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化党建引领作用,激发基层党支部创新活力,宣州区检察院扎实开展支部品牌创建培育工作。继上期带大家感受第二党支部的党建成效后,本期将目光转向宣州区检察院第三(老干部)党支部的“晚渡宣舟·老骥献力”党建品牌。
引 言
为深化党建引领作用,激发基层党支部创新活力,宣州区检察院扎实开展支部品牌创建培育工作。继上期带大家感受第二党支部的党建成效后,本期将目光转向宣州区检察院第三(老干部)党支部的“晚渡宣舟·老骥献力”党建品牌。
简介:宣州区人民检察院第三(老干部)党支部现有党员24人,平均年龄69.58岁。其中“光荣在党50年”党员9人,最年长已经89岁,党龄超过59年。
一、筑牢组织根基,汇聚银发能量
优化班子结构,注入“源头活水”。宣州区检察院高度重视老干部党支部建设,针对离退休干部党员年龄、身体等实际情况,及时增补、选配党性强、作风正、有能力的退休党员担任支委班子,让在职党员担任老干部党支部的副书记,搭建起一座连接退休党员与在职支部的“桥梁”,保障上级决策部署、重要会议精神和检察工作动态能精准传达到每位退休党员。同时,年轻干警的新思想、新视角也能为老干部党支部注入“活水”,形成“老带新”传经验、“新帮老”促传承的良性循环。
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有章可循”。严格对标对表,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规章制度,推动组织生活规范化、常态化。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机制,确保“三会一课”等制度全面落实、全员覆盖。实行管理动态化机制,高标准建设“老党员活动室”,持续动态更新设备、书籍等活动载体,将其打造成为老同志们学习和娱乐的温馨家园。建立党员结对联系制度,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落实“三问两送一落实”机制——问生活、问所盼、问意见,送政治学习、送关怀服务,落实困难需求,确保老党员与党组织联系不断线、教育不停步、服务更精准。
二、强化寓教于乐,激发内生动力
固化学习机制,让学习有“章法”。年初由支委会研究制定全年学习、主题党日活动计划,明确学习、活动重点,通过支部大会告知每位党员,确保学习有计划。安排身体条件允许的老党员每月集中学习一次,将住得近、身体条件允许的两三个党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分组学,确保学习规律化。学习教育期间,建立结对帮学+送学上门机制,开展送学上门,确保学习形成“生物钟”,让学习融入日常。结合重大节日、历史事件纪念日设置主题学习月,让学习内容与时代脉搏同步,主题鲜明,确保学习有针对性。
细化学习方式,精准施教、学乐相融。对身体健康的“常动”型老干部,开展主题研学、讲座论坛等学习方式,通过实地看、现场听,增强学习的感染力和直观性。对因年龄、身体等不便外出的“居家”型老干部,采取“送学上门”,将学习资料及时由专人送到老党员的手中,进行一对一讲解、辅导。对“高龄修养”型老干部,突出“温情”聊天,传递组织的声音和关怀。“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室内与户外相补充、脑力和体力相协调”,有效提升学习吸引力,让老干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学习目的。
三、品牌活动显特色,“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银发智囊,建言献策。坚持党建引领,找准工作结合点,推动党建与社会发展、工作全方位融合。充分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以及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开展以“展示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党日活动,把老干部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组织离退休干部开展“我看宣城新变化,建言献策二十大”等座谈交流,到水东古镇进行调研,现场了解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发展、重点项目的建设情况,亲身体验区域经济新发展、新变化,积极为宣州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
倾献桑榆之力,助力检察事业。弘扬“离休不离岗、退休不褪色”的精神,组建“银龄”服务队、“五老”志愿服务队等,依托老同志经验优势贡献余热。适时搭建沟通平台,在学雷锋纪念日、“六一”儿童节、暑假、重阳节等特殊时间节点上,以座谈会、联谊会等形式,让老同志宣讲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让他们在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中传播知识,引导老干部发挥和传递正能量,助力检察事业。
第三(老干部)党支部创建成效
第三(老干部)党支部荣誉
集体表彰:
安徽省离退休干部职工示范党支部
宣城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宛陵银先锋”
个人荣光:
全省离退休干部正能量活动之星——秦明贵
来源:小超老师说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