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弘扬人文智慧、传播传统文化,兼具科普与启发意义,不传播封建迷信,也不涉及宗教崇拜。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以开放的心态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弘扬人文智慧、传播传统文化,兼具科普与启发意义,不传播封建迷信,也不涉及宗教崇拜。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以开放的心态领会传统文化的精髓。
胡同口的张木匠,最近不爱出摊了。
人坐在家里,不说修补桌椅,连手里盘了多年的核桃都撂下了。
就那么坐着,一口一口地抽烟,抽得满屋子都是呛人的烟火气。
旁人问他怎么了,他也不答,眼皮耷拉着,像庙里打瞌睡的泥像。
可街坊们心里都明镜似的。
他那个上高中的儿子,小名叫石锁的,又跟他闹翻了。
石锁这孩子,人长得挺拔,眉眼也周正,就是那张嘴,像淬了毒的刀子。
那天下午,张木匠让他把刨花扫一扫。
就这么一句话。
搁别人家孩子,应一声,拿起扫帚就干了。
石锁不行。
他把手机往桌上重重一拍,梗着脖子喊:
“天天让我干活,我是你儿子还是你长工?”
张木匠的脸,当时就挂下来了。
“我养你这么大,让你扫个地怎么了?”
“养我?你给过我什么?同学都用最新款的手机,穿名牌的鞋,我呢?你看看你这破木匠铺子,我走出去都嫌丢人!”
话一出口,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
张木匠气得浑身哆嗦,抄起手边的木尺就要打。
石锁眼睛一瞪,比他还横。
“你打啊!你今天打死我,明天就等着去派出所捞人!”
说完,门一摔,走了。
留下张木匠一个人,对着满屋的木头疙瘩,气得心口疼。
这事在胡同里不是第一回了。
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
老的说小的不孝,小 V 的说老的不懂。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成了一笔烂账。
有热心肠的大妈去劝,说孩子大了,叛逆期,得顺着毛捋。
张木匠一听就来火。
“顺着他?再顺着他就要骑到我脖子上拉屎了!”
也有人劝他,干脆狠下心,棍棒底下出孝子。
张木匠叹口气,摇摇头。
“打?打完了,心就远了,家也散了。”
这事啊,就这么僵着。
像一锅温水,看着不起眼,底下却咕嘟咕嘟,早晚要把锅烧穿。
我那有点神叨叨的三爷爷,听说了这事,捻了捻山羊胡子,说了一句没头没尾的话。
他说,这张木匠啊,是光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
他只看见了乌鸦叫丧,没等着乌鸦反哺。
这话说的,云山雾罩。
可他老人家讲究,话从不说第二遍,剩下的,得自己悟。
他说,世上有一种定律,书上没有,是老祖宗从土里刨出来的,叫乌鸦定律。
乌鸦这东西,名声不好。
叫声嘎嘎的,难听,像是谁家办丧事。
落在谁家房顶上叫唤几声,那家人准得心惊肉跳好几天。
都说它是报丧鸟,不吉利。
孩子的顶嘴、不尊重,就像这报丧的乌鸦。
天天在家里叫,句句戳心窝子,把好好的一个家,搅得人心惶惶,不得安宁。
这是乌鸦定律的第一层,叫凶相。
张木匠看见的,就是这个凶相。
他觉得儿子就是来讨债的,是来败坏他家风水的。
所以他生气,他愤怒,他想动手。
他这是在用自己的火,去点孩子身上的炸药。
结果呢?
