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竺葵”无人机(Geran,俄文:Герань)并不是它的原名,而是俄罗斯给予的代号。它实际上是伊朗制造的 “沙希德-136” 无人机(Shahed-136,波斯语:شاهد ۱۳۶)的俄罗斯授权生产版本。
“天竺葵”无人机(Geran,俄文:Герань)并不是它的原名,而是俄罗斯给予的代号。它实际上是伊朗制造的 “沙希德-136” 无人机(Shahed-136,波斯语:شاهد ۱۳۶)的俄罗斯授权生产版本。
这款无人机因其在俄乌战争中的大规模使用而闻名全球,成为了现代战争中低成本、大规模消耗性无人机的典型代表。
一、核心特点
1. 定位与设计:
游荡弹药/神风敢死队无人机:它的核心作战模式是“一次性”的。无人机本身就是一个大型弹头,在发现目标后,会直接撞向目标并引爆,与目标同归于尽。因此它也被称为“自杀式无人机”或“巡飞弹”。
低成本:这是其最关键的特点。据估计,一架“沙希德-136”的成本仅需2万到5万美元。这与它要攻击的价值数百万美元的防空系统、坦克或基础设施相比,性价比极高,可以实现“不对称作战”。
简单结构:采用简单的材料和设计,如金属机身、塑料部件,以及一台低技术含量的民用小型活塞发动机(据信是基于德国Limbach L550E发动机的伊朗仿制版)。这使得它可以被大规模、快速地生产。
2. 技术参数(大致估算):
· 翼展:约2.5米
· 长度:约3.5米
· 重量:约200公斤(含弹头)
· 弹头:高爆弹头,重约30-50公斤
· 航程:据称可达1000-2000公里(具体取决于发射地点和路径)
· 速度:巡航速度约180公里/小时,相对较慢。
· 导航系统:早期型号主要依赖卫星导航(如GPS/GLONASS)进行预编程飞行,抗干扰能力弱。后续型号可能升级了惯性导航系统或其他抗干扰技术。
· 发动机:发出独特的低沉嗡嗡声,被乌克兰士兵戏称为“摩托车”或“割草机”。
二、作战模式与战术用途
1. 饱和攻击:“天竺葵”无人机通常以蜂群战术出动,一次发射数十架甚至更多。它们的目的是消耗和压制敌方防空系统。即使大部分被击落,只要有一两架突破防线,就能对高价值目标(如电厂、指挥中心、弹药库)造成严重破坏。
2. 心理威慑:其持续不断的嗡嗡声和对民用基础设施的打击,能给敌方军民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慌。
3. 侦察与打击:虽然主要是一次性攻击武器,但它也可能在最终攻击前将拍摄的画面回传,兼具一定的侦察功能。
三、优缺点分析
1.优点:
成本极低:可以大量消耗,让敌方昂贵的防空导弹“打不起”。
航程远:能对敌后方纵深目标进行远程打击。
使用灵活:可从简易发射架发射,部署方便。
低雷达反射截面(RCS):由于其尺寸小且主要由塑料和木材构成,雷达探测难度较大。
2.缺点:
速度慢:容易被战斗机、直升机甚至高射炮击落。
飞行轨迹固定:早期型号依赖卫星导航,一旦被干扰或欺骗,很容易偏离目标甚至坠毁。
精度有限:相比昂贵的巡航导弹,其精度较差,更适合攻击大型面状目标(如电厂、厂房),而不是小型点状目标。
四、在俄乌战争中的影响与应对
“天竺葵/沙希德-136”已成为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远程战略打击的核心武器之一,尤其专注于摧毁乌克兰的能源基础设施。
乌克兰及西方盟友发展出了一套多层次的反制措施:
1.电子战(EW):干扰其GPS信号,使其迷失方向。
2.防空系统:使用便携式防空导弹(MANPADS)、防空高炮(如Gepard)和中短程防空系统(如IRIS-T, NASAMS)进行拦截。
3.机枪/轻武器:由于其速度慢,甚至可以用机枪或步枪在低空将其击落。
“天竺葵”无人机代表了现代战争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低成本、可消耗的无人化平台正在改变战场规则。它迫使对手必须发展更经济、更高效的防御手段,否则将在经济和军事上陷入被动。尽管技术并不先进,但其体现的“低成本饱和攻击”战术思想,已经对全球的国防战略和防空系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来源:信行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