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中报是8月31日全部出炉的,近期写文章的思路是更新一下机构和内部员工持有情况,因为机构和内部员工持有情况只有半年报和年报才会披露,一年只披露两次。
2025年中报是8月31日全部出炉的,近期写文章的思路是更新一下机构和内部员工持有情况,因为机构和内部员工持有情况只有半年报和年报才会披露,一年只披露两次。
在《内部员工真金白银支持的医药女将,她的“组合拳”打法亮了》一文里提到江琦的基金被内部员工持有超3000万元。
本文计划聚焦一下内部员工持有超2000万元的基金经理。
要求基金类型是普通股票型、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2025年6月30日内部员工持有超2000万元,筛选可得32只基金。
32只基金,按照管理人员工持有金额由高到低排序如下,截至2025年6月30日,内部员工持有最多的是陈涛的中庚价值先锋股票,持有1.91亿元。
数据来源:妙想Choice,截至2025年9月12日,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走势
被内部员工持有较多的还有:
缪玮彬的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持有9504万元;赵枫的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A,持有8132万元;谢治宇的兴全合润LOF,持有6866万元;谢治宇的兴全合宜LOF,持有6256万元;杨锐文的景顺长城公司治理混合,持有515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杨锐文的景顺长城公司治理混合规模合并值仅5.00亿元。
榜单上不足10亿元的基金还有谢昌旭的汇添富远景成长一年持有混合A,规模合并值仅0.52亿元;邱杰的前海开源优质成长混合,规模合并值仅2.25亿元;周云的东方红智享三年持有混合A,规模合并值仅2.42亿元,李博的信澳博见成长一年定期开放混合A,规模合并值仅3.76亿元,刘畅畅的华安安华灵活配置混合A,规模合并值仅4.00亿元;梁国柱的申万菱信多策略灵活配置混合A,规模合并值仅6.27亿元——这些基金规模不大,但内部员工持有均超2000万元。
32只基金,展示基金经理任职以来的回报、年化回报、基金经理年限、任期超越基准回报等信息如下。
其中有几位基金经理的任期超额回报数据Choice没有显示,暂且剔除,则剩下28只基金。
28只基金按照基金经理任期超越基准回报B与任职天数A之比C值由大到小排序如下:缪玮彬、谢治宇、刘旭、陈文、李博、李晓星、姜诚、乔迁、孙彬、杨锐文、江琦等排名靠前。
剔除排名最后的四名,剔除规模大于100亿元的基金,则剩下17只基金详见下表。
上榜的基金规模目前不算很大,虽然基金经理们上任时间或长或短,但都创造出了一定的超额回报,值得大家研究一下。
挑选几位基金经理简单展开一下,并看一下基金经理中报说了什么。
1、范妍的号召力确实还是可以的,上任时间不长,规模已经飙涨至76.11亿元,机构以及富国员工都买了她很多,而且她没有让大家失望,不足1年的时间跑出了11.21%的超额回报。
2025年中报显示,范妍二季度加仓的有宁德时代、海大集团、海螺水泥、禾望电气、震裕科技。新面孔有中航高科、海思科、鹏鼎控股。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年6月30日,重仓股展示不构成投资建议
范妍在2025年中报中说,
2025 年下半年经济的不确定性在上升,能见度不高。
需要关注几个方面:
一 是下半年全球贸易的趋势,目前看依然稳定;
二是部分国内消费在 5、6 月份开 始走弱,下半年是否会回稳;
三是地产能否逐步企稳。尽管有不确定性,但是权益资产在全球来看,或者和其它大类资产比较,性价比依然很高。
基金的行业配置方向将延续上半年的组合,进一步增加一些“反内卷”,盈利能力变好的细分行业。部分市值里计入未来两到三年成长空间,估值合理的公司,会做一定的减仓。
2、李晓星的银华心怡灵活配置混合A,截至2025年9月12日,今年涨幅32.63%。
2025年中报显示,李晓星二季度加仓的有中芯国际H股、小米集团、宁德时代、中国移动H股。新面孔有分众传媒、汇川技术、中国联通、中海油田服务、顺丰控股。
在2025年中报中,李晓星说,
我们对于下半年的行情保持相对乐观的判断,一些上半年调整充分的科技股以及涨幅不大的红利股是我们布局的重点。
主要观点包括:AI仍是全球科技创新的主线;国防军工行业基本面逐步走出右侧;持续看好港股科技龙头;新能源内部分化较大;相对更看好工业金属;看好供给侧刚性约束大的电解铝和边际减产较大的钢铁行业;对于煤炭和电力经历上一轮周期产能瓶颈缓解且短期景气度向下的板块我们偏谨慎;
银行是长期资金配置的较好选择。保险行业最困难的时期大概率已经过去,展望未来,其盈利能力将触底回升。券商的性价比较为合适,部分龙头券商的股息率也接近银行水平,有重新配置的必要。房地产市场在经历长期调整后,近期有企稳迹象,但仍需进一步观察;看好国内创新药的产业趋势,但在投资上需把握节奏……
对于消费,看1-3年维度,行业上,我们认为相对好的方向是潮玩、宠物,当然不同公司存在经营周期,行业有高低谷,但从渗透率、客单价、以及人口趋势看,这两个赛道依然是在成长的早期。
3、姜诚-中泰星元灵活配置混合A
