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深陷预制菜争议,罗永浩三招占尽上风,贾国龙该如何破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13:58 1

摘要:西贝莜面村最近被顶上了热搜,很多顾客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说自己花了近百元在店里吃饭,发现菜是预制品加热的,但菜单上没写。这事儿很快就传开了,连罗永浩在直播里都批评西贝这样做不地道。

西贝莜面村最近被顶上了热搜,很多顾客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说自己花了近百元在店里吃饭,发现菜是预制品加热的,但菜单上没写。这事儿很快就传开了,连罗永浩在直播里都批评西贝这样做不地道。

这种事情也不是头一回了,早在2023年下半年,有顾客在上海的西贝门店点了份58元的酸汤莜面鱼鱼,觉得味道不对,问店员才知道这道菜是预制半成品加热的。

顾客觉得不值,把经历发到了网上,结果引来更多人附和,有人说在北京的西贝门店,点的羊肉烧卖也是预制的,38元一笼,比包子铺现做的贵多了。

在随后的2023年11月,西贝的创始人贾国龙在行业论坛上提到,用预制菜在餐饮业很正常,西贝预制菜的比例不到10%。这话让更多人觉得不满,毕竟西贝官网上面写着现做现卖,拒绝预制,和他说的话互相矛盾。

去年1月,罗永浩在直播里提到了这件事,他并没有直接骂西贝,而是提了三个建议:用了预制菜就得明说;价格要和预制菜或现做挂钩;最好请第三方机构来监督。这三句话说到了消费者的心坎里,当天就上了热搜。

其实预制菜在餐饮业并不算什么新鲜事。麦当劳的汉堡肉饼、肯德基的薯条都是预制后再加工的,但它们会在菜单上说明。西贝的问题是一边收着现做的价格,一边偷偷用预制菜,还不告诉消费者。

有数据显示,西贝2023年的人均消费是92元,比其他西北菜餐厅高出了近30%,消费者自然会觉得自己吃亏了。针对此事,在去年2月北京、上海等地的部分门店开始在菜单上标注含预制成分,但字体很小,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2023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指出,有72%的消费者可以接受预制菜,但前提是得让他们知道。有网友表示自己并不反对预制菜,只是觉得花90多块钱吃加热菜有点亏。

有记者去西贝探店,问服务员哪些是预制菜,对方支支吾吾说不清楚。网友们现在终于明白罗永浩那三招为啥能获得支持了:第一招是明码标注,让消费者有选择权。第二招是价格匹配,不能拿预制菜卖现做的价。第三招是第三方监督,让企业的说法有凭据。

西贝后来也想补救一下,因此在去年3月宣布和一家检测机构合作,但直到现在,哪些菜用了预制菜,占比是多少,还是没说清楚。

贾国龙最近在内部会议上表示要加快预制菜透明化进程,但是具体怎么做并没有明确说法。再看看同行老乡鸡,早在2023年就公开了所有预制菜品,还标出了加工厂家;海底捞更是把后厨监控直播给大家。这些做法虽然麻烦,但换来的是消费者的信任。

现在网友们都在等待西贝的正式表态和行动,餐饮这行能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消费者心里有杆秤,称的不只是菜的分量,还有商家的诚意。

来源:时光故事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