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或许有人会说:“Leyden 项目折腾这么多年,就出了几个提前编译的 JEP,启动时间提升能有多少?普通业务系统真的需要吗?”另一个角度来看,Leyden 项目 2020 年就提出来了,到现在基于 JDK 26 出了 pre-main 原型,还交付了 3 个
看完 Java 近期这些技术更新,不少网友可能会觉得 “又堆新功能了,实际用得上吗?”
确实,从不同角度看,这些更新既有机遇也有争议,咱们不妨理性掰扯掰扯。
1.Java 近期更新引热议:Leyden、Groovy 等新特性实用吗?
或许有人会说:“Leyden 项目折腾这么多年,就出了几个提前编译的 JEP,启动时间提升能有多少?普通业务系统真的需要吗?”另一个角度来看,Leyden 项目 2020 年就提出来了,到现在基于 JDK 26 出了 pre-main 原型,还交付了 3 个 JEP,其实是在逐步解决 Java “启动慢” 的老问题。
比如 JEP 483 的提前编译类加载,对微服务场景特别有用 —— 现在很多公司用 Spring Cloud,一个服务启动要好几秒,要是能通过提前编译缩短到 1 秒内,集群部署时节省的时间可不少。
但也得承认,对那些单机运行、启动后长期不重启的系统,目前的提升可能感知不明显。不过这正是技术迭代的特点:先解决痛点最突出的场景,再逐步覆盖更多需求。
2.启动优化、框架修复遭吐槽?是不是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
Groovy 本来以简洁易用著称,新增注解确实会增加学习成本。但换个角度想,现在很多项目会混用 Groovy 和第三方库,比如某些库的 “add” 方法叫 “append”,Groovy 原本的 “+” 运算符对应 “plus” 方法,没法直接用。
有了 @OperatorRename,就能把 Groovy 的运算符方法重命名成和第三方库匹配的名字,不用再写额外的适配代码,反而能简化开发。而且兼容 JDK 11 到 25,也是为了适应不同公司的技术栈 —— 有的公司还在用 JDK 11,有的已经尝鲜 JDK 21,这样一来大家都能升级 Groovy,不用因为 JDK 版本卡壳。
也有人会问:“Quarkus 又是紧急发布,又是修复 Vert.x 的连接问题,是不是说明这些框架稳定性不行?”确实,紧急发布总让人担心质量,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恰恰体现了社区的响应速度。这次 Quarkus 修复的问题,是 Eclipse Vert.x 4.5.18 引入的回归问题,会导致 HTTP 客户端连接状态异常、接收数据挂起,这对生产环境来说是大问题。
Quarkus 团队很快跟进发布 3 个紧急版本,并且同步依赖到 Vert.x 4.5.19 解决问题,反而说明他们重视用户反馈,能快速止损。而且这种 “发现问题 - 快速修复” 的模式,在开源社区很常见,总比把问题藏着掖着,让用户踩坑强。
至于 Helidon MCP Server,可能有人觉得:“又是个新协议支持,还只给了技术概况,连成熟案例都没有,谁敢用在生产?”这种谨慎是对的,毕竟生产环境容不得试错。
但 Helidon 团队也说了是 “鼓励开发者实验并提供反馈”,明显还在早期阶段。从技术方向上看,Model Context Protocol 支持命令式和声明式 API,还能跑在虚拟线程 Web 服务器上,这和 Java 现在推虚拟线程的趋势是契合的,说不定未来能成为微服务通信的新选择。
当然,现在确实不适合直接用在核心业务,但感兴趣的开发者可以在测试环境试试,给社区提反馈,这本身就是开源技术成熟的必经之路。
3.深扒技术利弊 ,按需选择不盲目。
最后看 LangChain4j 1.4.0,有人可能吐槽:“又是加 AI 集成,又是改执行器用虚拟线程,破坏性变更还多,升级起来太麻烦了。”确实新增的两个错误处理接口和 DefaultExecutorProvider 类,会让老项目升级时需要改代码。
但从 AI 开发的角度看,现在很多 Java 项目要集成 Azure OpenAI、Anthropic 这些大模型,新增的音频转录模型、token 计算功能,能直接减少开发者自己写集成代码的工作量。而且用虚拟线程池当默认执行器,也能更好地应对 AI 请求的高并发 —— 虚拟线程轻量,能同时处理更多请求,比传统线程池效率高。
升级麻烦是暂时的,但长期来看,这些变更能让 LangChain4j 更适配现在的 AI 开发需求。
这么一圈聊下来会发现,Java 这些近期更新,没有绝对的 “好” 与 “坏”,关键看是否匹配具体场景。
质疑声能帮我们理性看待技术的局限性,而深入分析后,也能更清楚这些更新背后的价值 —— 它们不是为了 “堆功能”。
而是在逐步解决开发者实际遇到的启动慢、兼容性、集成效率等问题。
对开发者来说,不用盲目追新,也不用全盘否定,根据自己的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版本和特性,才是最务实的做法。
来源:不可史意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