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市楼纳村:“美丽产业”让生活更美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9 16:06 1

摘要:清明过后,阳光明媚。兴义市顶效镇楼纳村民族文化广场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一行大字在春日的暖阳下熠熠生辉,格外醒目。风中飘来阵阵兰花的幽香,沁人心脾,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清明过后,阳光明媚。兴义市顶效镇楼纳村民族文化广场旁,“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一行大字在春日的暖阳下熠熠生辉,格外醒目。风中飘来阵阵兰花的幽香,沁人心脾,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楼纳村。黄廷发摄

走进楼纳村花卉基地,五颜六色的兜兰竞相绽放,红的如火、黄的似金、白的如雪,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构成一幅绚丽的缤纷画卷。

花农们穿梭在鲜花丛中,忙着除草、浇水、换盆移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花卉移苗。陈湘飚摄

“以前种地收入低,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现在村里发展花卉产业,我在基地打工,每个月能挣3000多块钱。”村民张明祥一边修剪花枝,一边笑着说。他把土地流转给公司,夫妻俩都在基地务工,年收入有7-8万元,家里生活条件改善不少。像张明祥这样的受益农户有260余户,土地流转租金、务工工资“双重收益”,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

楼纳村位于兴义市的东部,辖16个自然村寨,共有1339户5289人,居住着汉族、布依族、苗族等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024开秧节活动现场。黄廷发摄

楼纳村的蝶变始于2012年,村两委依托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优势,引进黔西南绿缘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立花卉基地,探索传统农业转型“美丽经济”的路子。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渠道,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参与其中,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联合体。

目前,花卉基地流转土地220亩,建成标准化温室大棚30个,种植兜兰、杂交兰、慧星兰、文心兰等高档花卉品种,通过线上线下直播带货,产品远销广州、上海、香港、新加坡等国内外市场。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2000余万元,带动群众务工30000余人次。

美丽产业。陈湘飚摄

“在家门口就能务工,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每天都能看到漂亮的鲜花,心情非常好!”布依族村民周贤秀感慨说。她过去在外地打工,收入不稳定,如今在基地里干着“美丽”的活路,过着开心的日子,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花卉产业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各族群众的就业,还推动了“以农兴旅,以旅促农”的融合发展。楼纳村成功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依托花卉基地,打造了“赏花+旅游+农家乐”的乡村旅游经济。每到节假日,大批游客慕名而来,漫步乡村田园,体验农事、观赏鲜花、品尝特色美食,带动了村内餐饮、民宿、农特产品销售等业态,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产业”。

美丽画卷。陈湘飚摄

2024年,楼纳村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带动当地经济收入400余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0800元。

“以前村里年轻人都往外跑,现在很多人都回来了,村里越来越热闹了。”村民韦荣忍笑着说。他开了一家名叫“山水农庄”的农家乐,生意红火,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如今的楼纳村,花香四溢、产业兴旺、村民富裕,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美丽画卷。黄廷发摄

“我们楼纳村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凝聚成民族团结之力浇灌产业沃土,依托绽放的兰花不断焕发生机,推动生态颜值转化为经济价值,促进‘美丽产业’让各族群众的生活更加美丽。”楼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再安说。(陈湘飚)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