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道大伙家里的长辈是不是也这样,我家老妈那节俭的劲儿,有时候真让人又心疼又无奈。就说在直播间购物这事儿,她像是发现了 “新大陆”,经常被那些价格低到离谱的商品吸引,眼睛放光,毫不犹豫就下单。
不知道大伙家里的长辈是不是也这样,我家老妈那节俭的劲儿,有时候真让人又心疼又无奈。就说在直播间购物这事儿,她像是发现了 “新大陆”,经常被那些价格低到离谱的商品吸引,眼睛放光,毫不犹豫就下单。
前阵子,老妈兴冲冲地抱回一大摞垃圾袋,满脸得意地跟我说:“闺女,你瞧我买的这垃圾袋,可划算了!5 块钱能有 500 个呢,黑色、彩色都有,够用好久了。” 我凑近一看,那垃圾袋乍看没什么特别,可稍微一打开,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用手捻开袋子,手上瞬间就沾上了那股难闻的味道,怎么洗都还有残留。当时我就觉得不对劲,心里 “咯噔” 一下。后来一查才知道,这些看似便宜的垃圾袋,背后藏着大问题,居然是用重塑的洋垃圾制作的!
央视新闻都曝光过,许多未经妥善处理的洋垃圾,被一股脑儿丢进机器里,经过加热、融化、拉丝、冷却、切割等工序,摇身一变,成了再生塑料颗粒,接着又被加工成了这种廉价垃圾袋,甚至有些不良超市还拿它来装蔬菜水果。想象一下,那些来历不明、可能携带各种病菌和有害物质的洋垃圾,就这样变成了我们日常使用的垃圾袋,要是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遇到加热等情况,垃圾袋就会释放出超标的氯化氢和苯并芘等强致癌物质。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吸入这些有害气体,头疼发烧都是轻的,严重的还可能引发呼吸道感染,危害身体健康。
还有那核桃花生奶,名字听着多诱人啊,核桃、花生、牛奶,感觉营养满满,走亲访友带上一箱,看着也挺有面子,关键价格还特别便宜。老妈就经常买,觉得既实惠又能给家人补充营养。可谁能想到,央视财经频道记者暗访生产厂家后,真相让人瞠目结舌。整个生产车间里,压根儿就不见一粒核桃和花生的影子,所谓的核桃花生奶,全是用香精和添加剂勾兑出来的。那些号称牛奶的部分,其实就是加了添加剂的水,简单一搅拌,就呈现出了乳白色。更夸张的是,一瓶料汁就能生产出 9000 瓶 “核桃花生奶”。家里要是有小孩,可千万不能喝这种充斥着香精、添加剂的饮品。长期饮用,不仅没法补充营养,还会让脂肪和糖分在体内大量堆积,导致肥胖,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
再看看家里老人的另一习惯,超市包西瓜、干豆腐皮的保鲜膜,老妈总是舍不得扔,小心翼翼地留存下来,反复使用,给没吃完的食物继续包裹保鲜。但大家可能不知道,超市常用的这种大卷保鲜膜,多数是 pvc 材质的,甚至有些不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用的还是国家明令禁止的塑化剂 DEHA。在常温状态下,这种保鲜膜暂时保存食物,看着似乎没什么问题。可一旦把包裹着保鲜膜的食物放在蒸屉上加热,保鲜膜就像被 “点燃” 了定时炸弹,开始释放有毒物质。要是我们再把这些用有毒保鲜膜保存过的食物吃进肚子里,后果不堪设想。这些有毒物质会悄无声息地影响我们的内分泌系统,严重的话,甚至会引发癌症。要是你在家看到老人还在使用这种保鲜膜,可一定要赶紧劝他们扔掉。
还有那便宜的酸菜,也是个 “问题大户”。央视新闻早就曝光过老坛酸菜的问题,可有些厂家为了节省成本和时间,依旧我行我素。他们采用土坑发酵,工人直接脚踩菜叶,整个制作过程毫无安全保障;有的厂家无视食品安全标准和规范,使用过期或变质的原料,还随意添加色素、防腐剂等添加剂;更有甚者,制作环境肮脏不堪,设备陈旧老化,连卫生许可证等基本资质都没有。这样生产出来的酸菜,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食物中毒和感染风险。我们在选购酸菜时,一定要仔细注意产品的包装和标识,尽量挑选正规厂家生产、从正规渠道销售的产品,还要认真查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妥善保存和处理。
还有网上那些漂亮精美的瓷器,盘子、碗之类的,家家户户都需要。老妈在直播间看到那些价格便宜得不像话的瓷器,总是忍不住心动,买回家后还兴高采烈地拿出来,让我欣赏,问我漂不漂亮。但很多这种便宜瓷器,采用的是釉上彩法,就是在瓷器表面覆盖一层涂料。要是用这样的瓷器来装食物或饮料,食物就会和涂料直接接触。想象一下,要是不小心把这些涂料吞进肚子里,那该多可怕。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瓷器的色泽是否容易褪色,色泽鲜艳的地方是否凹凸不平,来初步判断瓷器的安全性。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来源:最寿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