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奶奶转过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雨萱,我得去那里。我得去看看。"
"永安街42号,永安街42号......"
"奶奶,您说的永安街42号是哪里啊?"我试探性地问道。
奶奶转过头,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雨萱,我得去那里。我得去看看。"
"哪个地方重要?"
"我...我记不清了。可是那个地方,我必须去。"
医生说这是轻度认知障碍的症状,爸妈都觉得是奶奶糊涂了。
可我总觉得,当奶奶念叨这个地址时,她的眼神是那样清澈专注,完全不像是混乱的模样。
永安街42号——这个反复出现在奶奶口中的神秘地址,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永安街42号,永安街42号......" 奶奶又在自言自语了。
我放下手机,从沙发上起身走到她身边。
奶奶坐在阳台的藤椅上,目光望向远方,嘴里不停地重复着这个地址。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十几次了。
"奶奶,你说的永安街42号是哪里啊?"我轻声问道。
奶奶转过头看着我,眼神中闪过一丝茫然,接着又变得专注起来。
她伸出瘦弱的手,紧紧抓住我的胳膊。
"雨萱,我得去那里。我得去看看。"奶奶的声音有些急切,"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很重要。"
"哪个地方重要?奶奶,你能告诉我那里有什么吗?"
奶奶松开我的手,又转头望向窗外。
她的表情变得有些迷茫,好像刚才的清醒只是昙花一现。
"我......我记不清了。可是那个地方,我必须去。"
这时候,爸爸从厨房走了出来,手里端着刚泡好的茶。
他听到我们的对话,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
"妈,又在说永安街了?"爸爸走到奶奶面前,把茶杯放在小茶几上,"医生不是说了吗,这是轻度认知障碍的症状。你别总想着那些乱七八糟的地方了。"
"不是乱七八糟!"奶奶的声音突然变得激动,"建华,你不懂。那个地方对我很重要,非常重要!"
爸爸和我对视了一眼。
奶奶很少这样激动,平时她总是很温和,即使有时候记忆混乱,也不会这样坚持什么事情。
"妈,那永安街42号到底是什么地方?你以前住过那里吗?"爸爸坐在奶奶旁边,语气变得耐心起来。
奶奶看着爸爸,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
她的嘴唇颤抖着,像是想说什么,又好像在犹豫。
"我......" 奶奶停顿了很久,"我记不清了。可是我知道那里很重要。"
妈妈这时候也从楼上下来了,她穿着护士服,刚刚下班回家。
看到我们围着奶奶,她走过来问道:"又在说那个什么街了?"
"妈妈,奶奶今天又念叨永安街42号了,而且比以前更坚持。"我对妈妈说,"你觉得我们需要带她去医院再检查一下吗?"
妈妈走到奶奶身边,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又观察了一下她的神色。
"妈,你觉得哪里不舒服吗?头疼吗?"妈妈用专业的语气问道。
"我没有不舒服。"奶奶摆摆手,"慧慧,你告诉雨萱,让她带我去永安街42号看看。就看一眼,看一眼就够了。"
妈妈皱起眉头,和爸爸交换了一个眼神。
"妈,那个地方可能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城里变化这么大,很多老地方都拆掉了。"妈妈说道。
"没有拆!"奶奶突然站了起来,声音变得很大,"我知道那里没有拆!那房子还在,一定还在!"
我们都被奶奶的反应吓了一跳。
她平时那么安静,从来没有这样激动过。
"妈,你先坐下,别激动。"爸爸赶紧扶着奶奶坐回椅子上,"你怎么这么确定那房子还在?"
02奶奶坐下后,似乎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失态。
她的眼神又变得有些空洞,像是在努力回忆什么。
"我......我就是知道。我能感觉到。"奶奶轻声说道,"那房子很特别,不会拆的。"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奶奶的反应让我很不安。
虽然医生说她有轻度认知障碍,但她念叨永安街42号的时候,眼神是那么清澈,那么专注,完全不像是糊涂的样子。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起来了。
趁着爸妈还没起床,我决定去奶奶房间看看,也许能找到一些关于永安街的线索。
奶奶的房间很整洁,几乎没有多余的东西。
她这个人一辈子都很简朴,不喜欢囤积物品。
我轻手轻脚地打开她的衣柜,里面除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就是一些老照片和证件。
我正准备离开,突然注意到床头柜上有一个小首饰盒。
这个首饰盒我以前见过,是奶奶唯一的"奢侈品"。它是木制的,外面雕着花纹,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我轻轻打开首饰盒。
里面除了奶奶平时戴的几件简单首饰,在最底层,我发现了一张折叠得很小的纸条。
我小心地展开纸条。纸已经发黄了,边缘有些破损。上面用钢笔写着:"永安街42号"。字迹很秀气,但不是奶奶的字,我从小看奶奶写字,她的字比较方正,而这个字迹偏圆润。
我翻过纸条,背面还有一句话:"如果你还记得我,就来找我。"
我的心跳突然加快了。
这张纸条说明什么?为什么奶奶会有别人写的纸条?而且正好是她念叨的那个地址?
