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种菜遇到虫害,是很常见的事情。发生了,就要及时防治。今年很多地方白粉虱爆发特别严重,不少菜友反映,打药效果不好,叶子一碰飞一片,心里特别愁。
种菜遇到虫害,是很常见的事情。发生了,就要及时防治。今年很多地方白粉虱爆发特别严重,不少菜友反映,打药效果不好,叶子一碰飞一片,心里特别愁。
白粉虱体型很小,会白色飞虫,喜欢聚集在叶子背面吸食汁液,会造成叶片发黄、萎缩,传播病毒,而且白粉虱繁殖快,一代只要二十几天,一年可繁殖十多代,对药物容易产生抗性,所以防治难度比较大。
很多菜友试了很多方法,效果不明显。其实,每一种害虫都有防治的突破口,也就是它的“天敌”,用对了方法,防治白粉虱并不难。
化学防治法
白粉虱对普通药物抗性很强,单一用药往往效果差。
所以建议使用复配药剂,也就是两种药物混合使用,延缓抗药性,提高杀灭效果。
以下是五种推荐配方。
1.联菊啶虫脒 + 螺虫乙酯
联菊啶虫脒是针对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常用药,对白粉虱有效,但长期单一使用易产生抗性。螺虫乙酯能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杀虫更彻底,混合后可降低抗性风险。
具体配比是联菊啶虫脒10毫升 + 螺虫乙酯10毫升,兑水30斤,均匀喷雾。
2.烯啶虫胺 + 噻虫嗪
烯啶虫胺干扰白粉虱神经系统,起效快,持效期较长。噻虫嗪也具有内吸性,能增强整体防治效果。两者混合杀虫更全面。
具体配比是烯啶虫胺10克 + 噻虫嗪8克,兑水30斤。打药时务必喷透叶片正反面,以及地面周围杂草。
3.螺虫乙酯 + 吡丙醚
螺虫乙酯能抑制害虫生长,吡丙醚能杀卵和抑制若虫蜕皮。两者搭配可从虫卵到成虫实现全程防治。
具体配比是螺虫乙酯10毫升 + 吡丙醚15毫升,兑水30斤。
4.联苯菊酯 + 氟啶虫酰胺
联苯菊酯触杀性强,氟啶虫酰胺可使白粉虱迅速停止取食。混合后杀虫速度快,防治更彻底。
具体配比是联苯菊酯15毫升 + 氟啶虫酰胺10克,兑水30斤。
5.螺虫乙酯 + 噻虫啉
噻虫啉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与螺虫乙酯混用能同时杀灭成虫和幼虫,减少虫口基数。
具体配比是螺虫乙酯10毫升 + 噻虫啉12毫升,兑水30斤。
配药时可以加入一些辅助物质,比如少量大蒜水、薄荷提取液或烟叶浸泡液,因为植物源物质对白粉虱有驱避和抑制效果。
也有人加入一两滴洗洁精,提高药液在叶面的铺展性,但注意不能过量,避免药害。
打药方法一定要正确。白粉虱主要藏在叶片背面,所以正反面都要喷到,不能只打正面。
从菜地四周向中心喷,地边杂草也要处理,防止虫子逃逸迁飞。
虽然复配药剂不易产生抗性,但也建议两三种方案轮换使用,避免长期单一用药。
物理防治法
化学防治偶尔会有遗漏,比如虫卵未完全杀净,或打药时成虫飞走。、这时可以结合物理方法进行补充。
1.设立防虫网
防虫网能阻隔白粉虱进入种植区域,尤其适合小面积菜园、阳台种植。建议选用80目防虫网,网眼细密,能有效阻挡白粉虱成虫侵入。大棚或大面积露地种植则成本较高,实施难度大。
2.悬挂黄色粘板
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会主动飞向黄色粘板并被粘住。每亩地悬挂20-30块,高度位于作物上方约20厘米处,定期更换。
3.喷水冲刷
用喷雾器或喷壶以较大水压冲洗叶片背面,可有效将白粉虱冲落。适用于家庭小菜园,定期进行,减少虫量。
生物防治法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昆虫或生物制剂控制害虫,对环境友好,适合绿色种植或长期防治。
1.释放丽蚜小蜂
丽蚜小蜂是白粉虱的寄生性天敌,将卵产在白粉虱若虫体内,孵化后杀死害虫。每亩释放约5000头,每隔7-10天释放一次,连续释放3-4次。
2.使用苏云金杆菌或球孢白僵菌
这两种都是真菌类生物农药,可感染并杀死白粉虱,对人畜和环境影响小。按说明配比喷洒,注意避开强光时段使用。
白粉虱危害大,繁殖快,防治确实有一定难度。
关键是要早发现、早处理,综合运用化学、物理和生物方法。
打药要注意方法,交替用药,喷全喷透。
只有多管齐下,才能有效控制白粉虱为害,保证蔬菜正常生长。
来源:小农民挖穿地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