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拖着行李箱背着大包小包踏入大学校园的那天,心里满是对未知的忐忑。直到推开宿舍门,看到那几个笑容明媚的女孩,我的大学新生活,才算真正有了色彩。我们来自天南海北,却因为缘分聚在同一方小天地里。原本以为大学舍友只是“同住屋檐下”的同学,却没想到,她们成了我初入大学时
嘿,刚刚踏入校门的你!
是否还记得七天前,
拖着行李箱
站在校门口的那份忐忑与兴奋?
这一周,
你也许在校园迷路过,
尝遍了食堂每个窗口,
加了无数个群聊,
甚至已经和室友
深夜畅谈过人生理想。
从“新生指南”里的晕头转向,
到逐渐摸索出属于自己的节奏——
这一切,
只是故事的开始。
我们采访了几位同学,
快来和小编一起看看他们
开学一周的新体验吧!
黄文馨
资源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二班
LIVE
拖着行李箱背着大包小包踏入大学校园的那天,心里满是对未知的忐忑。直到推开宿舍门,看到那几个笑容明媚的女孩,我的大学新生活,才算真正有了色彩。我们来自天南海北,却因为缘分聚在同一方小天地里。原本以为大学舍友只是“同住屋檐下”的同学,却没想到,她们成了我初入大学时最温暖的光。
9月12日晚上在操场开完安全教育会,我丢了自行车钥匙,她们二话不说,陪着我在操场一遍遍寻找,帮我搜教程,手机打光“硬核”撬锁,一直陪着我。最后麻烦了特别好心的“宝宝巴士”司机阿姨帮忙搬车带回到宿舍楼下。四个人围着一辆自行车忙活的样子,特别像“作案现场”,又有趣又暖心,我们一直在说说笑笑,大家都是特别体贴的人。我心里对她们有无限的感激,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原来大学也有舍友间这样义无反顾的陪伴和帮助。
刚来大学时的忐忑早就没了,因为我知道,在这个新的环境里,有一群这么好的舍友陪着我,再大的困难好像也能变成充满笑声的回忆。这大概就是大学新生活给我最特别的礼物吧。
李京宇
电子工程与智能制造学院
电子信息类二班
LIVE
开学第一天,班里召开了班会,认识了很多有趣的的同学。第一晚就在和室友的聊天中,找到了共同话题,遇到合得来的室友是开学后的第一幸事。
不得不感慨一下,学校食堂的饭菜很便宜。吃过饭后,在湖边散步时很幸运看到了学校六点多的晚霞,特别美。
之后我又去了图书馆,图书馆藏书很多,逛了一圈下来我发现了许多有意思的书籍。
我希望未来的每一天都充实有趣。看到那些在热情介绍学生组织的学长学姐,他们落落大方的样子是我未来想要成为的模样。
汪乐
人文学院
历史学专业二班
LIVE
我的大学初体验,似乎没什么特别的:由于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再加上独立自主能力较强(也算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了),因此,当我第一次来到大学校园时,还没来得及懵懂,便已经调整好了状态,就好似再重新体验一次人生一般。在志愿者的引领下,我办好了校园卡,虽然过程有些坎坷,人脸识别一直识别不出来,但好在,并没有耽误太久。
我的性格介于沉稳和搞笑之间,偶尔孤僻,但身边人似乎不太觉得。第一次自我介绍时,我让大家记住了我的外号“忘了”——因为以前的同学总容易忽略我。其实我挺享受做“小透明”,自由自在。后来介绍寝室时,我又被室友推上台,原本想走“婉约路线”,结果只能“豪放出场”。
校园里有一段路特别让我沉醉:每晚下自习,从教学楼走回宿舍,晚风轻拂、树影摇曳,星空与月色相伴,偶尔还传来黄梅戏的旋律,令人心旷神怡。想到马上能回到寝室休息,更觉得惬意。
来不及吃饭而打包的食堂的大肉面,别的不说,味道确实还可以。
如果要用一句话形容我对大学的期待,那就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希望能通过四六级、顺利考研等等。我也打算加入社团,比如文学社,为热爱的事情努力——就像我对待历史专业那样。
桂佳琪
法学院
法学专业一班
LIVE
我想说食堂里一口惊艳的食物,那必须是麻辣烫!干净又好吃!叫号的方式很方便!食堂阿姨亲切地问我:“同学,想吃什么?”这对独自在外求学的我来说特别温暖。
步入大学阶段,对我来说最大的成长就是——由“i人”变为“e人”,和很多陌生人对话!同时,自己动手装饰打扫寝室,也锻炼了我的规划与执行能力!
学校很大,我也看到许多美丽的风景~
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我希望将来在安庆师范大学博文强识,夯实专业基础,做一个有温度的法律人,让社会更美好!
姚安慧
人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三班
LIVE
开学报到时,学长学姐们格外热心,让刚入学的我感受到了许多温暖。当天,志愿者学姐无微不至地帮我办理手续,我心中满是感谢。第一晚,寝室聊起各自高中时遇到的趣事和那些难忘的人物,我发现室友全是“e人”,一个比一个健谈,气氛十分热烈。
说实话,我本身不算特别外向,往往要在同频的人面前,才愿意打开话匣、活跃起来。很幸运,我遇到了这样的环境。第一次班会上台自我介绍时,我在台下紧张得不知所措,但看着同学们一个个从容大方地发言,我也终于鼓起勇气走上前去。尽管我平时偶尔活泼,但其实非常害怕当众讲话,严重时甚至会声音发颤、身体发抖。后来作为寝室长,我又一次站上台去,虽然依旧紧张,但我做到了——大学第一课,我学会了勇敢、坦然,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我愿意慢慢成长,逐渐走向更优秀的自己。
我并不怎么想家,一方面爸爸几乎每天都会来电,亲戚也常联系;另一方面我也是本地人,国庆就可以回家见到爸爸妈妈啦!
朱麒文
传媒学院
新闻传播学类三班
LIVE
9月7日报到第一天,我和室友一起逛校园。走过稼先楼时,身边都是热烈讨论社团的新同学。风吹香樟,远处教学楼灯光温暖,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大学的气息:自由、多元,充满无限可能。
第二天中午,我匆忙去东苑食堂时却误入实验楼后的小路,正不知所措时,一位学长热心带我折返,还推荐了食堂的特色窗口。这次迷路虽有点小尴尬,却让我收获了第一份“干饭攻略”。东苑食堂的小碗菜成了我的最爱,一荤一素加主食只要8元左右,尤其喜欢那里的豆腐和酸辣土豆丝。
最近还发现西门湖边的桥景特别美,傍晚常和室友去散步,心情很放松。
9日晚,我们寝室开始了第一次夜聊。刚开始大家还有些拘谨,后来有人提起最近关注的热点话题,场面一下热闹起来。从新闻热点的点评,再到未来的学习计划——比如备考四级、参加竞赛、泡图书馆等等,越聊越投入。我们发现彼此都爱打羽毛球,当即约定周末一起去球馆,以后还要组队参赛。这场交谈让我们迅速熟悉起来。
我对大学四年的期望是:“希望能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宽眼界、提升能力,成为既懂专业又有格局的人”。我计划加入羽毛球社团,结交同好、提升自我。
未来的四年,
是未知的章节,
由你亲手书写。
课堂上的思维碰撞、
社团里的志同道合、
图书馆的安静午后、
操场上的热血奔跑……
所有这些期待,
正在一步步变成真实的日常。
愿你不畏尝试,不惧挑战,
在这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你开学一周最难忘的瞬间!
完
来源:瑾瑜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