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春播曲 播种新希望丨洮北:生态农业“稻蟹共养” 引领乡村振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8 16:57 1

摘要:近年来,洮北区以“一水双收”破题乡村振兴,从稻蟹共养到生态养殖,从“以渔治碱”到三产融合,通过生态循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蟹除虫草、泥肥稻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背后是"藏粮于技"的智慧,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洮北区以“一水双收”破题乡村振兴,从稻蟹共养到生态养殖,从“以渔治碱”到三产融合,通过生态循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蟹除虫草、泥肥稻香,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背后是"藏粮于技"的智慧,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在洮北区鑫淼水产养殖种植家庭农场蟹苗越冬池内,饲养了近370多万只蟹苗,可以为开展稻蟹综合种养的9250亩水稻提供蟹苗。

洮北区鑫淼水产养殖种植家庭农场场长李晓博说:“今年我还是继续和当地的水稻农户合作,预定签完合同的已经有21000斤了。”

据了解,蟹在稻田中自由穿梭,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杂草生长和害虫繁殖,还将排泄物转化为粪肥,增加了水稻的有机肥量。同时,蟹的活动促进了水稻根系的发达,提高了分蘖能力,进而提升了稻米的产量和品质。2024年,水稻种植户隋志刚在10垧稻田中实施稻蟹养殖,平均每垧稻田增收8000余元,今年将继续开展稻蟹养殖,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洮北区林海镇甜水村水稻种植户隋志刚说:“ 一垧地水稻能照正常多产100多斤,在价格方面一斤也多卖了五毛钱。”

在洮北区林海镇甜水村,不少村民与鑫淼水产养殖种植家庭农场建立“统管分养”模式,由农场统一投放优质蟹苗并进行专业管理,农户则提供养殖稻田,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2024年,洮北区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突破18万亩大关,综合效益高达3891.5万元,稻渔综合种养实施面积和综合效益连续9年蝉联全省第一。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一种创新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现“一地两用、一水双收”。

洮北区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人员徐镇说:“我们今年是以全省的渔业倍增计划工作为核心,结合洮北区水稻资源的这个优势,同时,这个充分利用水域资源,做好以渔治碱这篇文章我们要以三产带一产连二产,推动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来源:白城日报

相关推荐