2025年中报显示,姜诚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华鲁恒升、太阳纸业、中国建筑、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保利发展、建发股份、苏泊尔、扬农化工、海螺水泥。
在2025年半年报中,姜诚说,
上半年的市场不平静,有振奋人心的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有不得人心的美国挑起的关税战,股市却表现出了一定韧性,杠铃两端的科技方向和红利方向都有不错表现,二者分别代表了逆周期和弱周期资产,以地产链为代表的传统顺周期资产表现较低迷。我们的组合在弱周期和顺周期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暴露,上半年表现不温不火,乏善可陈。
但我们的着眼点也不是半年的净值涨跌,而是组合隐含的长期内部收益率。所以在操作上也没有以风格轮动为抓手,而是基于内部收益率和确定性对品种进行排序,并“利用”股价的涨跌进行动态调整,而不是“预判”股价的涨跌,所以上半年整体操作不多。足以让我们大幅修正长期价值评估结论的信息不多,持仓比例与估值水平的负相关操作是可行的老办法。
上半年的新增信息中有偏负面的,比如关税战,自入世以来的自由贸易红利期可能变得不那么“自由”,这会让不少企业面临不小的考验,一些业务的长期价值量也确有折损,这让我们在对个别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时不能掩耳盗铃,须正视难题。
但也有新的好消息,在人工智能的软硬件两方面,国内都有重大突破;在供大于求的传统行业中,我们也开始看到格局优化的迹象,虽然时间节点还无法精确把握。我们一直认为,产业结构升级不是“一般将来时”,一直是“现在进行时”;新旧动能切换既是“现在进行时”,又可以说是“现在完成时”。
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已经不再主要依靠劳动力和环境等资源禀赋,靠的是技术、文化和管理等软实力。
在这个过程中,新旧产业中的佼佼者都有望活得越来越好,平庸者也随时可能被淘汰。所以,我们一直在宏观上乐观,微观上谨慎。好企业一定有,但并不是明摆着的,需要擦亮眼睛去精挑细选,有时也需要耐心等待,还需要一点运气。
总之,以尽可能低的价格买到尽可能好的资产,是价值投资不变的核心目标,由于当下股票整体不太贵,这个目标有可行性,无论在传统行业还是新兴产业中,都值得去探寻。
4、朱红裕-招商核心竞争力混合A
2025年中报显示,朱红裕加仓的有广信股份、蒙牛乳业;前十大重仓股中新面孔有中通快递、圆通速递、绿城中国、特步国际。
加仓快递,很显然和反内卷有关系,我上半年也加仓了一些快递,这段时间涨势不错。
在2025年半年报中,朱红裕说,
上半年的市场结构其实依然延续了过去 1-2 年的盈利结构,即在相对确定性的低估值红利板块寻求安全边际和小微盘中博弈交易价值,而泛科技(包括半导体、军工、计算机和创新药)的映射和轮动,某种意义上是对未来的创造性毁灭的产业突围的期许。
本产品在2025年上半年维持了较高的股票仓位,利用AI等主题类冲高的机会,对计算机等行业个股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减持,并增加了化工、物流、造纸、地产等行业的配置。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低估值红利的机会将会进一步从银行等金融领域扩散,尤其是未来竞争格局持续好转、盈利已到周期底部且估值尚在低位的制造业和消费服务业龙头公司,借鉴日本等国家的历史,从更长的时间维度去看,这一些龙头公司在未来更有可能为股东提供持续的分红回报。
事实上,2024年年报显示,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比已经创历史新高,数值已接近30%,我们股票市场的价值创造时代已经到来。
随着我们工业企业的投入与产出之差逐步好转,工业企业所面临的价格压力可能将逐步减轻,如果海外财政扩张和国内政策落地导致的需求能保持一定扩张趋势,我们可能会看到价格与企业盈利信号的逐步好转,而“反内卷”政策可能进一步催化这种信号的强化。
当然,我国更需要放眼全球去理解我们所处的“反内卷”的深刻背景,高质量发展的底层原则大概率引致只有少数真正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优秀公司能获得超额回报,而我们相对幸运的是,这一类资产仍有相当一部分处于被低估之中,这也是我们需要积极作为之处。
5、唐博伦-易方达港股通红利混合A
重仓股都是港股,且基本集中在公用事业、建筑装饰、基础化工、石油石化、交通运输等高股息板块。
在2025年中报,唐博伦说,
相较于去年,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出现了几个变化: 第一,年初至今高股息指数跑输宽基指数。
一方面,表现较好的 AI、生物医药相关板块在高股 息和价值板块中敞口较小;
另一方面,部分传统股息板块经过过去两年的上涨,估值吸引力下降, 出现滞涨情况。
第二,区别于往年,高股息指数内部出现了巨大的分化,部分板块表现优劣排序为:银行、多 品类零售、电信、公用事业。
第三,港股市场增量资金在一季度快速流入后逐渐放缓,而 IPO 和配售等融资金额在一季度后出现加速。新股和配售市场异常火爆。
