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市海河医院多学科联合施治,使一位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重症结核病孕妇转危为安。其间,医院在无陪伴病房中,通过音色克隆技术、语音驱动口型合成等人工智能技术,将患者丈夫、母亲的形象与音色合成“数字陪伴助手”来陪护病人,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焦虑心理,对疾病康复起到了良好
转自:天津日报
近日,市海河医院多学科联合施治,使一位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重症结核病孕妇转危为安。其间,医院在无陪伴病房中,通过音色克隆技术、语音驱动口型合成等人工智能技术,将患者丈夫、母亲的形象与音色合成“数字陪伴助手”来陪护病人,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焦虑心理,对疾病康复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
21岁的小杨新婚不久便迎来怀孕喜讯。然而,突如其来的疾病打破了这份喜悦。8月中旬已经孕11周的小杨突然开始发高烧,以普通感冒治疗一段时间,病情却持续恶化,出现了呼吸困难和胎停育情况,经医院紧急气管插管并呼吸机辅助通气才得以缓解。痰液及血液检测确诊为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这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经血液播散至全身多器官(尤其肺、脑膜)引起的急危重症。为寻求进一步救治,小杨由120转运至市海河医院。
小杨转入市海河医院重症医学科后,详细检查显示,胎儿已经停止发育,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已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循环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肝功能损伤、感染性脑病等病症,病情复杂危重。医院高度重视,院长和业务副院长立即到场协调,医务科组织重症医学科、结核科、感染疾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妇产科、麻醉科、神经内科、影像科、营养科等多学科联合诊疗。重症医学科综合多学科意见后,在纷繁复杂的治疗矛盾中有序开展抗结核、纠正呼吸衰竭等一系列治疗,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入院第二天,在重症医学科医师全程监护下,小杨顺利接受了清宫手术,术后病情持续好转。后续治疗中,康复医学科为小杨量身定制康复计划,仅一周时间,小杨已可下床缓慢行走。
其间,为实现无陪护病房中的“亲情陪伴”,护理团队为小杨私人定制了“AI陪伴”。依靠医院算力支撑和本地化部署的DeepSeek,在相关人员知情同意后,通过音色克隆技术、语音驱动口型合成技术等,将小杨丈夫、母亲的形象与音色合成“数字陪伴助手”,呈现在小杨面前与她实时交流,有效缓解了小杨的焦虑心理,增强了抗病信心。经过重症医学科8天全力救治,小杨转危为安,进入感染科继续抗结核治疗。
通讯员 王翠娴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