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0日——9月17日,由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呓语/ 珍贵——博士研究生教学观摩系列双个展(第94回)”在博雅展厅展出。
2025年9月10日——9月17日,由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呓语/ 珍贵——博士研究生教学观摩系列双个展(第94回)”在博雅展厅展出。
展览名称:呓语/ 珍贵——博士研究生教学观摩系列双个展(第94回)
展览时间:2025.9.10-9.17
主办方: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
顾问:徐扬、林茂
学术指导:苏新平
策划:葛玉君
展览执行:周家丽
参展博士生:李双强、刘诗阳(以学号为序)
策展助理:薛立松、张亚楠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博雅展厅(14号楼3层出电梯左拐)
特别支持:中央美术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丨展览序言丨
研究生教育是以研究为特征的高层次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以不断涌现的研究成果、持续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对中国的学术研究与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因此,作为关系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础,研究生教育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一直都备受关注。而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校,中央美术学院一直明确着自身的责任与定位,在积极摸索高等美术院校学术科研和创作活动的特征与规律、不断推出具有中国文化主体意识的创作和科研成果的同时,逐步建立并完善着研究生教育教育机制。近年来,随着文化、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研究生队伍加速壮大,研究生教育在中央美术学院迎来了大发展期。2016年研究生院挂牌成立,使中央美术学院成为了国内首家成立研究生院的美术院校。
作为一直引领全国美术研究生教学发展的学院,研究生院的发展与教学探索的每一步都会引起同行的广泛关注。在此情形下,如何培养高端艺术人才,进一步提升研究生教学水平逐渐成为焦点。当下的研究生教育更为注重的是实践精神和独特创造力的培养,博士研究生作为一批已经具有成熟专业人文素养的艺术人才,如何在学院教育中扩展更多的实践能力,置身于当代语境中进行学习和思考;学院如何在对传统技艺和人文精神传承的同时,营造一个开放、活跃的学术氛围,达到实践性与学术性相结合,都是我们所要面临的问题。是以,为了加强内涵建设,以创新机制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平台建设,博士研究生教学展正处于一个合适的契机中。
本次展览为博士研究生教学观摩系列展,学院希望通过“双个展”的形式,作为博士研究生专业学习的一次中期检查,进一步建构一个交流与互动的展示平台,同时也成为学校了解学生在校学习状态的一个方式。期望在读博士生通过此次参展经验的积累,在进一步学习实践的同时也能为毕业展览做前期试验性准备。展览旨在作为一个窗口,以窥见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在艺术求索过程中对艺术语言、形式张力的感知与思考,以及对自我的挖掘与塑造,在与时代的交流中书写个人语言、展示集体风貌。
丨展览现场丨
关于艺术家
李双强
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博士
导师:李晓林教授、马刚教授、张义波教授
孙韬教授、叶南教授、刘礼宾教授
学习经历:
2016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
2021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
2023年 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在读。
个展:
2025年 《光锥之外》,BFM艺术空间,中国苏州;
2024年 《断桥是江中的巨幕》,合作艺术空间,中国沈阳;
2023年 《摩耶之幕》,山中天艺术中心,中国北京。
群展:
2025年 于伦敦茂美术馆参加“寓言”落雁艺术年展;
2025年 参加香港Art Central艺博会;
2025年 参加屳东堂+托芘雅画廊“茁”群展
2025年 参加红顶当代艺术中心“小径分岔的花园”群展;
2025年 参加落雁画廊(伦敦)“登堂入室”群展;
2025年 参加屳东堂“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群展;
2024年 参加维京画廊“谧静与躁动”群展;
2024年 参加落雁画廊(伦敦)“乐园”群展;
2024年 参加落雁画廊(伦敦)双个展“万物皆流”;
2024年 获许钦松创作奖全国年度总选银奖;
2024年 参加伦敦设计艺术节;
2024年 参加广州当代艺博会;
2024年 参加上海西岸艺博会;
