,成年之后大家各自为营,感情淡了、生活远了,“亲戚”就只是逢年过节互道几句寒暄。
父母在时,为了他们的笑容和牵挂,我们愿多付出,多热络一点;可现在,多维持这样的“场面亲情”,就是勉强和消耗。成年人要学会正视现实,既然大家都觉得变得陌生,就顺其自然,彼此祝福,各安天命。
人生这一趟,最宝贵的是经历,也是清醒。余生要为自己而活,珍惜真正有情、有义、能共患难的人。别为不值得的人和事操碎心思,削减自己人生的幸福感。
父母走了,家变小了,但你依然可以选择向阳而生,和那些温暖真诚的人同行。放下无用的执念,才能腾出手拥抱属于自己的生活。
愿你每一天,都能被善意包围,都有温情可依,人生自在坦然!
来源:秋实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