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SGLT2抑制剂类药物在糖尿病治疗领域迅速崛起,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型口服降糖药。尤其是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这两种药物,更是在国内外指南中屡次被提及。
近年来,SGLT2抑制剂类药物在糖尿病治疗领域迅速崛起,成为备受关注的新型口服降糖药。尤其是达格列净和恩格列净这两种药物,更是在国内外指南中屡次被提及。
然而,临床中越来越多医生建议将达格列净替换为恩格列净,这一推荐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大量循证医学证据与临床观察结果的综合判断。
根据中国糖尿病防治中心联合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2023年发布的《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临床路径更新指南》,在心血管高风险人群中,恩格列净的临床获益更为显著。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心血管疾病是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为此,能否兼顾血糖控制与心血管风险管理,成为药物选择的关键。
2015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由德国心脏中心医学教授Bernhard Zinman主导的EMPA-REG OUTCOME研究。这项涵盖7020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显示:
在平均3.1年的随访期内,恩格列净使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38%,总体死亡风险降低32%,住院心衰风险降低35%。
这一数据震惊了全球医学界。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项小组在2020年起便将恩格列净列为首选心血管高危人群用药。
而达格列净虽有心衰保护作用,但在心血管死亡方面的获益不如恩格列净。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最严重的一类,控制血糖的同时保护肾功能,是治疗的重中之重。
2020年《柳叶刀》杂志刊载了DAPA-CKD研究,该研究证实达格列净可显著降低慢性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恶化风险。然而同年,EMPA-KIDNEY研究也发布了阶段性成果:
恩格列净在非糖尿病慢性肾病患者中同样展现出明显的肾脏保护效果,其“类胰岛素”以外的肾小球滤过率维稳能力更优。
根据2023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的专家共识,恩格列净在eGFR(肾小球滤过率)≥20ml/min的患者中均可安全使用,这一点在临床上极具实用价值。
药理机制的不同两者虽同为SGLT2抑制剂,但恩格列净对SGLT2的选择性更高,约为达格列净的2.7倍,这意味着在相同剂量下,恩格列净对肾小管糖重吸收的抑制更精确,副作用更少,对肾单位负担更低。
心力衰竭尤其是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SGLT2抑制剂被发现可显著改善心衰症状,是近年来心衰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
虽然达格列净早在2020年就获得FDA批准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但恩格列净在2021年获得批准用于所有类型的心力衰竭(包括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适应症范围更广。
2022年《欧洲心脏病学杂志》刊登的DELIVER研究显示:
恩格列净在HFpEF患者中可显著降低心衰住院风险和心血管死亡率,为该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2023年修订的《中国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中,恩格列净被列为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的首选用药,这一改变标志着其在心衰治疗中的重要地位。
用药的安全性与患者的依从性直接相关,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以慢性病管理为主的国家,更加注重长期用药的耐受性。
SGLT2抑制剂普遍的副作用包括泌尿生殖道感染、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根据2022年北京协和医院药学部陈伟教授团队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
达格列净组中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为6.2%,而恩格列净组为3.9%;女性患者中达格列净导致的外阴瘙痒发生率更高。
这与恩格列净更高的SGLT2选择性及对SGLT1的较弱抑制有关,意味着其在生理系统中“精准打击”,副作用更小,患者接受度更高。
多项中国社区慢病管理项目调查显示,恩格列净的患者坚持服药时间显著长于达格列净组,尤其在农村与基层医疗机构中,恩格列净的用药体验反馈更为正面。
对于正在使用达格列净的患者,如果属于以下几类人群,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换用恩格列净:
1. 合并心血管疾病或心衰患者,尤其是HFpEF群体;
2. 肾功能下降者,eGFR在30以下者尤其推荐;
3. 担心泌尿系统感染或已有相关症状者;
4. 长期高血糖合并多系统并发症者,需加强器官保护。
在更换药物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药物不可自行停用或更换,必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逐步调整;
换药期间需监测血糖与血压变化,注意水分摄入;
如有不适,例如头晕、乏力、排尿异常,应及时就医。
糖尿病是一场“慢性战役”,选对药物就如同选择了更坚固的盔甲。
达格列净与恩格列净虽同属一类,但在临床表现、适应症范围及远期获益上,恩格列净更胜一筹。
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数据的积累,换药的建议不再是“拍脑袋”的临床决策,而是实打实的循证医学体现。
每一位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发症风险、生活习惯都不尽相同,药物的选择也应因人而异。
希望更多人关注自身健康,理解医生的判断,并在科学指导下迈出每一步健康之路。
健康是最大的财富,科学用药是保障健康的基石。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这篇文章中获得启发,走向更加健康、积极的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与权威资料
1. 张文宏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1年第41卷第6期.
2. 陈伟等. 《中国药物警戒》2022年第19卷第3期.
3. 中华医学会. 《2023年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指南》.
4. 中华医学会. 《2023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治指南》.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来源:陈医师讲科普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