向前展望,我们认为,若市场因为资金流入放缓叠加融资加速陷入焦灼,滞涨的高股息板块可能出现超额机会。
在股息类资产内部,我们相对看好滞涨的公用事业等板块,它们不仅估值相对较低,且处在资本开支下行周期中,自由现金流呈现改善状态,存在提升股东回报的可能性。
最后,无论市场环境出现何种变化,作为股息基金,我们始终坚持价值投资、逆向投资和逆周期投资的投资策略。我们认为,这种投资策略从中长期来看能为投资者创造稳健和可持续的回报。
6、孙彬-富国价值优势混合A
重仓股中新面孔有三生制药、奥普特、金诚信、江苏银行。
在2025年中报,孙彬说,
上半年组合主要的超额收益来自于对于创新药相关板块的配置。银行、有色金属以及低配消费板块也有亮眼表现。对于基准的负向影响主要来自于对钢铁板块的低配。
展望下半年,宏观不确定性仍然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大难点。但是我们对市场的信心也在逐步增强。就如同四月份发生的事情一样,如果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带来市场的较大回调,或是比较好的配置机会。
从行业上看,我们维持对创新药乐观的观点,创新药板块也是当前国内产业中对海外竞争力有优势的方向。
我们维持对出海方向企业的关注。长期来看,在人口增长、经济增长的区域发展的公司是组合长期配置的潜在方向。
从上半年市场的表现来看,估值波动对个股的影响是远超 EPS 波动的影响。边际资金对市场的影响在放大。
股票投资不仅仅是基本面的研究,也要兼顾对市场资金的研究。股票的买入也代表了个体对世界的认知以及对价值观的认同。
下半年我们将持续关注非银板块的相关表现,同时积极寻找处于估值低位的个股的价值重估的潜在投资机会。在市场估值剧烈变化的过程中,组合也将积极寻找有价值的交易性机会。
7、陈文-淳厚信睿混合A
重仓股中新面孔有信达生物、诺诚健华、三生制药、仕佳光子、远大医药、生益科技、华工科技、长芯博创。从重仓股也可以看得出,基金经理这是非常看好创新药呀。
在2025年中报,陈文说,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宏观经济总量弹性依然有限,但证券市场结构性机会依然丰富。在当前时点,我们依然看好依托国内强大的工程师红利及供应链优势的相关行业的全球化出海机会,包括高端制造业、创新药等。AI行业依然呈现强劲的产业趋势,我们看好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8、杨锐文-景顺长城公司治理混合
重仓股展示如下,加仓的有九号公司、三棵树、奕瑞科技、安集科技、美年健康、华大智造,新面孔有石头科技、帝尔激光。个人觉得,如何想买成长风格基金,杨锐文的这只基金值得关注。
杨锐文外号“杨长文”,每次在季报、半年报、年报中都会说很多,我就不全部照搬了,感兴趣的可以找来拜读,我这里只节选一小段:
“我们早在2021年底就警示过新能源产业过高的利润率难以持续。与当前市场的普遍悲观不同,我们坚定看好其长期蓬勃发展前景。
当下的全行业集体亏损状态不可持续,叠加几乎所有环节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流动比率严重不足,导致产业链异常脆弱,任一节点的“卡壳”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行业拐点已近在眼前,政府引导的反内卷只是助推器,并不会改变趋势本身,只是加快出清的速度和提升长期的盈利高度。
我们对半导体、创新科技产品及创新药等科技成长方向的长期看好立场不变,并将持续布局新消费赛道。
但区别于过往的泛化论述,当前研究重点聚焦于新能源反内卷中的结构性机遇——这既是在行业拐点前夜的前瞻布局,更是对“劣质产能出清+优质技术溢价”产业逻辑的深度践行。”
最后想说的是,机构、内部员工持有较多都是“后视镜”而非“指南针”,是筛选基金的辅助指标而不是唯一标准,建议通过数据挖掘出基金经理后,多关注基金经理的能力和投资策略,以及市场风格,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
以上是我的投资思考,不一定对。做个记录方便未来反思、错得明白,谨供大家参考。当是抛砖引玉,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参与讨论。
本文是自己的梳理笔记,所有内容均是个人研究,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大家更关注客观数据。
风险提示:本文所有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与思考记录,基于公开信息及主观分析,旨在分享交流,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或决策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提及的行业趋势、公司案例或数据结论,均可能存在信息滞后、认知偏差或未预见的变动因素,读者应结合自身情况独立判断。本人不对任何因参考本文内容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投资结果负责,亦不承担由此引发的法律责任。请务必理解:投资决策是个人行为,盈亏自负。
来源:阡陌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