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江姐,真名江竹筠,是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小说《红岩》中江姐的原型。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姐村的一名普通农家女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最终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的“江姐”。而江姐的故居,正是她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这里不仅承
江姐,真名江竹筠,是中国共产党地下时期重庆地区组织的重要人物,小说《红岩》中江姐的原型。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姐村的一名普通农家女子,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最终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的“江姐”。而江姐的故居,正是她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这里不仅承载着她童年的记忆,更是她革命精神的起点。
江姐的故居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山铺镇江姐村(江家湾),始建于民国时期,是一座占地面积355平方米(另有说法为占地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5平方米)的川南民居。这座故居坐北朝南,靠山而建,整体由正房与南偏房组成,呈L形布局,建筑前檐廊阶沿以外为红砂岩院坝。建筑形制均为川南地区传统小青瓦悬山式建筑,结构体系为穿斗梁架,整体风格古朴而庄重。
走进故居,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故居内保存着江姐生前使用过的物品,以及反映她革命生涯的珍贵史料和图片。这些展品无声地讲述着江姐的传奇故事,让人们仿佛亲眼见证了她的英勇事迹。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江姐童年时期的照片,感受到她那份纯真与坚韧;你可以看到她参加革命后的信件和手稿,体会到她对党和人民的深厚感情;你还可以看到她被捕后的审讯记录,感受到她在敌人面前那份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气节。
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位于自贡市的“东大门”——大安区大山铺镇,总规划面积990亩。这里不仅包括了江姐故居,还建有官印山江姐塑像广场、渣滓洞影视拍摄基地等景点。整个教育基地以江姐的生平事迹为主线,通过文物、史料、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江姐的成长轨迹和英勇事迹。这里已成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党性教育和廉政教育的重要基地,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江姐故居自2006年年底修复完成并正式开放以来,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这里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还成为了学校、机关、企业等单位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的首选之地。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团体、机关单位、企业等前来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演绎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等红色精神普及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江姐的生平事迹和革命精神,也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江姐故居在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近年来,故居方面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出了“AR探险小程序”等互动体验项目。这些项目通过解密游戏、语音讲解、展馆导航等多种形式,将红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游客带来了沉浸式的游览体验。这种创新的方式不仅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红色文化,也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此外,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还积极与成渝地区的红色基地、机构开展合作,推出了江姐主题旅游路线,建立了红色旅游研学网络服务平台。这些举措不仅促进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也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如今,江姐故里已成为自贡市的一张闪亮红色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江姐的故居不仅是一座历史建筑,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它见证了江姐从一名普通农家女子成长为革命英雄的传奇历程,也承载了无数人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怀念。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革命精神,也可以找到那份激励自己不断前行的力量。让我们一同走进江姐的故居,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着江姐故里能够继续发扬光大红色文化,成为更多人了解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精神的重要场所。同时,我们也期待着更多的人能够走进江姐的故居,亲身感受那份革命精神的力量,让它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江姐的故居不仅属于自贡、属于四川,更属于全中国、全世界所有热爱和平、追求正义的人们。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精神,为实现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来源:lovetrip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