"雨萱,你在奶奶房间干什么呢?"
我被突然的声音吓了一跳。
回头看,是爸爸站在门口,他已经起床了,正奇怪地看着我。
"爸,你看这个。"我把纸条递给他,"我在奶奶的首饰盒里发现的。"
爸爸接过纸条,仔细看了看,脸上露出困惑的表情。
"这字不是妈的。"他说道,"而且这张纸看起来很旧了,至少有几十年了。"
"爸,你知道奶奶年轻的时候住过哪些地方吗?"我问道。
爸爸思考了一会儿,摇摇头。
"说起来,妈很少跟我们说她年轻时候的事情。我只知道她和爸结婚后就一直住在咱们老家,后来才搬到城里的。"
"那奶奶结婚前呢?她在哪里住?"
"这个......我还真不太清楚。"爸爸皱着眉头,"妈从来不愿意谈这些。每次问起来,她总是说那些事情都过去了,没什么好说的。"
我接过纸条,又仔细看了一遍。纸条上的字迹很工整,像是有文化的人写的。特别是"如果你还记得我,就来找我"这句话,听起来像是某种约定,或者承诺。
"爸,我想去永安街看看。"我对爸爸说道。
"雨萱,那地方可能早就变了。而且就算找到了,又能怎么样呢?"
"我总觉得奶奶念叨这个地址不是没有原因的。也许去看看,能找到一些答案。"
03爸爸想了想,点点头。
"也好,如果能找到什么线索,说不定对妈的病情有帮助。医生不是说要让她多回忆往事吗?"
那天下午,我在网上搜索了永安街的信息。
让我意外的是,这条街还真的存在。
它位于市中心的老城区,是一条保存相对完整的民国时期街道。
虽然周围高楼林立,但永安街依然保持着老式建筑的风貌。
我找到了一些网上的图片,42号是一栋三层楼的老洋房,外墙是灰白色的,有着典型的民国建筑特色。
从图片上看,房子保存得还不错,只是看起来有些老旧。
我向公司请了半天假,决定亲自去永安街看看。
永安街位于市中心,但这一片区域给人感觉像是被时间遗忘了。
街道两边都是老式建筑,有些已经破旧不堪,有些却保养得很好。
街道不宽,车辆很少,偶尔有几个老人在路边聊天。
我很快找到了42号。
这是一栋三层楼的老洋房,就像网上图片里的那样。
房子的外墙是灰白色的,有些地方已经斑驳了,但整体结构看起来很牢固。
房子前面有一个小花园,现在长满了杂草。
我在房子前面站了一会儿,想象着奶奶年轻时在这里生活的样子。
这房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为什么奶奶会念念不忘这里?
"小姑娘,你找谁啊?"
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
我转过身,看到一个六十多岁的大叔正从隔壁房子里走出来。
他穿着朴素,手里拿着一把扫帚,显然是在搞卫生。
"大叔,请问42号这栋房子现在有人住吗?"我问道。
"没有人住。"大叔走近了一些,"这房子空了好多年了。你是来租房子的吗?"
"不是的。"我说道,"我想了解一下这房子的历史。大叔,您是这附近的住户吗?"
"我姓赵,就住在隔壁41号。"赵大叔指了指旁边的房子,"42号这栋房子是我家的,我祖父那辈传下来的。你为什么想了解这房子?"
我有些兴奋。没想到这么快就找到了房主。
"是这样的,赵大叔。我奶奶最近总是念叨永安街42号,我想了解一下这里是否和她有什么关系。"我把纸条拿出来给他看,"您看,这是我在奶奶的首饰盒里发现的。"
赵大叔接过纸条,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看。他的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这字迹......"他看了很久,"小姑娘,你奶奶多大岁数了?"