两败俱伤,家里乌烟瘴气。
可凡事都有另一面。
乌鸦还有个名字,叫孝鸟。
古书上写得明白,乌鸦反哺,羔羊跪乳。
说的是小乌鸦长大了,翅膀硬了,能飞了,第一件事不是远走高飞,而是回头找食,一口一口喂给那已经飞不动的老乌鸦。
这是乌鸦定律的第二层,叫吉相。
这吉相,就藏在凶相的底下。
像一块璞玉,外面包着一层臭烘烘的泥。
你光看着泥嫌恶心,一脚踢开了,那这辈子你都见不着里头的玉。
乌ar 定律的根子,就在这儿。
孩子身上,同时住着两只乌鸦。
一只是天天叫丧的,一只是等着反哺的。
你用什么态度对它,就决定了哪只会长大,哪只会饿死。
你冲他发火,跟他对骂,就是天天拿鱼拿肉去喂那只报丧鸟。
你把它喂得膘肥体壮,它叫得就更起劲,声音更大,最后把家里的那点福气、那点和气,全给叫散了。
你要是能沉住气,看透这层凶相,不去理会它的聒噪。
你做的饭,照样给他吃。
你该给的钱,照样给他花。
你只是不再用耳朵去听他的恶言恶语,而是用眼睛去看他这个人。
这,就是在饿那只报桑鸟,同时,给那只反哺鸟,悄悄地撒食。
时候到了,叫丧的饿死了,反哺的就该登场了。
这事,急不得,也错不得。
一步错,步步错。
很多家庭的悲剧,不是孩子坏,是大人从一开始,就喂错了鸟。
有人不信这个邪。
说这都是虚头巴脑的道理,不管用。
孩子不听话,就是欠管教。
这话,听着硬气,其实是没办法的办法。
为什么有的孩子,你怎么管他都跟你拧着来?
有些事,它不在道理上,在相上,在气上,甚至在命上。
我见过一个女人,姓王,我们都叫她王嫂。
她那个姑娘,叫小琴,也是个顶嘴的专业户。
王嫂说往东,她偏要往西。
王嫂让她学文,她非要去搞美术。
母女俩一说话,不出三句,必定吵起来。
王嫂愁得不行,头发一把一把地掉。
有一次,她俩又在院子里吵。
我正好路过,就多看了两眼。
这一看,心里就有数了。
那个叫小琴的姑娘,相上就带着一股不服的气。
额头尖窄,发际线乱糟糟的,像刚被风刮过。
这种相,主心思重,爱钻牛角尖,一件事能琢磨八百个弯,最后把自己绕进去。
两道眉毛,不是顺着长的,有些毛是倒着、拧着长的,眼看就要连到一块儿去了。
这在相书上,叫逆反眉。
长着这种眉毛的人,天生骨子里就带着一股劲儿,你越是压着他,他弹得越高。
最要命的是她的嘴。
嘴唇薄,像刀片,嘴角还微微向下撇着。
相书上说,唇薄者言语也薄,说话不给人留余地。
嘴角向下,是为覆船口,主晚景凄凉,也代表着心里总有不平事,看什么都不顺眼。
就这几样凑在一块儿,你想让她当个乖乖女,比让猫不偷腥还难。
这是孩子身上的“顶嘴相”。
可光看孩子,不公平。
我又去看她妈王嫂。
王嫂的相,问题更大。
她常年皱着眉头,眉心那块儿,已经拧成了一个疙瘩,隐隐约约有一道竖着的纹路,像一根针悬在那儿。
这叫悬针纹。
主操心劳碌,性子急,心里存不住事,也容不下人。
她的法令纹,就是从鼻子两边延伸到嘴角的纹路,又深又长,而且看那趋势,快要绕进嘴里去了。
这叫螣蛇锁口,也叫饿死纹。
倒不是说真会饿死,而是说,这种人啊,心里苦,抱怨多,说出来的话,十句有九句是带刺的,是伤人的。
她自己觉得是为孩子好,可说出口的话,就像冬天的冰雹,噼里啪啦打在人身上,除了疼,什么也留不下。
还有她的眼神。
她看自己姑娘的时候,那眼神里,没有暖意,全是嫌弃、失望、不耐烦。
这种眼神,本身就带着煞气。
孩子天天被这种“眼煞”盯着,就像一棵小树苗,天天被冰雹打,被刀子割,它能长得直溜、能长得茂盛吗?
