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老板骂罗永浩是黑社会,这下没法收场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5 12:43 1

摘要:起初,罗永浩只是简单发文吐槽西贝菜品又贵又难吃,且几乎全是预制菜,本以为只是个人消费体验的抒发,却像点燃了火药桶,引发了西贝老板一连串的 “应激反应”。

先说重点:

西贝与罗永浩之间的“预制菜争议”持续发酵,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罗永浩曾于9月13日表示将“停战”,称自己“要去忙正事了”。

然而在9月14日,随着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称其为“网络黑嘴”的截图流出,罗永浩再度回应,并向贾国龙“宣战”。

值得一提的是,罗永浩还喊话,要和贾国龙来一场网络直播对话。

在这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一场网络骂战能瞬间点燃大众的关注热情,西贝老板贾国龙和罗永浩之间关于预制菜的纷争便是如此。

起初,罗永浩只是简单发文吐槽西贝菜品又贵又难吃,且几乎全是预制菜,本以为只是个人消费体验的抒发,却像点燃了火药桶,引发了西贝老板一连串的 “应激反应”。

西贝老板贾国龙迅速召集媒体开发布会,言辞凿凿地称西贝门店 100% 没有预制菜,还信誓旦旦地要起诉罗永浩,甚至开放全国 370 家门店的后厨,试图以此自证清白。

可事与愿违,后厨开放后,暴露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媒体发现后厨不仅有保质期长达 18 个月的腌制冷冻鱼、24 个月的羊排,还有厨师无证上岗、用漏勺通下水道等乱象。

这些问题被曝光后,舆论一片哗然,争议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无奈之下,西贝不得不关闭后厨参观活动。

面对这场来势汹汹的舆论风暴,贾国龙似乎服软了。他在行业群里道歉,表示自己应对方式有错,要改,还称要做餐饮界的胖东来,立志透明经营。

罗永浩此前也发微博称要休战,将预制菜的问题交给国家规范。本以为这场风波会就此平息,可没想到,贾国龙道歉信的后半部分被扒出,他竟骂罗永浩是网络黑社会。

这一下,刚要熄灭的战火再次熊熊燃烧,罗永浩直接炸了,发博宣战要跟西贝对抗到底,西贝也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西贝如今正深陷创办以来的最大危机。由于这次预制菜风波,全国门店单日收入锐减 200 万。

在这样的巨大压力下,贾国龙之前还强硬地要和罗永浩争个高下,之后却又滑跪道歉,本想挽救企业口碑,可这前后矛盾的操作,尤其是对罗永浩的侮辱性言论,实在让人看不懂。

之前罗永浩质疑的是西贝企业使用预制菜不透明以及价格虚高的问题,而贾国龙一句 “网络黑社会”,将单纯的消费质疑上升到了对他人格的攻击,彻底改变了问题的性质。

据说,西贝这一系列看似 “迷幻” 的操作,背后是营销公司华与华出的主意。他们想着利用罗永浩带来的泼天流量,召开记者发布会,开放后厨,以此吸引更多关注,提升品牌形象。

可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前提,那就是西贝自身的后厨真的经得起大众审视吗?

事实证明,西贝不仅经不起细看,还在大众的眼皮子底下暴露了诸多问题。这就好比在自家客厅约架,最后损坏的都是自己家里的东西,西贝这波操作无疑是自投罗网。

其实,预制菜本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西贝老板认为只要不是拿过来直接热一下就吃的,就不算预制菜,即便食材存放时间很久。但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只要不是当场现做,食材不是鲜活的,那就是预制菜。这种认知差异,也是此次争议的导火索之一。

对比其他餐饮品牌,肯德基、麦当劳、老乡鸡等也都不同程度地使用预制菜,可为何网友的怒火没有烧到他们身上呢?关键在于这些品牌做到了公开透明,价格也公道。

就拿老乡鸡来说,很早就公开了使用预制菜的溯源报告,每个门店都清楚标注菜品是现做、半预制还是复热预制,供顾客自主选择。几块钱一份素菜,十几块钱一份荤菜,价格亲民,消费者自然愿意买单。

而西贝呢,定价让普通人望而却步,像罗永浩提到的 21 块钱一个的大馒头,比黑珍珠一级餐厅还贵,结果还被发现是冻货。

大众真正在意的,并非餐厅是否使用预制菜,而是在支付了高价后,得到的却是与价格不匹配的半成品,还被商家以 “新鲜现做” 的名号所欺骗。如果西贝能像老乡鸡一样,坦诚告知消费者菜品情况,合理定价,或许也不会陷入如今这般困境。

消费者并非排斥预制菜,在忙碌时,预制菜也能解燃眉之急。但商家不能隐瞒,不能剥夺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更不能用预制菜以次充好还漫天要价。

这场西贝与罗永浩的风波,给所有餐饮企业敲响了警钟。在如今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消费体验、食品安全和知情权的时代,企业唯有真诚对待消费者,做到信息透明、价格合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否则,即便曾经拥有良好口碑,也可能因为一次对消费者的不尊重,而让多年积累的品牌形象毁于一旦。毕竟,消费者的信任一旦失去,就很难再挽回。

来源:大佬灼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