"八十二岁。"
"那就对了。"赵大叔抬起头看着我,"这房子在1960年代确实租给过一个年轻女子。我当时还是个孩子,但我记得她。"
我的心跳加快了。
"您还记得她吗?她是什么样的人?"
"跟我进来吧。"赵大叔说道,"有些事情,三言两语说不清楚。"
赵大叔带我进了他的家。
他家的装修很简单,但很干净。
客厅里摆着一些老式家具,墙上挂着几张黑白照片。
04"小姑娘,你先坐。我给你泡点茶。"赵大叔说道。
我坐在沙发上,心情很激动。
终于要了解一些关于奶奶过去的事情了。
赵大叔泡好茶回来,在我对面坐下。
"你说的那个年轻女子,我确实有印象。"他开始回忆,"那是1962年还是1963年,我记不太清楚了。我父亲当时决定把42号租出去,就来了这个年轻女子。"
"她是什么样的人?"我问道。
"很漂亮,很文气。说话轻声细语的,看起来有文化。"赵大叔回忆着,"当时我觉得奇怪,这样的女子怎么会独自一人租房子住。那个年代,年轻女子很少一个人住的。"
"她住了多长时间?"
"不到一年。大概十个月的样子。"赵大叔喝了口茶,"临走的时候很匆忙,说有急事必须马上走。连押金都没要,就这么走了。"
"她走的时候有没有说什么?"
"没说什么特别的。只是很着急,一直在收拾东西。"赵大叔想了想,"对了,她走的时候,我父亲问她房间里的一些东西要不要带走,她说不要了,让我们处理。"
我的心情越来越激动。
"那些东西现在还在吗?"
赵大叔看了看我,似乎在考虑什么。
"还在。"他说道,"我父亲当时舍不得扔掉,说万一她回来要呢。后来我父亲去世了,我也一直没动那些东西。"
"能让我看看吗?"我请求道。
赵大叔站起身。
"行。你跟我来吧。"
我们来到42号的门前。
赵大叔从口袋里拿出钥匙,打开了房门。
房子里有一股老旧的味道,但不算太重。
我们走上楼梯,来到二楼。
赵大叔在一扇房门前停下,又拿出另一把钥匙。
"这个房间,自从她走后,我们就一直锁着。"他说道,"里面的东西,基本上没有动过。"
房门打开了。
我跟着赵大叔走进去。
房间不大,但很温馨。
靠窗的地方摆着一张小床,床边是一张梳妆台。
房间里还有一个书架,上面摆着一些书。
虽然已经过了这么多年,但房间里的摆设看起来依然井井有条。
"这些都是她留下的。"赵大叔指着房间里的物品,"衣服、书、化妆品,还有一些其他的小东西。"
我走到梳妆台前。
梳妆台上摆着一面镜子,还有几个小盒子。
我轻轻打开其中一个,里面是一些化妆品,虽然已经干了,但包装还很精致。
"她当时很爱打扮。"赵大叔说道,"经常看到她在梳妆台前对着镜子化妆。"
我又看向书架。
上面的书有文学类的,也有一些艺术类的。
其中几本书的封面我认得,都是比较经典的作品。
"她很喜欢读书?"我问道。
"对。我记得她经常搬个椅子坐在窗边看书。有时候一坐就是一下午。"
我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
眼前的这个房间,仿佛还保留着奶奶年轻时的气息。
我能想象她坐在窗边读书的样子,能想象她对着镜子梳头的样子。
05"赵大叔,能让我仔细看看她留下的东西吗?"我问道。
"可以。"赵大叔点点头,"不过你小心一点,这些东西都很旧了。"
我走到梳妆台前,轻轻拉开抽屉。
第一个抽屉里放着一些小饰品和化妆品。
第二个抽屉里有一些信纸和钢笔。
第三个抽屉相对深一些,我伸手进去摸索。
我的手触碰到了什么东西。
是一本书,不对,应该是一个本子。
我小心地拿出来。
这是一本日记本,封面已经有些褪色了。
我翻开第一页,上面用秀气的字迹写着:"我是江月华,如果有一天我的家人找到这里......"
我的手开始颤抖。
江月华?这不是奶奶的名字!奶奶叫陈秀英,从小到大我们都知道。
为什么这本日记里的人叫江月华?