它只会长得歪歪扭扭,浑身是刺,以此来保护自己。
所以你看,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
是两个人的气场,拧在了一起,成了一个死结。
孩子有顶嘴的相,当妈的,有催火的相。
干柴遇烈火,一点就着。
除了面相,还有声相。
那天小琴跟她妈吵架,那声音,又尖又利,像用指甲划玻璃,听得人心里发毛。
这种声,叫破金声。
金,主情义、规矩。
破金声一出,情义就破了,规矩也乱了。
而王嫂的声呢,是吼出来的。
那声音,像是旱地里打了个雷,光有动静,不下雨。
这种声音,最是惊神。
家里头,本来是有一些安宅的、佑人的神明气场的。
你这么天天吼,天天惊雷阵阵,就把这些好的气场全给惊走了。
好的走了,那不好的,自然就进来了。
家里气场一乱,人就跟着乱。
人一乱,说的话,做的事,就更乱。
恶性循环。
有些结,是后天打上的。
有些结,是先天带来的。
我老家有个远房亲戚,姓赵,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
他儿子,是我们那一片出了名的“混世魔王”。
从小就不听话,上学逃课,在家砸东西,长大了更是没个正形,成天跟一帮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
老赵两口子,为这个儿子愁白了头。
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好话说尽,坏事做绝,没用。
那孩子看他爹,就像看仇人。
有一回,老赵气急了,说要跟他断绝父子关系。
那孩子冷笑一声,说:“求之不得。”
后来,有个懂点命理的先生路过他们村,老赵把他请到家里,把两个人的生辰八字递了过去。
先生掐指一算,摇了摇头。
他说,你们俩啊,天生就是来打架的。
老赵属马,他儿子属鼠。
地支里头,子午相冲,也就是鼠马相冲。
这是六冲里最厉害的一冲。
水火不容。
一个像火,一个像水,搁一个锅里,除了“刺啦刺啦”地响,最后把锅烧干,不会有别的结果。
这还只是属相。
先生又看了他俩的日柱,更是摇头。
说是天克地冲。
这就严重了。
年命相冲,只是说大方向上合不来。
日柱相冲,那是从根子上就犯克,一见面,骨子里的那种排斥感就出来了,谁也控制不了。
这不是谁对谁错,是老天爷在他们出生的那一刻,就给安排好的剧本。
先生又说,他这个儿子,命里带的“伤官”太旺。
命理上,伤官是颗凶星,代表着不服管束,思想天马行空,能言善辩,但也容易惹是生非,尖酸刻薄。
顶嘴吵架,是伤官旺的人的拿手好戏。
老赵一听,脸都白了。
“先生,这……这是不是就没救了?”
先生说,也不是。
命书上讲,伤官旺,最好有“印”来配。
伤官是匹野马,“印”就是缰绳。
印,代表着学识、德行、修养,也代表着母亲的慈爱和包容。
对付伤官旺的孩子,你不能跟他硬碰硬,你越硬,他越反叛。
你得当那个“印”,用德行去感化他,用知识去引导他,让他从心里服你。
就好比驯马,你光用鞭子抽,马可能一时怕你,但心里不服,早晚要尥蹶子。
你要是懂它的习性,给它好料,耐心陪着它,慢慢地它就把你当自己人了,到时候不用你催,它自己就跟着你跑了。
老赵听得半懂不懂,就问:“那我该咋办?”
先生说:“你脾气太燥,当不了这个‘印’。这事,得让你媳妇来。”
他又看了看老赵儿子的八字,说:“这孩子命里还带七杀,也是颗凶星,主刚烈、霸道。吃软不吃硬。你得让他从心里佩服你,他才能听你的。”
老赵想了半天,说:“我一个种地的,他能佩服我啥?”
先生笑了。
“你会的,他都不会。你能吃的苦,他吃不了。你把他带到地里,让他跟你一起干活,别说话,就干。让他看看,一粒米是怎么来的。他什么时候服了,什么时候这结就解了。”
这都是命里的牵扯,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
还有一种说法,更玄乎一点。
佛家讲,子女跟父母,逃不出四种缘分。
报恩的,报怨的,讨债的,还债的。
报恩的,不用你管,他自己就孝顺得不得了,是你前世积了德,这辈子他来还你。
报怨的,就是你前世欠了他的,他这辈子就是来让你生气的,怎么看你都不顺眼。
讨债的,是你前世欠了他钱,这辈子他就拼命花你的钱,把你折腾得筋疲力尽。
还债的,是你前-世有恩于他,他这辈子来给你当牛做马,任劳任怨。
那些不尊重你,还天天跟你顶嘴的孩子,多半是报怨或者讨债的来了。
你一听,可能更生气了。
凭什么啊?
