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起女皇帝,大家往往会想到武则天,殊不知在少数民族里类似武则天这种女主当家的现象其实并不是单一个例,今天本文介绍的赤玛隆就是另一个女主当家版本,智慧不亚于武则天。
提起女皇帝,大家往往会想到武则天,殊不知在少数民族里类似武则天这种女主当家的现象其实并不是单一个例,今天本文介绍的赤玛隆就是另一个女主当家版本,智慧不亚于武则天。
公元690年,唐载初元年,九月九日,大唐江山更名换姓,已然站在权力巅峰的皇太后武则天,昭告天下,她,不再是唐朝皇太后,而是大周朝的开国皇帝,“大赦天下,改国号周,自称圣神皇帝,旗帜尚赤,以皇帝为皇嗣”。从此,武则天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幼年时看过的《一代女皇武则天》电视剧,依旧让我印象深刻。
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节点,大唐(加上武则天所建大周)国祚近三百年来的最强对手,吐蕃,同样出现了女性执掌大权的情况。吐蕃这位,名叫赤玛隆。
赤玛隆是藏族历史上的杰出女性,她是第35代赞普芒松芒赞之妻,第36代赞普都松芒赞之母。都松芒赞年幼时,由赤玛隆辅佐长达八年之久。中原地区正值武则天在位时期,唐中宗神龙二年(706年),她促成唐蕃之间的神龙会盟,为唐蕃第二次联姻铺开了道路,促进了两地之间文化的交流。赤玛隆在吐蕃王朝的历任王后和王妃中声誉极高,被称作“享有政治和智慧的双重美誉”。由于其人生经历和武则天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被称作吐蕃王朝的“武则天”。赤玛隆出身于没庐氏家族,其家族在吐蕃王朝地位显赫,属于松赞干布父系亲属中的一支,是吐蕃王朝名副其实的名门望族。
芒松芒赞执政以来,吐蕃王朝的军政大权掌握在噶尔家族手中,各地重要盟誓均由噶尔家族主盟。由于噶尔东赞域松(汉史中的禄东赞)是吐蕃著名的三朝元老、杰出的外交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儿孙们继承父业,又是吐蕃王朝杰出的大相和守边将帅。藏王虽感大权落入噶氏家族手中,欲图收回,但自己年纪小、无力收回。赤玛隆洞察这一切。
于公元698年,赤玛隆和大相论岩等人密谋策划铲除噶氏钦陵兄弟。当时噶氏四兄弟(大相噶尔东赞域松已去世31年)均在今甘、青一带巡视。
赞普与赤玛隆先将噶氏在官中的2000余亲信杀害后,派人召回钦陵兄弟回拉萨,钦陵知道宫中发生的事,预料此次召回凶多吉少,于是率部反叛兵败自杀。
钦陵兄弟赞婆及侄子芒布支部和钦陵部下部分将士投靠唐朝。唐武则天派羽林迎于郊外,武则天授赞婆为辅国大将军,封“归德郡王”。
这件事在《旧唐书·则天皇后传》卷1第128页中说:“圣历二年夏四月,吐蕃大论赞婆来奔。”《旧唐书·吐蕃传》上16册第5219页中记载:“吐蕃自论钦陵兄弟专统兵马,钦陵每居中用事,诸北分据方面,赞婆则专在东境,与中国为邻。三十余年,常为边患。其兄弟皆有才略,诸蕃惮之。圣历二年,其赞普器弩悉弄年渐长,乃与其大论岩等密图之。时钦陵在外,赞普乃佯言将猎,召兵执钦陵亲党二千余人,杀之。发使召钦陵、赞婆等。钦陵举兵不受召,赞普自帅众讨之,钦陵未战而溃,遂自杀。其亲信左右同日自杀皆百余人。赞婆率所部千余人及兄子莽布支来降,则天遣羽林飞骑效外迎之,授赞婆辅国大将军,行右卫大将军,封归德郡王,优赐甚厚,乃令其部兵于洪源谷讨击。寻卒,赠特进,安西大都护。”
自公元700年以后,赞普带兵远征河州(今甘肃临夏)和南诏(今云南大理州),后在云南大理去世后的四年中,朝中一切军政大权都由赤玛隆代理。在这期间,她展现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稳定了吐蕃的局势,确保了王朝的正常运转。她在处理政务时,能够平衡各方势力,做出明智的决策,就如同武则天在唐朝面临各种复杂局面时一样,以女性的智慧和魄力,撑起了国家的大局。
赤玛隆的存在,让我们看到在古代少数民族政权中,女性也能在政治舞台上绽放光彩。她与武则天虽然处于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下,但都以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在男权主导的时代,书写了属于女性的传奇篇章。她们的故事,不仅是各自王朝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我们研究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参与提供了宝贵的范例。
来源:翠玉珠宝信息介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