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将薛仁贵坑杀13万铁勒人,强娶铁勒公主为妾,却活到了70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9 15:20 1

摘要: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方丈编辑|方丈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文|方丈

编辑|方丈

唐朝大将薛仁贵,以一位英雄的姿态出现在历史舞台,但他的英雄事迹背后,却藏着惊人的暴行。

在一场战役中,他以铁血手段坑杀了13万铁勒人,甚至强行将铁勒公主娶为妾。

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将领,凭什么能在血腥和屠戮中生还,活到70岁?是什么让他在如此巨大的杀戮中依然能够平安无事,享尽荣华?

贞观四年,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

彼时的高句丽王高藏,早有准备,派重兵把守辽东之地,唐军远道而来,一时难以攻克,眼看陷入重围。

就在此时,天空突降惊雷,一位身披白袍、手持长枪的神勇将领,带着身后精锐骑兵,一往无前,冲入高句丽军阵,如入无人之境。

这位将领,就是薛仁贵。

那一日,薛仁贵可谓身先士卒,所向披靡。

高句丽军队见状,丢盔弃甲,四散奔逃。

而李世民在敌军营垒的高坡上,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待得唐军旗开得胜之际,李世民龙颜大悦,当即召见薛仁贵,赐以金银珠宝作为赏赐。

同时感慨道:"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自此,薛仁贵声名鹊起,成为唐军中炙手可热的猛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贞观十三年,李世民再次派遣薛仁贵率军征讨铁勒。

铁勒本是突厥的属国,在突厥汗国衰落后,趁机独立,并分为亲唐、反唐两派,反唐派逐渐掌握军权后,更是公然背叛唐朝,派出二十万大军犯境。

薛仁贵领命,率军十万,西征铁勒。

刚一交锋,薛仁贵就展现出其非凡的箭术——只见他搭弓搭箭,"嗖嗖嗖"三箭齐发,正中铁勒方阵!三位铁勒勇士应声而倒,铁勒军阵霎时大乱!

原来,铁勒素来骁勇善战,派出十位勇士,欲与薛仁贵一决高下。

谁知薛仁贵只三箭,便射杀其三勇士,震慑全场。

人称"三箭定天山"的战役由此得名。

铁勒军心大乱,薛仁贵乘胜追击,一举歼灭铁勒二十万大军,坑杀铁勒十三万人,直捣铁勒都城,将铁勒公主掳为己有。

消息传回长安,举国震动!不少朝臣联名上书,弹劾薛仁贵滥杀无辜、强抢民女。

然而,面对群臣的责难,唐太宗却选择了缄默不语。

为什么李世民会采取这种态度?这其中的缘由,恐怕要追溯到更早的时候。

原来,早在薛仁贵从军时,其妻柳氏便以一言相劝,鼓励他建功立业。

自此,薛仁贵行军打仗,十数年未归。

而他的妻子,也始终守候在家,可谓贞烈传奇。

故事经史官润色后,成为一段佳话,广为传唱。

那么,薛仁贵此番为何要强娶铁勒公主呢?有人分析,这其中大有深意。

一者,这是唐军斩杀敌酋、俘虏敌后的战争惯例,以示君威;二者,也是为了巩固战果,招安铁勒;三者,薛仁贵年过半百,此番纳妾,或许是一种自我麻痹,同时也向铁勒人昭示——大唐天朝,岂是尔等可以轻易背叛的?

如此看来,李世民之所以沉默,是因为他默许甚至支持薛仁贵的做法。

毕竟,薛仁贵立下汗马功劳,而唐朝能否稳定,少数民族能否臣服,边疆能否巩固,尚需时日检验。

李世民不愿因为一时的道德争议,而贸然处置一位为国尽忠的良将。

老当益壮再筑军功

薛仁贵纳妾一事,自有其特殊时空背景,绝非寻常。

而此后,薛仁贵又再立奇功,彻底平定西域,让更多诸国臣服。

即便到了武则天时期,薛仁贵仍然身先士卒,再次征讨突厥,使其退避三舍,不敢南犯。

如此勋业,足以让世人重新审视他的一生。

有趣的是,当年在玄武门之变中,薛仁贵曾为救驾有功。

后来他镇守西域时,因一次意外失误,被罢官为民。

但因早年救驾之功,武则天并未责罚于他,反而让他养老。

不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薛仁贵闲不住,又三番五次请缨出征,直至年届古稀,仍然戎马倥偬。

对于薛仁贵的一生,后世评价自然毁誉参半。

有人说,他是唐朝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之一,一生戎马,数立奇功,为唐王朝开疆拓土,平定四夷,功不可没。

也有人说,他是一介武夫,滥杀无辜,强抢民女,即便是为了政治需要,也难辞其咎。

然而,任何历史人物,都难以用非黑即白的笔触一言以蔽之。

从薛仁贵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中,我们或许更应该看到一代枭雄的气度和胸襟,一个时代的烙印。

作为唐初"贞观之治"的见证者和缔造者,他的一生,既有着盖世英雄的辉煌,也难免带着乱世枭雄的纷争和血腥;既彰显着时代的进步,也摆脱不了时代的局限。

正如他自己临终前所说:"吾一介武夫,四十年来,为国杀敌,骑马走天下,未尝一日安枕而卧。

虽杀人无数,但问心无愧,死而无憾!"

或许在薛仁贵看来,自己的一生,就该如此。

他把自己最宝贵的年华、全部的忠诚都献给了唐王朝、献给了疆场,至死方休。

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那个时代赋予英雄的最高褒奖。

结语

薛仁贵的一生,注定与盛唐的兴衰联系在一起。

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为唐王朝开疆拓土,平定四夷,书写了一部不朽的传奇。

尽管充满争议,但正如他自己所言:用今天的是非观念,去评判一个遥远时代的人物,未免有失偏颇。

或许只有用开放、发展的眼光,去审视薛仁贵跌宕起伏的一生,去感受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才能真正读懂这位武将的传奇,读懂那段峥嵘岁月。

正如他墓志铭所言——"公一代名将,功冠南北。

忠君爱国,勇冠三军。

虽非择一时而生,实为成一代之业!"这,就是薛仁贵,这,就是大唐的辉煌。

参考文献: 《旧唐书·列传第八十二》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三》 《资治通鉴·唐纪》 《唐会要》卷七十三 《唐书·薛仁贵传》

来源:麟史通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