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场万众期待的胜利日大阅兵落下帷幕。观看阅兵的感受和大家一样,心里的那份激动与自豪久久不能平息。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些来自阅兵场之外的不一样的感受。
【本文系承叔记原创作品,同时提供文字版与视频版,本账号对相关文字及视频内容享有完整的知识产权。】
这场万众期待的胜利日大阅兵落下帷幕。观看阅兵的感受和大家一样,心里的那份激动与自豪久久不能平息。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些来自阅兵场之外的不一样的感受。
9月3日那天,我早早就守在电视前,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镜头。当分列式铿锵的步伐和战车轰鸣开始,我突然意识到今天的窗外竟格外安静。往日里街上车来车往的嘈杂、小区里刺耳的装修声、物业除草机的嗡嗡声,全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我想即便是春晚也没有这种号召力,这份 “万人空巷” 的寂静,比任何欢呼都更有力量,这一刻无论身在何处,大家都聚焦在各种屏幕前。当所有人的目光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这份不约而同的专注,不正是民心所向最好的证明吗?
图片来自新华网
阅兵过程中,激动、自豪、兴奋这些情绪无需言表,它们就藏在不自觉握紧的拳头里,藏在眼眶发热的感动中。下午出门走走,发现街头巷尾都是在谈论阅兵的自豪,其中最入耳的一句是,真希望我们去大开杀戒。这话听着那么直白,表达的不但是对国家军力的信赖,更是是普通人最朴素的安全感。
作为一个实打实的 “军盲”,自是不敢触碰那些让人目眩神迷的武器装备,但是却在给 80 岁的爸妈科普时找到了乐趣。指着屏幕里的 “胖妞” “威龙”、 战神六爷、忠诚僚机、东风快递、还有威风凛凛的坦克装甲车,我连蒙带猜地给二老讲解,每说一个就加上 “这个世界第一”“那个世界领先”,把二老听得眼睛发亮,心花怒放。这让我瞬间找到了一点老蚕讲军事评书的成就感。
图片来自新华网
以前和老爸闲聊,他总是担心 “美国是不是藏着更先进的武器”,这次看完阅兵,再听我这么一 “科普”,他终于松了口气原来最会隐藏实力是我们自己。 我知道自己讲的那些 “皮毛” 不算精准,可看着老爸放下心来的样子,突然明白:比起专业的参数,这份能传递给家人的自豪,才是最珍贵的收获。
这次阅兵里,“覆盖全球” 四个字让大家印象深刻。我的理解是,这四个字背后藏着的,正是 “虽远必诛” 的底气 —— 以前总说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大家都觉得这是一句热血的口号;可今天才真正明白,要做到这一点,靠的不是空泛的誓言,而是能覆盖全球的军力、能随时守护家国的力量。
大家热议的东风 - 61 虽然没有官方数据曝光,各种解读多是猜测,但有个细节我们都别忽略,那就是官方在阅兵前的预热节目里反复强调,这次展示的武器装备是 “从演训场搬到阅兵场”,而且 “可以随时奔赴战场”。这句话分量太重了!这意味着屏幕上那些让人惊叹的新装备,不是还在研发中的 “展品”,而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早已在部队服役值班的“现役武器”。比起以往展示 “最新成果”,这次的 “现役装备秀” 更让人震撼 —— 即便如此,相信我们看到的,也只是国家军力的 “冰山一角”,这份深不可测的实力,才是本次阅兵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网上刷到的两个视频,更是让我忍不住红了眼眶。一个是海外留学生在异国看阅兵直播,镜头里她捂着嘴,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掉,哽咽着说 “看完更想家了”。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她身处异乡的孤独,也能理解阅兵带来的归属感 —— 祖国的强大,就是海外游子最坚实的后盾。真希望这些在外求学的孩子,能早日学成归来,把这份感动变成建设祖国的力量。另一个视频格外温馨:一位新晋宝妈在阅兵当天生下了女宝,宝宝姓张,她在网上求起名。评论区的网友们太有创意了,“张阅兵”“张九三”“张东风”“张巨浪”“张惊雷”“张六一”,这正是山河为证,岁月为名,这些可爱又充满创意的名字,既带着阅兵的纪念意义,又满是对宝宝的祝福,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成为刻在时光里的温暖记忆。
图片来自新华网
胜利日九三大阅兵落下了帷幕,但它带来的震撼与力量却会一直留存。它壮我军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军事硬实力;它壮我国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挺直了腰杆;它更凝聚了人心,让我们明白,亿万国人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就是众志成城的中国力量。
往后再想起这一天,我会永远记得窗外的寂静,永远记得爸妈的笑容,记得街头的热议,更会记得这份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 这份自豪,将永远是让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底气。
来源:严家武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