别急。
你要是明白这是前世的旧账,心里那股火就能先消一半。
既然是旧账,打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你打他一巴掌,骂他一句,等于是在旧账上又添了一笔新账。
这账就越滚越大,这辈子还不完,下辈子还得还。
那怎么办?
甘心还债。
把他当成你的债主,当成来渡你的菩萨。
他每一次顶嘴,都是在提醒你,你的修行还不够,你的耐心还不够,你的德行还不够。
你把他当成一块磨刀石,他越是折腾你,你的心性就磨得越光滑,越沉静。
等你心里真这么想了,你看他的眼神就不一样了。
不再是嫌弃和愤怒,而是怜悯和慈悲。
你是在可怜他,也是在可怜前世那个造下恶因的自己。
你气顺了,态度柔了,你身上的气场就变了。
孩子是很敏感的,他能感觉到你身上的变化。
你这块冰化了,他那块铁,慢慢地,也就不那么硬了。
债还清了,缘分就转了。
报怨的缘,也能转成报恩的缘。
这叫,转念。
除了这些看不见的,还有些看得见的,能改的。
那就是家里的风水。
人住在屋子里,就像鱼活在水里。
水质不好,鱼肯定生病。
屋子格局不好,人住久了,心性、运势,都要出问题。
我去看过一家,也是孩子叛逆得不行,说要退学去当什么网络主播。
他爸妈快愁死了。
我进他家门一看,就觉得不对劲。
他家是南北通透的户型,前门正对着后阳台的落地窗,中间没什么遮挡。
风从前门进来,直接就从后窗出去了。
这在风水上,叫穿堂煞。
也叫一箭穿心。
这种格局,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聚气。
财气不聚,人丁的和气也不聚。
家里人待不住,心总是往外跑。
住在里面的人,性子也容易急躁,沉不住气。
我再去看他孩子的卧室。
问题更多。
孩子的房门,正对着父母的房门。
门对门,在风水上叫斗口煞。
主口舌是非,家人之间容易吵架。
一开门就看见对方,相看两生厌。
走进他房间,一张大书桌,正对着墙壁摆着。
孩子学习的时候,就是面壁。
你想想,一个人天天对着一堵墙,跟坐牢有什么区别?
思路受堵,心情压抑,心里那股火没地方发,不就只能扭头跟父母发吗?
他的床,更要命。
床头上方,正好有一根房梁压下来。
这叫横梁压顶。
睡在下面的人,睡眠质量肯定不好,多梦,心神不宁,脾气自然也就暴躁。
还有他书桌的摆放。
左手边,是青龙位,主贵人、学业。
右手边,是白虎位,主小人、是非。
风水上讲究,青龙宜动,白虎宜静。青龙要高,白虎要低。
他那个书桌,左边空荡荡的,就一个笔筒。
右边倒好,堆了一大堆模型、手办,还有一个带刀架的兵器模型,张牙舞爪的。
这叫白虎压青龙。
主家里的小辈气焰嚣张,不服管教,容易惹是生非,严重的还会有血光之灾。
我把这些问题一一指出来。
他爸妈听得目瞪口呆。
说以前从没注意过这些。
我说,这些东西,就像空气,你看不见它,但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你。
孩子的心性,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环境养成的。
你给他一个争斗、压抑、气场不顺的环境,却指望他长成一个平和、上进、懂事的孩子,这不现实。
后来,他家按照我说的,做了调整。
在门口加了玄关,挡住穿堂风。
孩子的房门挂上门帘,化解斗口煞。
书桌换了个方向,靠窗摆放,面朝开阔处。
床也挪了个位置,避开了横梁。
书桌上的东西重新整理,左边放了盆绿植,右边清空了。
说来也怪。
就这么一捣鼓,过了小半年,听说那孩子安生多了。
虽然还是有自己的想法,但不再像以前那样,一点就炸,能坐下来跟父母沟通了。
风水,有时候就是一层窗户纸。
你不捅破,就永远在里头憋着。
捅破了,气就顺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根子上的法子,就两个字:转、化。
转,是转念。
化,是化解。
道家讲,道法自然。
意思是,要顺着事物的规律来,不要硬抗。
孩子的性子,就像五行一样。
