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一次小行星撞击地球,温度剧烈升高到什么程度?能让地球上所有岩石和金属都融化!”在嘉兴市省身教育集团光明校区的报告厅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白武明的话,瞬间让全场中小学生屏住了呼吸。这场题为“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讲座,只是全国科普月中国科学院
“那一次小行星撞击地球,温度剧烈升高到什么程度?能让地球上所有岩石和金属都融化!”在嘉兴市省身教育集团光明校区的报告厅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白武明的话,瞬间让全场中小学生屏住了呼吸。这场题为“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讲座,只是全国科普月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嘉兴巡讲的一个缩影——8位涵盖地球物理学、航空技术、古生物学等领域的专家,5天内带来56场科普盛宴,把“宇宙的答案”送到孩子眼前。
“喜马拉雅山顶为什么有贝壳化石?”“大陆板块是怎么‘漂移’到现在位置的?”“极光背后藏着太阳的什么秘密?”白武明没有用枯燥的公式解答,而是把地质知识编成“地球的成长史”,还穿插互动游戏:让学生模拟板块运动,用道具演示火山喷发原理。原本抽象的科学概念,一下子变成了可触摸、可参与的“探险”。
“太生动幽默了!以前觉得地球构造很难懂,现在像听故事一样清楚。”六年级学生吴懿航眼睛亮晶晶的,他还记住了科学家“为验证猜想跑遍各地找证据”的细节,“以后我学数学、科学,也要像他们这样较真。”
同班的陈德邻则被“大陆漂移”震撼到:“原来几亿年前,亚洲和非洲是连在一起的!科学也太神奇了吧!”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巡讲不是短期工作,而是嘉兴市科协坚持了10年的“科学约定”——自2016年起,每年邀请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走进四五十所中小学,如今已成为嘉兴科普的“金名片”。更让人期待的是,从去年开始,巡讲队伍迎来了“新鲜血液”:3位来自天文、通信领域的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加入,把嘉兴受益学校从四五十所拓展至一百所,每年近10万名学生能现场和科学家对话。
“对老师和孩子都是‘眼界升级’。”省身教育集团光明校区科技辅导员王蕾很感慨,“当孩子知道‘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就在身边’,就会悄悄种下‘我以后也想搞科研’的种子——这是最珍贵的鼓舞。”
“小学生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眼里的‘为什么’,就是科学的起点。”白武明说出了所有巡讲科学家的心声,“我们做科普不只是讲知识,更想教孩子‘科学思维’:怎么提出问题、怎么找答案、怎么坚持探索。让他们知道,科学离生活不远,就在身边的每一片树叶、每一颗星星里。”
嘉兴市科协科普部相关负责人也提到了初衷:“搭建这个平台,就是想让老科学家的严谨、青年科学家的活力,一起点燃孩子的好奇心。现在播下的种子,未来可能会长成勇攀科学高峰的‘大树’。”
今年的巡讲在全国科普月期间还在继续——5月份已完成50场,全年将突破100场。接下来,这些“科学使者”还会走进嘉兴更多中小学,把宇宙的浪漫、科技的力量,送到更多孩子心里。
或许,今天在台下认真记笔记的某个孩子,未来就会带着“探索未知”的初心,走进中国科学院的大门,成为下一个“给孩子讲科学”的人。
来源:小蒋的科学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