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秦淮河面,波光与桨影共舞,300 余名来自牛津、耶鲁、剑桥等世界顶尖名校的赛艇选手俯身挥桨,激浪声中尽显竞技豪情;河岸两侧,南京日报小记者们身背采访本、手握话筒,以流利英语搭起沟通桥梁,用真诚提问传递南京的城市温度,让青春风采与国际视野在此碰撞。
外秦淮河面,波光与桨影共舞,300 余名来自牛津、耶鲁、剑桥等世界顶尖名校的赛艇选手俯身挥桨,激浪声中尽显竞技豪情;河岸两侧,南京日报小记者们身背采访本、手握话筒,以流利英语搭起沟通桥梁,用真诚提问传递南京的城市温度,让青春风采与国际视野在此碰撞。
9月14日,2025南京・大学生国际赛艇公开赛在鼓楼水岸・南艺后街赛区迎来第二个比赛日。11支国际高校代表队与中国多所高校的赛艇健儿同场竞技,不仅上演了一场速度与力量的巅峰对决,更勾勒出一幅体育竞技与文化交流交相辉映的生动图景。
作为赛事中亮眼的“青春力量”,南京日报小记者团连续两日扎根赛场一线,用脚步丈量赛事热度,用笔墨定格精彩瞬间。他们既聚焦清华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国内队伍奋勇争先的拼搏姿态,记录下队员们咬牙冲刺的坚毅神情;更主动走近牛津、耶鲁等国际高校的选手,以清晰的表达、从容的仪态展开对话,在一问一答间展现南京青少年的自信与格局。
“别怕困难,学习和比赛都一样,要勇敢面对!”在9月13日的采访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邺城路小学小记者陈思怡认真记下清华大学队员对她的鼓励。
“你们喜欢南京吗?”“什么时候开始划赛艇的?”来自南京市滨江小学的李禹翰和小伙伴们则带着好奇与热情,用英语接连向国际选手抛出问题。面对提问,牛津大学队员丹尼尔坦然伸出手掌,展示训练留下的厚茧与痕迹:“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另一名牛津选手更难掩对南京的喜爱,兴奋地分享道:“我在南京吃到了超美味的牛肉面,这是比赛之外的惊喜!”
当日,本届公开赛的成绩也正式揭晓:男子组中,奥塔哥大学凭借强劲实力摘得冠军,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紧随其后获亚军,同济大学斩获季军;女子组赛场,华盛顿女子赛艇队一路领先夺得冠军,阿姆斯特丹大学获亚军,同济女子队位列季军。奖牌背后,是每一支队伍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更是世界青年对体育精神的共同坚守。
这场跨越国界的赛事,不仅是高校赛艇竞技水平的集中展现,更成为南京彰显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南京以赛事为纽带,搭建起文明交流互鉴的平台,让世界看到这座城市的开放包容与活力激情。而小记者们则以“少年代言人”的身份,用笔尖与镜头记录下世界青年眼中的南京,将城市故事装进采访本,让南京的声音随每一次对话传向更远的地方。
“我终于明白,体育是一种无需翻译的世界语言。”活动结束后,一名小记者在日记中写道,“而我们,也在成为南京故事的讲述者,把这里的热情与美好,说给世界听。”(记者 臧首成 刘晓 李淑颖 叶雪菲 编辑 蒋星辰)
来源:现代家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