我急忙翻到下一页。日记是从1962年开始写的。
第一篇日记写道:"今天我来到了永安街42号。这里将是我的新家。虽然只是租来的,但这是我第一次有属于自己的房间。房东赵先生很和善,没有问太多问题。我告诉他我叫江月华,在附近的学校教书。这个名字,是我给自己取的。我的真实身份,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真实身份?我感到更加困惑了。
我继续往下看。
"搬到这里已经一个月了。我很喜欢这个房间,特别是那扇朝南的窗户。每天早上,阳光会洒在我的床上,让我感觉充满希望。我开始学着独自生活,虽然有时候会觉得孤独,但这种自由的感觉让我觉得值得。我可以读我想读的书,可以在想哭的时候哭,在想笑的时候笑。没有人会告诉我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我越看越震惊。
这些文字里透露出的情感,和我印象中的奶奶完全不同。
我从来不知道奶奶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不知道她曾经独自一人生活过。
我抬起头看向赵大叔。
他正在窗边站着,背对着我。
"赵大叔,她当时真的是在学校教书吗?"我问道。
赵大叔转过身来。
"这个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她白天经常不在家,晚上才回来。而且她的作息很规律,不像是没有工作的人。"
我继续看日记。
"今天我去了城里的书店,买了几本一直想读的书。以前在家里,这些书是不能看的。他们说女孩子读这些书没用,会让脑子胡思乱想。可是我就是喜欢读,喜欢书里的故事,喜欢那些美丽的文字。在这里,没有人能阻止我。"
"我开始学画画了。房东的儿子小赵教了我一些基础的方法。虽然画得不好,但我很享受这个过程。用画笔在纸上留下色彩,感觉就像是在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我翻到日记的中间部分。
"在这里住了半年了。我交了几个朋友,都是一些喜欢文艺的年轻人。我们经常一起讨论书籍,一起去听音乐会。这样的生活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象过的。我觉得我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06"有时候我会想,如果能一直这样生活下去该多好。可是我知道这不可能。迟早有一天,我必须回去面对现实。但至少现在,我是自由的。"
日记的后半部分,语调开始变得有些焦虑。
"最近我总是担心被发现。虽然我已经很小心了,但我知道他们不会轻易放弃寻找我。每次听到楼下有脚步声,我都会紧张。每次看到陌生人在街上徘徊,我都会担心是不是他们派来的人。"
"我开始做一些准备,以防万一需要离开。我把最重要的东西都整理好了,如果情况紧急,我能很快收拾好行李。"
我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从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奶奶当时的紧张和不安。
她到底在躲避什么?为什么要用假名字?
我翻到日记的最后几页。
"他们找到我了。今天下午,我看到几个人在楼下问东问西。我知道时候到了,我必须离开了。"
"明天我就要走了。我很舍不得这个房间,舍不得这里的一切。这十个月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生活可以是这样的。"
"我决定把这本日记留下来,还有我的画,我的书。如果有一天,有人能找到这里,也许他们能明白我的选择。我不想带走这些东西,因为我即将回到的那个地方,不允许这些东西存在。"
最后一页日记是这样写的:
"我是江月华,也是陈秀英。江月华是我想成为的人,陈秀英是我必须成为的人。如果有一天我的家人找到这里,请告诉他们,江月华很快乐,很自由。而陈秀英,她会尽力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这是我能做的最大妥协。"
"永安街42号,再见了。"
我看完日记,眼中已经湿润了。
我终于明白了奶奶为什么总是念叨这个地址。
这里不只是一个住址,这里是她青春年华中最珍贵的记忆,是她真正做自己的地方。
我轻轻合上日记,发现在日记本的最后,夹着几张照片。
我小心地取出来。
照片里的年轻女子确实是奶奶的模样,但她的打扮和我印象中的奶奶完全不同。
照片里的她穿着时髦的连衣裙,头发梳得很精致,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
有几张照片是她在画画的场景,还有几张是她和朋友们在一起的合影。
这些照片里的奶奶,看起来是那么自信,那么快乐。
和我印象中那个总是温和但略显拘谨的奶奶相比,简直像是两个人。
