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市擘画南江流域现代蚕桑丝绸产业经济带 “一轴一园三区三产业……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13:15 1

摘要:该市正在启动南江流域现代蚕桑丝绸产业经济带建设,沿南江流域为中心轴,在云安区建设蚕桑丝绸产业园,以郁南县、罗定市、云安区为产业集聚区,打造优质茧丝绸、蚕桑食药用和蚕桑生物农业三大产业,形成“一轴一园三区三产业”的总体格局。这个规划深度融合南江区域的海上丝绸之路

记者从云浮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该市正在启动南江流域现代蚕桑丝绸产业经济带建设,沿南江流域为中心轴,在云安区建设蚕桑丝绸产业园,以郁南县、罗定市、云安区为产业集聚区,打造优质茧丝绸、蚕桑食药用和蚕桑生物农业三大产业,形成“一轴一园三区三产业”的总体格局。这个规划深度融合南江区域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底蕴,全力打造集产业转型升级、农民稳定增收、生态持续优化于一体的现代蚕桑产业标杆,为全市“百千万工程”提供高质量农业产业发展样本。

南江流域现代蚕桑丝绸产业经济带 “一轴一园三区三产业” 的总体格局

锚定 “十年走在前” 目标 多维指标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

这次产业带建设带有“传统升级+多元拓展”的双轮驱动模式特征。从规划看,形成一条“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十年走在前”的递进式发展路径,目标清晰指向将云浮打造为广东茧丝绸产业强市、国家蚕桑生物产业基地及现代蚕桑产业发展示范区。南江流域现代蚕桑产业经济带明显有着经济、社会、生态三重目标考量,建成之后,将成为全国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典范。

产业带建设的经济目标要求一方面持续巩固蚕茧、生丝、丝绵等传统主产品的核心优势,另一方面深度挖掘桑叶、桑果、蚕蛹、蚕沙等资源价值,大力拓展健康食品、多功能农业投入品、生物质材料及文旅融合等新业态,最终形成“三大产业联动、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产业链。产业带建成后,桑园面积将稳定在10万亩以上,预测养蚕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突破3万元。同时,蚕桑丝绸产业综合产值将实现阶梯式跃升,2026年力争突破10亿元,2033年冲刺20亿元大关,为农民增收与产业升级构建长效保障机制。

罗定市太平镇双角村的桑树种植园

传统蚕桑种养基地的巩固和改造,保障了优质原料蚕茧稳定供应,夯实传统茧丝绸产业根基;通过攻关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将对食药用、饲料用、肥料用等领域进行多元开发,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依托科研院所技术支撑与龙头企业带动,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最终实现政府增税、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社会目标,形成产业的良性循环。

产业带建设还将合理利用土地、水、与生物质等自然资源,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原则,开展蚕桑产业的绿色发展。通过产业带建设,充分发挥产业对环境的调节功能,通过集约化生产、经营管理,应用现代农业科技技术,构建桑基鱼塘等良好的生态循环生产模式,从而达到可持续利用资源和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郁南县东坝镇的千亩桑海

差异化空间布局 三县区协同发力构建产业新格局

作为广东省传统蚕桑主产区,云浮虽然拥有悠久的蚕桑种养历史,但产业从种养、采收到加工的机械化水平仍相对较低,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及整体效率也有待进一步提升。这次产业带的建设,将通过云安、罗定、郁南三个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优化,形成差异化的产业分工,延长产业链条,从而使传统蚕桑原料或低价值产品往高附加值产品升级,推动南江流域的蚕桑产业从“传统农业”向“高效工业化”跨越。

在云安区重点建设的蚕桑丝绸产业园,通过精准招商引资,培育香云纱、蚕桑食药用产品、蚕桑生物饲料等新业态,打造产业规模效益标杆。

位于云安区高村镇的蚕桑研习所内,展示着云浮市御华茧丝绸有限公司的高档蚕丝产品

郁南县、罗定市、云安区作为三大蚕桑茧丝绸产业集聚区,依据各地产业基础与发展潜力,明确差异化功能定位。

郁南县定位为“茧丝绸加工集聚区”,在现有传统蚕桑种养与茧丝加工基础上,重点提升茧丝绸加工产能与产品品质,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提质扩容”转型。

罗定市定位为“现代蚕桑种业集聚区”,在强化家蚕种业与桑叶茶产业优势的同时,加大家蚕品种储备力度,完善桑树种业体系建设,巩固广东省现代蚕桑种业核心地位,做大做强桑叶茶地方特色品牌。

罗定市太平镇双角村在恒温室中育蚕

云安区定位为“蚕桑新业态产业集聚区”,在夯实现有蚕桑全产业链基础上,大胆探索人工饲料养蚕、蚕蛹多元化利用等创新领域,打造产业转型升级“试验田”与“先行区”。

在云浮市御华茧丝绸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车间缫丝

以上,沿南江流域为中心发展形成轴心,形成“串珠成链”的空间发展格局,三大县(市、区)通过功能互补、资源共享、辐射带动,形成“各展所长、协同共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功能赋能+路径支撑 筑牢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石

目标细化和路线图,是保障现代产业建设成功的基础。为确保产业带建设落地落细,南江流域现代蚕桑产业带规划明确要求形成生产营销、科研人才、科普文旅三大核心功能,并制定科研攻关、技术赋能、品牌塑造三大产业推进路径,为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生产营销功能聚焦标准化、规模化种养体系建设,加大蚕桑产品多元化开发力度,丰富产品矩阵,持续擦亮“云浮蚕桑”品牌,提升行业影响力与市场知名度,拓宽线上线下融合的营销渠道。

科研人才功能通过组建蚕桑生物产业研究院,整合省内外优质科研资源,围绕产业链延伸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破解品种改良、技术应用等“卡脖子”难题,同时搭建专业人才培训平台,培育一支懂技术、善经营的蚕桑技术人才队伍,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科普文旅功能则以云浮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深厚的南江文化底蕴、悠久的蚕桑历史及特色民俗风情为依托,以蚕桑丝绸文化为主题,以蚕桑健康食品、养生体验为载体,打造集科普教育、休闲观光、健康养生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郁南县东坝镇农户在采摘桑枝食用菌

这条产业路径要求坚持创新驱动,从建立“研发、生产、加工、营销(品牌)”四大关键环节入手,建设云浮市蚕桑茧丝绸全产业链。

首先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科研攻关,围绕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需求,破解产业发展瓶颈,为产业创新注入核心动力; 其次大力推动新技术、新装备的产业化应用,提升生产效率与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蚕桑茧丝绸龙头企业,夯实产业“硬核”实力。

充分发挥媒体作用,推行优质蚕桑产品品牌建设,建立起消费者认可的优质品牌,营造消费者信赖云浮蚕桑产品的形象,同时拓展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型销售渠道。“产品提质、品牌提效、渠道拓宽”三驾马车齐发力,将推动产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

随着规划的逐步落地实施,云浮市南江流域现代蚕桑丝绸产业经济带将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不仅为广大蚕农开辟稳定增收的新路径,更将为广东乃至全国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云浮经验”。

文 | 记者 郑俊良

图 | 受访者提供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