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曾经的直播小白,成为“直播达人”,带货商品年销售额从20万跃升至200万;昔日直播鲜受关注的“创业宝妈”,创下单场88万销售额纪录,带动乡镇布鞋厂年收从40万增至数千万,吸纳百名女工家门口就业……这一切变化,皆源于“巴渝新农具计划”公益项目的推广。
曾经的直播小白,成为“直播达人”,带货商品年销售额从20万跃升至200万;昔日直播鲜受关注的“创业宝妈”,创下单场88万销售额纪录,带动乡镇布鞋厂年收从40万增至数千万,吸纳百名女工家门口就业……这一切变化,皆源于“巴渝新农具计划”公益项目的推广。
项目推进两年多以来,在重庆全市16个区县落地,超8万人次受益,他们共同为家乡带来了经济效益逾千万元——9月15日,旨在对“巴渝新农具计划”公益项目进行阶段性总结的“新农人·正发光”巴渝新农具星光大典活动在渝举行。受益“新农人”们作为主角,站在舞台的正中央,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生动呈现该项目的累累硕果。
*巴渝新农具星光大典活动现场图
受益农民群众达8.2万人次
“巴渝新农具计划”公益项目打造出逾千万元增收新矩阵
“新农人·正发光”巴渝新农具星光大典由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重庆市乡村振兴基金会、腾讯西南总部共同主办,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民政局指导。
“巴渝新农具计划”公益项目在两年多时间内,在全市16个区县推行,开展数字赋能专业培训超千场次,受益群众达到8.2万人次,他们当中有的成为了销售农产品的行家,有的成为当地的知名“网红”。他们的目标都很明确,为农产品销路探索线上营销模式,让家乡的好物走出大山。据统计,通过项目的推进,打造出逾千万元增收新矩阵。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仕杰在致辞中表示,“巴渝新农具计划”公益项目,让一大批乡村数字化小白成为掌握数字化工具的新农人,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培训模式的新方法,把启发农民主动学与培训老师督导学、技能培训与农民就业、培训一人与带动一方有效结合起来,发挥了有限培训资金的最大效果,为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探索出了一条农民欢迎、效果满意的路径。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王仕杰致辞现场图
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监事长杨洪梅、重庆市乡村振兴基金会理事长王义北作为项目的执行基金会代表出席活动并表示,两年以来,政府单位、执行机构、企业方紧密联合,推动“巴渝新农具计划”公益项目顺利实施,成效扎实,硕果累累。共同推动项目获得央广网“年度社会责任奖”;并在第五届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等大会上亮相,帮助了更多的新农人共同推广家乡好物。
*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监事长杨洪梅致辞现场图
*重庆市乡村振兴基金会理事长王义北致辞现场图
从小白到达人
“新农人”代表讲述“新农具”的“生金”故事
本次活动不仅是对“巴渝新农具计划”公益项目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一次为新农人搭建舞台、凝聚社会各界关注乡村振兴的盛会。活动分为两大部分——在“新农具星光大典”中,对“十佳新农人学员”“优秀培训讲师”“特邀新农人讲师”进行了颁奖。
*十佳新农人颁奖现场图
在“新农人星光Talk”活动中,6位学员走上舞台。双下肢残疾的冯杰,通过项目中学到的自媒体技能,让非遗手工艺和农产品“走”出大山;腊味合伙人张石强加入项目后,直播观看从200人到单场破万人,年销售额从20万跃升至200万,带动酉阳20多户养殖困难户增收,让深山腊味香飘全国;曾为兼顾育儿与生计熬夜兼职的全职妈妈刘敏,通过项目培训系统掌握直播运营技能,成长为探店美食博主,合作商家超200家,带动30多位宝妈创业;为给孩子治病负债的巫溪宝妈李凤,参加培训后掌握运营技巧,创下单场88万销售额纪录,带动自己所在的布鞋厂年收从40万增至数千万;退伍村官何卫华用培训所学拍摄村干部日常短视频,单条播放70万,吸引企业投资,打造“互联网小镇”;由刘利、杨艳、吴飞组成的金峰镇助农团,她们以手机为“新农具”,真实记录推广农货的过程,产出的第三条视频即帮脱贫户销出数千斤滞销玉米。
活动现场也邀请了两位特邀新农人讲师上台分享。綦江区中坝村党总支副书记蒋婷婷,为打开农产品线上销路,她和团队拍摄数百条带货视频,用“花式摔跤”制造反差等创意,账号粉丝激增,被誉为“最拼村干部”。
“别人朝我扔泥巴,我拿泥巴种荷花。”知名网络短视频创作者“名模坤”、来自开州区青吉村的程中坤这样说。他拒绝百万广告签约,坚守“只卖家乡货”原则,自营收购周边6村柑橘,单季售出20万斤、创收200万元惠及3000农户。
*新农人代表及嘉宾合照图
从“培训一人”到“带动一方”
为乡村振兴探索可复制可持续路径
“巴渝新农具计划”公益项目通过定制化培训+一对一陪跑指导的带教模式,帮助新农人们从零到一掌握电商运营能力。现在,他们不仅帮助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还实现了从“自己能卖”到“教别人卖”的裂变模式,为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路径。
如今,越来越多“新农人”和“新农具”一起成长。在酉阳,石正伟从自己干到教乡亲们干,他已带领团队认证了视频号服务商认证资质,为300余农户提供在家门口就业岗位,培训超3000余人掌握视频号自媒体运营能力;在巫溪,何财明通过短视频传播家乡特色手工布鞋,单条视频播放量超900万,看到的人越来越多,他还开办了布鞋加工鞋厂,带动当地农户种植丝瓜增产增收,为宝妈、残障人士等群体提供就业机会;在石柱,俞宏盛专注本地农副产品的销售和推广,为当地提供30余就业岗位,从“一盏灯”成长为照亮一群人的“一束光”;在万州,赵妍熙扎根万州,成了万州玫瑰香橙代言人,账号宣传视频播放量超百万,带动300余农户就业增收……
这些鲜活的案例和真实的数据,都传递着“巴渝新农具计划”公益项目自开展以来的项目成效,这些扎根一线带领各区县新农人们蜕变的故事,都在传递着新农人建设家乡的远大理想,腾讯乡村振兴项目代表张嘉宇在活动现场分享到。
*腾讯乡村振兴项目代表张嘉宇分享现场图
腾讯重庆分公司总经理郑亮表示,未来,腾讯也将发挥平台的资源和力量,通过公益扶持、政企共创的方式,逐步构建“新农人”多元发展的生态圈及资源共享模式,助力提升巴渝新农人“数智”运营的综合能力,推动重庆数字乡村高质量发展。
来源:重庆卫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