"找到什么了吗?"赵大叔走过来问道。
我把日记和照片给他看。
"这个......这真的是她的东西。"
赵大叔看着照片,"我记得她确实喜欢画画。经常看到她在房间里画画。"
"赵大叔,您觉得她当时是在躲避什么吗?"我问道。
赵大叔想了想。
"当时我年纪还小,不太懂这些事情。不过我记得我父亲说过,那个年代有些女孩子不愿意听家里安排的婚姻,会跑出来独自生活。但是大部分最后还是会被家里找回去。"
包办婚姻。
我想起日记里提到的内容。
07奶奶年轻的时候,逃离了包办婚姻,在这里过了将近一年的自由生活。
后来被家里找到,被迫回去结婚。
"她回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吗?"我问道。
"没有。从那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她。"
我小心地把日记和照片收好。
"赵大叔,这些东西我能带走吗?我想让我奶奶看看。"
"当然可以。"赵大叔说道,"这些本来就是她的东西。而且我觉得,她当年留下这些东西,或许就是希望有一天能有人找到它们。"
我从42号出来的时候,心情非常复杂。
我手里拿着奶奶的日记和照片,感觉像是拿着她青春年华的全部秘密。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象奶奶年轻时的样子。
她独自一人住在那个小房间里,读喜欢的书,画画,和朋友们聊天。
那样的生活对她来说,一定是珍贵的。
我也开始理解,为什么奶奶平时很少谈起过去。
那段自由的时光之后,她被迫回到一个完全不同的生活里。
她必须扮演一个好妻子、好母亲的角色,必须把江月华这个身份永远地埋藏起来。
但是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记忆的模糊,她心中最珍贵的那段回忆开始浮现出来。
永安街42号,成了她心中最后的执念。
回到家,爸妈都在。
他们看到我回来,立刻围了过来。
"雨萱,怎么样?找到什么了吗?"妈妈问道。
我把日记和照片拿出来,放在茶几上。
"我找到了奶奶年轻时留下的东西。"
爸爸拿起照片看了看,脸上露出震惊的表情。
"这......这真的是妈吗?我从来没有见过妈这样的照片。"
妈妈也拿起日记翻看。她看了几页,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江月华?这是谁?"妈妈问道。
"这就是奶奶年轻时用的名字。"我说道,"她当时逃离了包办婚姻,独自在永安街住了将近一年。那段时间,她叫自己江月华。"
爸爸和妈妈对视了一眼,都没有说话。
过了很久,爸爸才开口。
"难怪妈从来不愿意谈她年轻时的事情。原来还有这样的经历。"
"那她后来怎么回去的?"妈妈问道。
"被家里找到了,被迫回去结了婚。"我说道,"爸,爷爷是不是......"
爸爸点点头。
"应该是的。妈和爸的婚姻,确实是家里安排的。我以前听爷爷说过,当时妈的家里条件不好,爷爷的家里条件相对好一些,两家就定了这门亲事。"
我们都沉默了。
想到奶奶为了逃避包办婚姻,独自一人在外面生活,最后还是被迫回去,心情就很复杂。
"那现在怎么办?"妈妈问道,"要不要把这些东西给妈看?"
"我觉得应该让奶奶看看。"我说道,"她现在总是念叨永安街42号,说明她心里还记得那段时光。看到这些东西,也许她会感到安慰。"
这时候,奶奶从楼上下来了。
她看到我们围在茶几边,好奇地走了过来。
08"你们在看什么呢?"奶奶问道。
我犹豫了一下,然后拿起其中一张照片,递给奶奶。
"奶奶,你看看这个人像不像你。"
奶奶接过照片,仔细看了看。
她的表情先是困惑,然后逐渐变得清明起来。
她的手开始颤抖,眼中涌出了泪水。
"这是......这是我。"奶奶的声音很轻,"这是我在永安街的时候拍的。"
"奶奶,你还记得永安街吗?"我轻声问道。
奶奶抬起头看着我,眼中的茫然完全消失了。
此刻的她,眼神清澈而深邃,就像照片里那个年轻的女子。
"我记得。我怎么会不记得。"奶奶说道,"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
我把日记也递给她。
奶奶接过日记,轻抚着封面。
"我的日记......我以为永远找不到了。"
"奶奶,这些年你一直想着永安街吗?"爸爸问道。
奶奶看着爸爸,眼中有些愧疚。
"建华,对不起。我从来没有跟你们说过这些事情。"
"妈,你不用道歉。"爸爸说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
奶奶翻开日记,看了几页。她的眼泪不停地流下来。
"我还以为我都忘记了。"奶奶说道,"可是这段时间,我总是梦到那个房间,梦到我在窗边读书的样子,梦到我和朋友们在一起的日子。我想去看看,想知道那个地方是不是还在。"
"妈,那个房间还在。房东一直保存着你留下的东西。"我说道。
奶奶听到这里,眼中露出惊喜的表情。
"真的吗?那些画还在吗?还有我的书?"