2024年 参加上海Art021艺博会;
2024年 参加第二届WMT版画艺术书展;
2024年 参加IAPA|国家艺术基金、版画、昆博“明日的版画”大秀;
2023年 参加 BFM 艺术中心新大陆--发现展;
2023年 参加中韩青年艺术家 7 人绘画展 -- 再次,绘画;
2023年 参加屿庐青年艺术节;
2023年 于伦敦茂美术馆参加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境象展;
2023年 于伦敦 CRYPT GALLERY 参加 OBSCURA- Shadows and Whispers 展;
2023年 作品《未来》入选时代群像——中国水彩人物画展览;
2022年 作品《鞋》入选首届中国水彩静物画展;
2022年 作品《灵泊》全国新文艺群体美术作品展获入会资格一次;
2022年 参加 2022 国际学院版画联盟第四届双年展;
2020年 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 2020 年度提名画家作品展》;
2017年 入选第四届中国青年版画展;
2017年 入选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
2016年 “第三届虚苑青年版画创作新锐奖”获奖作品展;
2016年 参加千里之行展。
参展作品:
《长梦21》 100×100cm
布面丙烯 2025
《一个平常的夜》 100×140cm
纸本水彩 2025
《长梦13》 100×80cm
木板丙烯 炭笔 2025
《浮光2》 40×40cm
木板丙烯 2025
《长梦9》 80×100cm
木板丙烯 2025
《浮光》 40×40cm
木板丙烯 2025
《光锥之外16》 100×120cm
布面丙烯 2025
《长梦18》 40×40cm
木板水彩 2025
《要有光No.2》 40×60cm
泥板水彩、丙烯 2024
《光锥之外no3》 80×80cm
丙烯 2024
《光锥之外14》 120×120cm
布面丙烯 2025
《长梦23》 100×100cm
布面丙烯 2025
《长梦 No.3》 100×100cm
丙烯 2024
《长梦》 100×100cm
丙烯 2024
《红移6》 100×100cm
布面丙烯 2024
《光锥之外》 120×120cm
丙烯 2024
《长怀万里心》 62×98cm 水彩
《新都灵之马no11》 100×100cm
丙烯 2024
《熵蚀江夜》 120×120cm
布面丙烯 2025
《金骸1》 70×70cm
布面丙烯 2025
《金骸2》 70×70cm
布面丙烯 2025
《庄周梦蝶》 62×98cm
水彩 2024
《都灵之马No.3》 72×52cm 2022
《Possession》 72×52cm 2022
《幻想时间》 72×52cm 2022
《Gaze》 72×52cm 2022
《都灵之马No.1》 72×52cm
水彩 2022
《柯里昂的猫》 72×52cm 2022
《都灵之马No.8》 72×52cm 2022
《吻》 72×52cm
水彩 2022
《野兔》 53×53cm
水彩 2022
《新雪竹图》 72×52cm 2022
《爱伦坡》 70×80cm
布面丙烯 2024
《灵泊3》 61×46cm
水彩 2021
《韦伯》 70×80cm
布面丙烯 2024
《灵泊5》 41×59cm
纸本水彩 2021
《洛夫克拉夫特》 70×80cm
丙烯 2024
《灵泊4》61×46cm
水彩 2021
《塔可夫斯基》 30×30cm
木板水彩 2025
《福柯》 70×80cm
丙烯 2023
《断桥》 53.5×72.5cm
水彩 2021
《1950》 53.5×72.5cm
水彩 2021
《此岸1》 46×61cm
水彩 2020
《此岸2》 46×61cm
水彩 2020
《永恒之后》 34.5×53cm
水彩 2020
《鞋》 72×52cm
水彩 2022
《LIMB0 1》 27×38cm
铜版分层腐蚀+飞尘刮刻 2014
《LIMB02》 31×40cm
铜版分层腐蚀+飞尘刮刻 2014
《LIMBO6》 50×60cm
铜版 2014
《灵泊》 120×150cm
《灵泊》系列局部六
《灵泊》系列局部七
《Constandine》 50×50cm
《迷失者的悲歌3》 50×50cm
铜版飞尘刮刻 2015
《迷失者的悲歌系列组画》 150×300cm
铜版飞尘刮刻 2016
《长梦》是我对时间、记忆与虚构之间模糊地带的一次漫长凝视。我试图以绘画的方式,构建一部沉默而层叠的视觉编年史——就像那些宏大叙事往往依靠冷静的记述方式,或如同某些异世传说中极度私密而逼真的视角,我选择用媒介自身的语言来逼近一种真实的幻觉。
我在创作中会调用不同材质的对话与对抗:铜版飞尘的颗粒如时间剥落的碎屑,丙烯的厚重与水彩的流动形成记忆的层次,手工刮刻的痕迹与局部机械般的平滑彼此撕扯。我努力控制每一处肌理、每一个边界的过渡,甚至刻意保留绘画过程中的“故障感”与模糊——这一切都是为了营造一场仿佛持续多年的、庞大的梦,它似乎有据可考,却又根本未曾发生。
我将成长中经历的边境线、断桥、老电视的雪花屏这些碎片,转化为褪色的袍、无面的影、隐约的潮汐,它们从我的个人经验中浮现,却试图指向更普遍的集体遗忘与身份浮动。我不愿仅仅拼贴风格,而是希望让画面自己说话,让颜料与材质在“伪造”之中传递出真实的重量。
最终,《长梦》是一场我精心编织的时空错觉。它不解释,只呈现;不回忆,只重构。我希望观者走入的,不是一个答案,而是一片可凝视、可触摸、却永远无法完全抵达的梦境——它属于时间之外,属于梦的本身,也属于每一个凝视者心中的未知时序。
——李双强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