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技术资本三重驱动,自动驾驶驶入快车道,产业链企业迎发展新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5 23:56 1

摘要: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近日表示,人工智能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而无人驾驶技术作为其重要分支,展现出极强的商业化落地潜力,有望在短期内创造巨大经济价值。这一判断与当前智能驾驶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高度契合。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中心主任程世东近日表示,人工智能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而无人驾驶技术作为其重要分支,展现出极强的商业化落地潜力,有望在短期内创造巨大经济价值。这一判断与当前智能驾驶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高度契合。

在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的双重推动下,智能驾驶企业正加速向港股市场聚集。这些企业不仅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更肩负着推动产业链从技术研发向规模化商用转型的重任,为香港资本市场注入强劲的科技动能。据富途牛牛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多家智能驾驶相关企业股价表现亮眼:地平线机器人(09660.HK)累计涨幅达184%,禾赛科技(HSAI.US)美股价格翻倍,曹操出行(02643.HK)、速腾聚创(02498.HK)等个股也呈现活跃态势。

自动驾驶产业链已形成完整生态,涵盖芯片、传感器、出行服务等多个环节。主要上市公司包括:芯片领域的黑芝麻智能(02533.HK)与地平线;激光雷达龙头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出行服务提供商文远知行(WRD.US)、小马智行(PONY.US)、曹操出行及如祺出行(09680.HK);辅助驾驶算法企业佑驾创新(02431.HK)等。随着L2级辅助驾驶在中低端车型的渗透率持续提升,以及L4级Robotaxi在多个城市启动规模化运营,行业正式迈入商业价值兑现期。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辅助驾驶渗透率已从2024年底的51%提升至59%,预计未来仍将保持增长。尽管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有待提升,但多家企业上半年营收实现双位数增长:地平线营收同比激增67.6%至15.67亿元,其中汽车产品及解决方案收入暴增250%;禾赛科技二季度营收突破7亿元,同比增幅超53%,主要得益于车企对高阶辅助驾驶激光雷达采购量的快速增长。业内普遍认为,随着规模化效应显现,行业盈利能力将逐步增强,亏损企业有望转向盈利。

政策支持成为行业发展的核心催化剂。目前,国内L3级自动驾驶准入和上路试点正有序推进,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已允许Robotaxi在无安全员情况下收费运营。小马智行、百度等头部企业获得示范运营牌照,开始面向公众提供收费服务。这一政策突破相当于为产业链发放了“准生证”和“营业执照”,极大刺激了主机厂搭载高阶智驾系统的需求,也推动了Robotaxi运营规模的扩张。

技术进步同样为行业注入强劲动力。地平线推出的征程6B处理硬件采用高度集成设计,使前视一体机ADAS系统性能提升一倍,其产品组合已覆盖高、中、低端市场。激光雷达领域,禾赛科技与速腾聚创持续追求更高性能指标:速腾聚创与英伟达深化合作,其可量产的高性能车规级数字化激光雷达E1、EMX和EM4将接入NVIDIA DRIVE生态,为车载计算平台提供高清三维感知数据,加速车企部署应用进程。标普全球汽车研究显示,人工智能技术已成为高阶辅助驾驶从“辅助”向“自主”跨越的核心驱动力,随着算法安全性提升和量子计算、边缘AI等技术成熟,全场景自动化驾驶指日可待。

资本市场的持续加码为行业提供了坚实支撑。8月14日,地平线机器人获英国老牌资产管理公司Baillie Gifford增持近2500万股H股,价值约1.87亿港元;8月15日,文远知行宣布获得东南亚超级应用平台Grab数千万美元股权投资。这些资金注入不仅为企业技术研发提供了保障,也进一步验证了市场对自动驾驶赛道长期价值的认可。

从运营数据看,头部企业已展现出强劲的市场接受度。2025年第二季度,百度旗下萝卜快跑Robotaxi在全球完成超220万次出行服务,同比大涨148%;小马智行Robotaxi车辆规模突破500台,注册用户同比增长136%,用户黏性与运营效率同步提升。小马智行创始人、CEO彭军表示,公司非常有信心在2025年底实现千台Robotaxi运营目标。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