"都在。赵大叔把房间一直锁着,什么都没有动过。"
奶奶紧紧握着日记,眼中闪烁着光芒。
"我想去看看。能带我去看看吗?"
我看了看爸妈,他们都点了点头。
"当然可以,奶奶。明天我就带你去。"
那天晚上,奶奶拿着日记和照片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我们都能听到她在房间里轻声地说话,好像在和谁对话。
我陪奶奶来到了永安街42号。
赵大叔已经在等我们了。
当奶奶站在房子前面的时候,她的表情变得非常安详。
她轻抚着房子的墙壁,就像在轻抚一个老朋友。
"这房子,还是原来的样子。"奶奶说道。
我们跟着赵大叔走进房子。
当我们来到二楼那个房间的时候,奶奶停在门口,久久不愿意进去。
"怎么了,奶奶?"我问道。
"我有些紧张。"奶奶说道,"我不知道再次看到这个房间会是什么感觉。"
我握住奶奶的手。
"没关系的,奶奶。我陪着你。"
奶奶深吸了一口气,走进了房间。
房间里的一切都还是老样子。
奶奶走到窗边,伸手摸了摸窗台。
"这里,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她说道,"我经常坐在这里看书,看外面的风景。"
她又走到梳妆台前,看着镜子中的自己。
"那时候的我,还很年轻。"她轻声说道。
奶奶走到书架前,拿起其中一本书。
09"这本《简爱》,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我记得我读了好几遍,每次读都有不同的感受。"
她翻开书,里面还夹着一些书签和笔记。
"你看,我当时还在书上做了笔记。"奶奶指着书页上的字迹,"那时候我觉得简爱很勇敢,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愿意屈从于命运的安排。我也想像她一样勇敢。"
"奶奶,你觉得那段时间快乐吗?"我问道。
奶奶转过身看着我,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很快乐。虽然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但那是我真正属于自己的时光。"
她走到床边坐下,伸手摸了摸床单。
"我记得这个房间里的每一个细节。阳光照进来的角度,鸟儿在窗外叫的声音,楼下街道上的喧闹声。这些都是我青春年华的一部分。"
"妈,你后悔吗?后悔当时回去了?"爸爸问道。
奶奶想了想,摇摇头。
"不后悔。那个年代,女孩子很难真正独立生活。我能有这十个月的自由时光,已经很幸运了。而且,如果我没有回去,就不会有你,不会有雨萱。"
她看着我们,眼中充满了温暖。
"我只是希望,在我的记忆还清晰的时候,能再看一眼这个地方。现在我看到了,我的心愿就满足了。"
我们在房间里待了很久。奶奶给我们讲了很多那段时光的故事。
她说她当时确实在一家学校教书,教的是语文。
她的同事们都以为她是从外地来的单身女教师,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那时候我的生活很规律。"奶奶说道,"白天上课,晚上回来读书、写日记、画画。周末的时候,我会和一些朋友去听音乐会,或者到公园里写生。那样的生活,简单但充实。"
"你最想念那段时光的什么?"我问道。
"自由吧。"奶奶想了想,"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自由。不用听从别人的安排,不用扮演别人期待的角色。我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成为我想成为的人。"
傍晚时分,我们准备离开了。
奶奶在房间里走了一圈,像是在和这里告别。
"谢谢你们带我来。"奶奶对我和爸爸说道,"这个地方,我不会再忘记了。"
回家的路上,奶奶一直很安静。
她手里拿着那本日记,偶尔翻看几页。
"雨萱,"奶奶突然对我说,"你觉得我当时的选择对吗?"
我想了想。
"奶奶,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你当时的选择,是出于对自由的渴望,这没有什么不对的。"
"可是我最终还是妥协了。"
"那也不是你的错。在那个年代,女性的选择很有限。你已经很勇敢了。"
奶奶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从那以后,奶奶很少再念叨永安街42号了。
她的记忆似乎变得更加清晰,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常混乱。
有时候她会拿出日记和照片看看,脸上总是带着温和的笑容。
有时候我也会去那里走走。
站在那个房间里,我能感受到奶奶当年在这里生活的痕迹。
那些书,那些画,那个梳妆台,都在诉说着一个年轻女子追求自由的故事。
来源:清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