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乐乡城和乐乡关之辩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6 04:07 1

摘要: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地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乐乡,便是这样一个引人瞩目的名字。然而,在湖北境内,存在着乐乡城与乐乡关两个与 “乐乡” 相关的地名,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和区别呢?让我们一同探寻其中的奥秘。​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地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乐乡,便是这样一个引人瞩目的名字。然而,在湖北境内,存在着乐乡城与乐乡关两个与 “乐乡” 相关的地名,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和区别呢?让我们一同探寻其中的奥秘。​

乐乡城:三国烽火中的军事重镇​

乐乡城位于湖北省松滋市东北部的长江南岸,其始建于三国时期,吴国筑造了乐乡城。相关的史书记载如下:

《三国志・朱然传》(施)绩字公绪,以父(朱然)任为郎,后拜建忠都尉。叔父才卒,绩领其兵,随太常潘濬讨五溪,以胆力称。

然卒,绩袭业,拜平魏将军,乐乡督。

《三国志・陆逊传(附陆抗传)》:“建衡二年(公元 270 年),大司马施绩卒,拜抗都督信陵、西陵、夷道、乐乡、公安诸军事,治乐乡。”“凤凰元年(公元 272 年),西晋‘车骑将军羊祜率师向江陵’与东吴抗衡,陆抗‘陷西陵城’后挥师东下,‘修治城围,东还乐乡。’”

《三国志》凤皇元年秋八月,征西陵督步阐。阐不应,据城降晋。遣乐乡都督陆抗围取阐,阐众悉降。

《南齐书/卷15》有桓温平蜀,治江陵。以临沮西界,水陆纡险,行迳裁通,南通巴、巫,东南出州治,道带蛮、蜑,田土肥美,立为汶阳郡,以处流民。属氐陷襄阳,桓冲避居上明,顿陆逊乐乡城上四十馀里,以田地肥良,可以为军民资实,又接近三峡,无西疆之虞,故重戍江南,轻戍江北。

《水经注》:“江水又迳南平郡孱陵县之乐乡城北,吴陆抗所造。”

《读史方舆纪要》:“乐乡城,(松滋)县东七十里。三国吴所筑。”

《荆州府志》:卷四称 “宛市在县东北 60 里”;卷七称 “乐乡坊城在县东 70 里”。

三国时期,乐乡城是吴国的重要军事据点之一。陆抗在此驻守期间,指挥了多次与晋国的军事对抗。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靠近长江,水运交通便利,能够快速调配兵力和物资。同时,周边田地肥良,为军民提供了充足的物资支持,保障了军队的长期驻守和作战需求。西晋太康元年(280 年),晋将王濬伐吴时攻克乐乡城,这一事件进一步凸显了乐乡城在当时军事战略中的关键地位,它是吴国长江防线的重要节点,其得失对两国的军事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

尽管乐乡城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但其名称却深深烙印在松滋的文化脉络里。如今,松滋市中心城区有 “乐乡” 大道,涴市镇的主街道取名为 “古乐路”,这些都成为乐乡城曾经存在的文化见证,乐乡之名寓意着和平安乐之乡、物华天宝、宜业宜居的美好愿景,是松滋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

乐乡关:秦楚古道上的千年关隘​

乐乡关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双河镇境内,是秦楚古道荆门段的三个重要驿站之一,也是古时的一个重要关隘。它的出现与唐朝名将尉迟敬德有关,传说唐太宗因梦到厉鬼而无法入睡,尉迟敬德和秦叔宝两位大将亲守宫门,太宗才得安宁,二人也因此成为门神。尉迟敬德任荆州路总管府总管时,在秦楚古道上置三关镇守荆州,其中的北关就是乐乡关。不过,据考证,尉迟敬德当时的衙署其实置在荆门古城,现在荆门还有他的衣冠冢。乐乡县在五代时期的周被废,并入当时的长林县,即现在的荆门。​

最早的乐乡现出于[南北朝] 沈约 著《宋书》:“武宁太守,晋安帝隆安五年,桓玄以沮、漳降蛮立。领县二。户九百五十八,口四千九百一十四。乐乡令,晋安帝立。”

《括地志》云:“楚昭王故城在襄州乐乡县东北三十三里,在故都城东五里,即楚国故昭王徙都鄀城也。”

《荆门州志》记载,“乐乡县:即今乐乡关,在州北八十里。古乐乡:晋安帝时置,在旧长林县界。”

从历史沿革来看,乐乡关所在之地在晋代就已具有一定的行政地位,历经多个朝代的变迁,始终是荆襄古道上的重要节点。荆襄古道始于商末周初,是古代从西安、洛阳,经襄阳达荆州的陆路大道,在我国交通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乐乡关因处于这条古道之上,成为连接南北的交通要冲,受到历代军事家和文学家的重视。

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由蜀入楚途中,途经乐乡县,夜宿文昌阁,即兴写下脍炙人口的《晚次乐乡县》:“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野戍荒烟断,深山古木平。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这首诗大大提高了乐乡县的知名度,也从侧面反映出乐乡关在当时交通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两者之辩:地域、历史与文化的差异​

从地理位置上看,乐乡城在松滋市东北部长江南岸,靠近江汉平原,其军事意义主要体现在对长江防线的巩固以及对周边区域的物资掌控;而乐乡关位于钟祥市双河镇,处于荆襄古道这一陆路交通要道上,主要作用是控制南北陆路交通,是军事防御和商贸往来的重要关卡。​

在历史沿革方面,乐乡城始建于三国时期的吴国,筑城并作为军事治所,其兴衰与三国时期的军事对抗紧密相连;乐乡关的历史则可追溯到晋代,在唐代因尉迟敬德设置关隘而声名远扬,历经多个朝代,始终在荆襄古道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文化内涵上,乐乡城如今更多地成为松滋地域文化的象征;乐乡关则因处于交通要道,受到过往文人墨客的关注。​

来源:宋沮漳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