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赓续以民为本教育理念 培育优秀乡村教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9 03:59 1

摘要: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之一是平民教育家晏阳初1936年创办的湖南省立衡山乡村师范学校。这所百年学府秉承以民为本的教育理念、知行合一的实践品格、因地制宜的育人方法,以“培养乡村改造领袖”为使命,始终将平民教育基因融入乡村振兴,扎根乡村、服务民生,谱写了培育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之一是平民教育家晏阳初1936年创办的湖南省立衡山乡村师范学校。这所百年学府秉承以民为本的教育理念、知行合一的实践品格、因地制宜的育人方法,以“培养乡村改造领袖”为使命,始终将平民教育基因融入乡村振兴,扎根乡村、服务民生,谱写了培育优秀乡村教师的百年职教篇章。

教育社会化:乡村改造的职教启蒙。学校首任校长汪德亮创建以改造乡村为主旨的“教育社会化”育人模式。课程设置打破学科壁垒,融合社会研究、农业教育等实践模块,要求师生“欲化农民,先农民化”。新生入学即赴衡山师古乡开展田野调查,与农民同吃同住,完成1486户调研。抗战爆发后,学校组织下乡宣传队编演抗战歌曲话剧,输送百余名学子奔赴抗战前线,培养“既持教鞭又握枪杆”的乡村教师。

“三杆教育”:战火淬炼的职教范式。抗战时期,学校提出“锄杆、枪杆、笔杆”的教育体系。师生在战火中开荒养猪,实现自给自足;坚持军事训练,历时一年辗转迁徙千里办学无一人掉队;就地取材研发教具并沿用至今。学校以“农夫身手、军人意志、文人头脑”为标准,培养兼具生产技能与国防意识的基层教师。

“新乡土课堂”:乡村振兴的职教创新。1988年,在国家的支持下,学校牵头成立全国晏阳初教育思想研究会,先后出版《晏阳初教育思想研究》3部论文集,荣获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近年来,学校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领域课题获教育部人文社科、湖南省社科成果立项。以教育社会化、教育戏剧化和教育信息化为线索,分别建构精神课堂、戏剧课堂和数字课堂。通过驻村实习、传承非遗培育教育情怀,身体力行融入乡村文教事业,播种仁爱根本,开启理想胸怀;通过建构沉浸式教室剧场,舞动礼乐启智润心,精进教学技艺;通过搭建智慧教学平台,开展科普教育和数字素养培训,为乡村教师拓展信息思维,注入成长动能。

学校迄今累计输送基础教育教师及其他各类人才10余万人。因乡村教育特色鲜明、成果突出,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师范学校”,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道德模范、“感动湖南”年度人物等一大批杰出教师代表。

学校从“三杆教育”到“新乡土课堂”的百年实践,为破解乡村教师“融入难、育人难、发展难”提供了职教方案:通过田野实践筑牢乡土认同,依托情境教学精进育人技艺,借力数字技术突破时空局限。这既是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当代表达,更是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注脚。

来源:光明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