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营市惠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赵金山:“你看今年的螃蟹,这一个三两多的母蟹,掰一下它的爪尖,非常有力量,它的倒数第二根腿要捏得捏不动,俗话说“钢筋腿”,它越硬说明它的肌肉越充实,它顶起来越高说明它里面的膏和黄就越充实,今年这个螃蟹又是一个丰收年。”
齐鲁网·闪电新闻讯 眼下,黄河口大闸蟹迎来开捕。山东从种业振兴、标准养殖、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上全面发力,打造叫得响的区域农产品品牌。
秋天第一口鲜来自黄河口,在东营市垦利区,9月13日,2025黄河口大闸蟹正式开捕!
东营市惠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赵金山:“你看今年的螃蟹,这一个三两多的母蟹,掰一下它的爪尖,非常有力量,它的倒数第二根腿要捏得捏不动,俗话说“钢筋腿”,它越硬说明它的肌肉越充实,它顶起来越高说明它里面的膏和黄就越充实,今年这个螃蟹又是一个丰收年。”
各大生鲜电商平台尝鲜通道同步开启,一只只鲜活的大闸蟹,经历严格筛选、抽检、捆绑和专业打包流程,借助冷链物流,24小时内,即可从黄河口直达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消费者餐桌。
东营市惠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英泽 :“越靠北的地方大闸蟹上市越早。现在是从9月份一直能卖到来年的清明节以前。”
黄河入海口,千分之三的淡盐水环境、碱性湿地土壤、适宜的气温以及无梅雨季干扰的气候,造就了大闸蟹独具特色的鲜甜口感与抢鲜上市的优势。然而,保障纯正“黄河口”基因的关键——育苗环节,曾长期制约着产业发展。
东营市垦利区海洋发展和渔业局三级主任科员肖志浩 :“有些养殖户会用南方的成熟品种,在引进的过程中,大闸蟹会有应激性,导致一些死亡率比较高一点,回捕率不高;直接运用原生品种来进行大规模商业化养殖,它会导致品质出现退化,养出来螃蟹有的大有的小。”
2020年起,垦利区与上海海洋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以黄河口野生大闸蟹为基础群体,采用全基因组选育技术筛选耐盐碱、早熟等优良基因,成功培育“黄河口1号”大闸蟹新品系至第三代,产量和关键优良性状指标显著提升。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生命学院教授吴旭干:“原来黄河口(大闸蟹)它只能养到1.5-2两,现在2.5-3两是非常正常,现在能耐千分之三的盐度,最终目标是耐到千分之五,不光是黄河口,整个沿黄会有千万亩的盐碱地适合养蟹。”
良种还须配良法。当地正推广盐碱地大闸蟹生态养殖规程标准,通过数字系统实时调控水体pH值、溶氧量,并保障水草覆盖率60%,构建适宜大闸蟹生长的“黄河口标准”环境。
东营市恒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辉 :“高标准化池塘,每亩产值突破15000元了,原来这一亩地800到900立方水量,我们现在400、500立方水就够了。原来几十斤的产量,现在二百六七到三百斤的产量。”
目前,垦利区已对1.7万亩养殖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和尾水治理,获批“全国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今年,东营全市7万亩精养大闸蟹,预计产量将达7500吨,产值突破11亿元。
东营市垦利区副区长周洪亮 :“去年我们成功进入澳门市场,今年将重点突破对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出口。黄河口大闸蟹已四次蝉联中国十大名蟹,品牌价值也已经达到了31.93亿元,南有阳澄湖、北有黄河口的市场口碑,也已经获得了普遍认可。”
来源:山东台看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