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 晴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5 00:11 3

摘要:​​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读到第3章《文学研究会及其他》。在谈到早期的小说家时,他首先讨论的是叶绍钧(叶圣陶),并且对他的肯定,超过了我所看到的相关文章。在我的印象里,之前看到的一些批评或,要是对叶绍钧重重地提一笔,不过:一是他是最早的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

##秋日生活打卡季##记录我的2025#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读到第3章《文学研究会及其他》。在谈到早期的小说家时,他首先讨论的是叶绍钧(叶圣陶),并且对他的肯定,超过了我所看到的相关文章。在我的印象里,之前看到的一些批评或,要是对叶绍钧重重地提一笔,不过:一是他是最早的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的创办者之一;二是他的长篇小说《倪焕之》,是有新文学以来第一部长篇小说;好像仅此而已。仿佛他的短篇小说不存在过,或无足轻重。因此,我也几乎没有读过他的短篇小说,只记住他是第一个写作长篇小说的人,也是早期的文学研究会成员。我对他的最直接的文学感觉,来源于他的散文,平淡且隽永,知道他是一位文笔很见功力的作家。

而夏志清认为,“在所有《小说月报》早期的短篇作家中,叶绍钧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一位。不错,他的作品没有一篇能像《狂人日记》或《阿Q正传》那样对当时的广大群众发生深厚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不曾享有同样的地位。鲁迅小说家的地位,靠几个短篇小说就建立起来,但叶绍钧却能在六个小说集子里很稳健地维持了他同时代的作家鲜能匹敌的水准。除了稳健的技巧之外,他的作品还具有一份敦厚的感性,虽然孕育于当时流行的观念和态度,却能不落俗套,不带陈腔。”

这些评语显然不同凡响。它没有囿于既定的观念和认知,只从作品本身出发说话,符合他“抱定不放”对“优美作品之发现和评审”的信条。他甚至委婉地道出,叶绍钧的小说,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遭到“冷落”或被“遗忘”,一方面源于作者本人“对自己的才能与成就作了极为谦虚的评价”;另一方面源于作者“没有处理他那个时代富有革命性的题材”,坚持认为“一个作家不应该抛弃他自己的经验、背景,以及他对题材的选择,而千篇一律地描写农民和工人的生活”。

另外,叶绍钧对那种小说“文字不过是小节,重要的在乎内容”观点的批判,认为“讲究的内容惟有装在讲究的语言里头,才见得讲究”,“讲究的语言就是讲究的内容的具体表现”。让夏志清相信,“这表示他(叶绍钧)颇具才慧”,并“足以自己”之力“演创出与亨利·詹姆斯一样的小说理论”。

最后,夏志清认为,“叶绍均写的童话,常流于说教”(叶彼时有两本童话集);“他写散文时的文体,温和谦冲,与其小说文笔相仿,既不像那些追求‘美文’作者的华丽,也不像那些模仿晚明散文家那样过分的洒脱”;“叶绍钧文笔的长处乃在于观察力”。

来源:海南气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