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盛于9月12日发布最新研报,将芯原股份未来12个月的目标价由193元上调至220元,维持“买入”评级。这一调整反映了其AI订单驱动的持续强劲增长势头。
芯片产业链迎来双重利好:高盛上调芯原股份目标价至220元,存储芯片市场掀起新一轮涨价潮,人工智能正成为核心驱动力量。
高盛于9月12日发布最新研报,将芯原股份未来12个月的目标价由193元上调至220元,维持“买入”评级。这一调整反映了其AI订单驱动的持续强劲增长势头。
与此同时,存储芯片市场也迎来新一轮涨价潮。美光科技已通知客户,暂停所有存储产品报价一周,相关产品价格预计将调涨20%—30%。
高盛看好芯原,AI订单成核心动力
高盛对芯原股份的乐观预期,源于公司在AI计算领域订单的强劲增长。报告显示,芯原自7月初至9月中旬录得86%同比新订单暴增,推升公司在手订单至30亿元人民币。
这些订单中,64%来自AI计算板块,为未来业绩释放奠定坚实基础。高盛认为,这将为芯原后续业绩持续释放提供有力支撑。
支撑其增长的是公司在端侧和云端AI能力的全面布局。财通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公司作为国内AI ASIC 龙头,储备GPU、NPU、VPU 等6 大处理器IP,以及1600多个数模混合 IP 和射频IP,流片工艺覆盖至5nm,与全球主要晶圆厂深入合作。公司除了云端的VPU 和潜在AI ASIC 产品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厂商和云服务厂商以外,在端侧AI 领域公司亦有长期且深厚的布局,NPU IP 已在91 家客户的140 余款芯片中获得采用,多核扩展NPU 算力储备至400TOPS。公司已然形成端云两侧核心卡位优势。”
收购芯来科技,补齐CPU IP短板
9月11日晚,芯原股份宣布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国内领先的RISC-V IP供应商芯来科技的97.0070%股权。
完成后芯来科技将成为其全资子公司。此次收购旨在弥补芯原股份在CPU IP领域的重要空白,构建更完善的全栈式异构计算IP平台。
芯来科技作为中国RISC-V IP的先行者和领军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AI、汽车电子、物联网等领域,并且其RISC-V IP授权服务毛利率超过90%。
截至2025年6月末,芯原的半导体IP已被RISC-V主要芯片供应商的10余款芯片所采用,并为20家客户的23款RISC-V芯片提供了一站式芯片定制服务。
存储芯片涨价潮来袭,美光暂停报价
存储芯片市场方面,美光科技近日向渠道商发出通知,宣布其存储产品价格将上涨20%-30%。从9月14日起,所有DDR4、DDR5、LPDDR4、LPDDR5等存储产品全部停止报价。
协议客户价格全部取消,暂停报价一周。据供应链消息称,美光高层看到客户预测需求有重大供应短缺,故紧急暂停所有产品报价。
在此之前,闪迪已宣布将存储产品价格上调10%以上,拉开了存储芯片行业新一轮涨价的序幕。闪迪表示,受人工智能应用以及数据中心、客户端和移动领域日益增长的存储需求推动,公司正看到对闪存产品的强劲需求。
供需关系变化,AI催生存储新需求
存储芯片涨价的主要原因是供需关系变化。从需求端来看,AI应用推动及数据中心、客户端、移动领域存储需求强劲。
而在供应端,行业却面临供应紧缩,过去几年头部厂商主动减产。专业存储机构CFM报告称,预计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各大原厂四季度价格普涨,为明年春季行情定调。
AI爆发带来巨大存储需求,AI服务器对高端存储芯片的需求远超传统服务器。国内互联网巨头大力投入AI,资本支出大幅增长,拉动企业级存储需求。
全球头部厂商将产能从传统产品转向高端产品,导致传统存储产品供应紧张。数据显示,DRAM价格指数半年涨约72%。
技术迭代加速,HBM增长惊人
技术迭代也在重塑存储芯片行业价值。SK海力士预计到2030年定制HBM市场规模将增长到数百亿美元。HBM(高带宽存储器)正成为解决AI“内存墙”瓶颈的主流选择。
2024年HBM市场规模预计达170亿美元,到2030年有望增长至980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3%。
DRAM产业也因一般型DRAM合约价上涨、出货量显著增长,加上HBM出货规模扩张,2025年第二季度整体营收达到316.3亿美元,季增17.1%。
甬兴证券研究员陈宇哲和刘奕司在报告中指出:“我们持续看好受益先进算力芯片快速发展的HBM产业链、以存储为代表的半导体周期复苏主线。”
投资逻辑清晰,行业前景乐观
高盛采用2029年46倍P/E折现法对芯原进行估值,目标价上调至220元,较当前股价有近20%上行空间。同时上调了芯原股份2027至2030年净利润预测,增幅最高达7%。
尽管受研发投入增加影响,2025年盈亏预期由此前的1.39亿元净利润下调至1800万元净亏损,但随着收入规模扩大及效率提升,2026-2030年期间利润复合增长率将维持高位。
浙商证券指出,涨价趋势是存储行业需求回暖的必然结果:供需再平衡推动价格回升,技术迭代重塑产品价值,AI与边缘计算催生行业新需求。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报告中指出,NAND价格很有可能在四季度继续上涨,特别是在企业领域,且预计有利局面将持续到2026年。
随着AI应用推动数据中心、客户端和移动领域存储需求强劲增长,芯片行业迎来新一轮成长周期。存储芯片龙头美光科技暂停报价,行业涨幅预计达20%-30%。
资本市场上,芯原股份9月12日股价强势斩获20%涨停,收盘价报183.6元/股,创出历史新高,年内累计涨幅扩大至250.18%,总市值升至965.21亿元。
芯片行业的这波热潮,不再是简单的周期性反弹,而是由AI应用带来的结构性增长机遇。
综合华尔街见闻、每日经济新闻、券商中国、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等
来源:广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