有的孩子属木,生机勃勃,就得顺着他长,稍加修剪就行,你非要把他掰弯,他就宁折不弯。
有的孩子属火,脾气爆,一点就着,你就不能再给他火上浇油,得用水去济他,用土去泄他。
水,是柔情,是耐心。
土,是厚重,是包容。
你跟他硬碰硬,就是火上加火,最后只会烧掉整个家。
道家还讲,无为而治。
这“无为”,不是什么都不管。
是什么都不“妄为”。
父母的打骂、说教、控制,很多时候都是“妄为”。
是你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真正的无为,是你在旁边静静地看,看清楚他的性子,看明白问题的根源,然后用最省力的方式,轻轻地“拨”一下。
四两拨千斤。
与其跟他吵得面红耳赤,不如默默地给他做一顿他最爱吃的饭。
身体的满足,有时候比语言的说教,更能软化一颗坚硬的心。
这叫,以食养性。
与其天天盯着他,不如多花点时间,管好自己。
父母自身的福德,才是孩子最好的风水。
你去读读经,念念佛,哪怕只是管住自己的嘴,不说一句伤害人的话。
你身上的气场变得祥和了,清净了,这种气场会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慢慢地,就把孩子的戾气给化解了。
你自身福报厚了,就像一棵大树,根深叶茂,孩子这只小鸟,自然愿意飞回来,在你这里筑巢。
民间也有一些简单的小法子。
比如,在家里最容易吵架的地方,比如客厅,放一杯清水,每天换。
取清水化浊气的意思。
或者,父母可以给自己下一个戒。
就一个月,不对孩子说一句重话。
你试试看。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场艰难的修行。
当你熬过去了,你会发现,你变了,孩子也跟着变了。
最重要的一条,是敬祖。
一个不敬祖宗的人,很难从骨子里生出对父母的孝心。
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儿。
一个没有根的人,就像浮萍,飘到哪儿算哪儿,心里没有敬畏。
有空了,带孩子去祖坟上烧烧纸,磕磕头。
给他讲讲爷爷奶奶,太爷爷太奶奶的故事。
让他知道,有那么多人,在他看不见的地方,看着他,护着他。
他的这条命,是怎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当他对祖先有了敬畏,对父母的尊重,才会慢慢生出来。
这是寻根的法门。
说到底,又回到了开头的“乌鸦定律”。
那只叫丧的乌鸦,就是孩子身上所有的缺点,所有的叛逆,所有的让你不顺眼的地方。
那只反哺的乌鸦,就是他藏在心底的良知,那点还没被磨灭的孝心。
你天天盯着那只叫丧的乌鸦,跟它生气,跟它对骂,它只会越叫越凶。
你若能转过头去,假装听不见它的叫声,只是默默地,用你的耐心,用你的改变,用你的德行,去喂养那只沉默的反哺鸟。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耳边的聒噪,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停了。
而那只曾经瘦弱的反哺鸟,已经羽翼丰满。
它会衔着世上最甜美的果实,飞到你的面前,低下它的头颅。
这其中的过程,或许很长,很熬人。
但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因为家这块地,种什么,长什么。
你种下的是怒火和争吵,收获的必然是怨恨和分离。
你种下的是忍耐和慈悲,收获的,才会是孝顺和安宁。
张木匠后来怎么样了,我不知道。
但我猜,他如果想明白了,就不会再坐在家里抽闷烟了。
他会站起身,掸掉身上的烟灰,走进厨房,给自己,也给那个叫石锁的孩子,下碗面条。
或许,还会卧上两个荷包蛋。
世上的事,有时候,就这么简单。
一碗面,两个蛋。
可能就胜过千言万语。
来源:田雪说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